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差别。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来自湖南省10所全日制高校的120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主效应显著,女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之间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一本、二本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专科大学生;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高校类型、性别与年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4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生的学业满意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家庭满意感和友谊满意感显著高于男生;城市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乡镇高中生。②不同学业成绩的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的学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结论: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性别和城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业成绩的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师范大学生自强意识在性别与年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进行研究。方法使用自强意识问卷对某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的自强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强意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自强意识在4个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在总体取向、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的自强意识3个分量表上,女生都显著高于男生。结论师范大学生自强意识在性别与年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困扰现状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7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人际困扰整体水平较低,男生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困扰上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学生在交谈交流、待人接物和人际困扰总分上显著高于大四学生;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无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3人际困扰总分及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相关显著,不同人际困扰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困扰能显著预测其主观幸福感。结论大学生的人际困扰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人际困扰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探讨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团体归属感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整群抽样调查435名大学生。结果:①团体归属感方面认同程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感存在年级差异,以大三年级得分最高;②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团体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团体归属感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整群抽样调查435名大学生。结果:①团体归属感方面认同程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感存在年级差异,以大三年级得分最高;②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团体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自尊量表(S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随机抽取的某高校26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分析数据。结果:女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412,P0.05);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得分,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无显著性差异;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3,-0.220,-0.142,-0.192,-0.154,-0.190,-0.222;P0.0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335,P0.01)。结论:家庭功能、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10名高中生施测。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3个年级在心理韧性5个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22,P<0.01),表现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及其总分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在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总分上,男生与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F=7.53,P<0.01);人际协助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F=6.90,P<0.01)。结论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正相关,表明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441,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调查分析293名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结果 ①师范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来源差异、出生类别差异及专业差异,但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三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大二;②师范大学生在幸福感的6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来源差异、出生类别差异及年级差异.结论 师范大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幸福感的个别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家庭来源及出生类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初中生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感恩问卷、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问卷对34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生感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初二年级感恩得分高于初三年级。②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初二、初三年级。③感恩、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感恩、自尊能较好预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学生幸福感现状以及性别、专业、生源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的437名被试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有88.3%的学生认为自己时常能体验到幸福;②医学生在性别、专业、生源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t=-3.017,P<0.01),临床专业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非临床专业(t=2.533,P<0.05),城镇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农村(t=3.503,P<0.01)。结论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良好。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郭晓霞 《校园心理》2017,(5):328-330
探讨大学生家庭功能、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开展家庭教育和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自我效能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选取某高等院校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女生(t=2.337,P<0.05);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得分,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t=0.728,-0.961;P>0.05);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165,-0.217,-0.137,-0.186,-0.168,-0.196,-0.221;P均<0.05),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7,P<0.01)。本研究认为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和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有效被试305名,探讨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性别、年级在攻击行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大三学生在攻击行为的愤怒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大四学生的攻击行为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2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在父母心理控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更多地体验到父亲和母亲的人身攻击,男生更多地体验到母亲爱的收回。大四的学生感到更多的母亲爱的收回,独生子女感到更多的父亲言语控制。3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言语控制和强制观念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母亲的爱的收回和强制观念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贵州省5所大学的128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中等程度的主观幸福感和正性情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及较高的负性情感;女生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负性情感低于男生,城市学生生活满意度高于农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低于普通家庭学生;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外向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可不同程度的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方差变异的19.7%,19.9%,22.4%,36.8%.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中等程度的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以及较高的负性情感;生活满意度、负性情感存在性别差异,生活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家庭经济收入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神经质、外向性、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应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在SPSS11.5中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和积差相关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均低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稍高于中等水平;②男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女生,消极情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感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③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并分别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差异。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4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收回有效问卷473份。结果①性别、家庭气氛等因素在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家庭气氛和睦的学生得分高于争吵的学生。②自尊、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心理健康呈中等程度的相关:③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④自尊、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消极情感、家庭满意度、自尊、消极应对方式、学校满意度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男护生的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策略。方法:应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对两所本科院校一至四年级392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护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分为(3.35±0.96),19.2%的男护生主观幸福感较低。男护生主观幸福感低于女护生(t=5.02,P0.05);(2)不同年级的男护生幸福感有差异(F=3.46,P0.05),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U"字形变化,四年级男护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3)男护生幸福感影响因素有其性别特点和年级差异(P0.05,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因素、专业态度、身体状况等影响男护生幸福感(r=0.343,R2=0.118)。结论:本科男护生幸福感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性别、年级、家庭状况、专业态度是影响男护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社会技能量表对湖南省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其中410名贫困大学生与抽取的448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贫困大学生整体社会技能以及情感表达、社会控制性低于非贫困大学生;②贫困大学生社会感受性上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年级高于三年级;情感控制、社会控制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男生在情感控制上高于女生,而女生在社会控制上高于男生;情感控制上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工科学生高于文史专业学生;在情感表达上年级×性别×专业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理工科专业的男贫困大学生的情感表达,三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和四年级;③贫困大学生社会技能结构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情感控制维度,不平衡者情感控制得分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社会技能量表对湖南省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其中410名贫困大学生与抽取的448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贫困大学生整体社会技能以及情感表达、社会控制性低于非贫困大学生;②贫困大学生社会感受性上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年级高于三年级;情感控制、社会控制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男生在情感控制上高于女生,而女生在社会控制上高于男生;情感控制上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工科学生高于文史专业学生;在情感表达上年级×性别×专业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理工科专业的男贫困大学生的情感表达,三年级显著高于一年级和四年级;③贫困大学生社会技能结构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情感控制维度,不平衡者情感控制得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