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目的:了解仫佬族学生超声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年龄进行分组,以1岁作为1个年龄段.采用定量超声技术(QUS)测定长居广西河池市罗城县四把镇的956名(男465,女491)7~15岁正常儿童的跟骨QUS参数超声振幅衰减系数(BUA),同时测量受检者身高和体质量.结果:7~15岁仫佬族男、女学生BUA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生各年龄段的BU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性别相邻的2个年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不同性别间亦无统计学意义.7~15岁男、女生BUA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和BMI均呈正相关(P<0.01),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是超声骨密度参数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是影响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获得仫佬族学生定量超声BUA正常参考值,为仫佬族儿童少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提供依据,为指导和改善仫佬族学生钙营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考察高等职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现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广东省4所高等职业院校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处理数据。结果显示,①高等职业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②在"自我刻板性"维度上,性别、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我和谐总体水平及"与经验的不和谐"维度上,不同家庭关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自我和谐总体水平及3个维度上,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单亲家庭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感觉是比较和谐的,性别、年级、家庭关系对高等职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国诚 《校园心理》2011,9(4):238-240
考察高等职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现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广东省4所高等职业院校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处理数据。结果显示,①高等职业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总体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②在"自我刻板性"维度上,性别、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我和谐总体水平及"与经验的不和谐"维度上,不同家庭关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自我和谐总体水平及3个维度上,专业、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单亲家庭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感觉是比较和谐的,性别、年级、家庭关系对高等职业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应用自编问卷及《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及生源地为分组因素对调查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科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学生之间,其归因方式有所不同。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努力归因,在面对失败事件时,男生较女生倾向于外归因;文科学生更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运气的好坏,理科生更易于把成败归因于能力水平;独生子女的学生更倾向于情境归因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大专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该论文为了准确了解大专生的心理状态。大专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本科生相比,受到的关注很少。以往关于大专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综述性的文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大专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①男女大专生感受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男大专生感受到更多的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女大专生感受到更多的母亲的偏爱,即男生感受到更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②来自城市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父亲的过度干涉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③性别与来源在父母教养方式的3个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城市女学生与城市男学生在父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拒绝否认3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农村女学生和农村男学生之间没有这些差异。结论城市女学生感受到积极的教养方式,城市男学生感受到最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6.
青春期前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揭示青春期前期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为指导学生适应青春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处于青春期前期的小学三、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 2 0 6 8名学生进行调查 ,对所得数据用SPSS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量表的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 2 (性别 )× 3(年级 )的方差分析显示 :年级与性别主效应显著 ,年级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事后比较和t检验进一步显示出差异存在的具体方面。结论 :青春前期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表现为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 ,但不同维度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 ;青春前期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 ,且在不同年级表现不同 ,从发展趋势上看 ,性别差异从人际、适应维度逐步转向自我维度  相似文献   

7.
陈蓓蓓 《校园心理》2009,7(4):229-230
为了解农村职业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农村职业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浙江省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高一、高二的375名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的测试。结果显示,34.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农村职业高中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和抑郁两个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习压力因子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可见,农村职业高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农村职业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中生学习策略并分析学习策略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方法从几所高中选取278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进行分析。结果①学习策略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t=4.064,P<0.01)和性别差异(t=1.975,P<0.05);②女生在复述策略(t=-2.611,P<0.05)和精加工策略(t=-2.362,P<0.05)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生,男生在计划策略(t=4.454,P<0.01)、监视策略(t=4.948,P<0.01)、调节策略(t=4.073,P<0.01)3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③不同类型学校高中生在学习策略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t=5.256,P<0.01)。结论①学生的学习策略并未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提高的趋势;②不同性别学生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③重点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责任心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技能培训和责任心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责任心问卷,对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和责任心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80,P0.01;t=5.14,P0.001);②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责任心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③回归分析表明时间效能感、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责任心水平,联合解释量为42.3%。其中,时间效能感对大学生责任心最具预测力,解释量为36.3%。结论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责任心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且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能有效预测其责任心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对166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心理问题倾向的检出率为30.3%;2不同性别的学生只在强迫性和人际关系敏感2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男大学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明显高于女生。结论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为30.3%;在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中,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乡镇高三学生责任心的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中学生责任心问卷对某乡镇中学在校高三学生118名进行调查。结果 1不同性别乡镇高三学生的责任心存在显著差异(t=2.13,P0.05);2乡镇高三学生的自尊与责任心存在显著正相关(r=0.57,P0.01)。结论乡镇高三男学生的责任心强于女生;并且自尊高的学生,其责任心也高。  相似文献   

12.
龚芸  肖希蓉 《校园心理》2017,(5):350-352
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现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湖南三所高职院校508名学生通过网络发布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得分均处于中等稍偏高水平;男生的自我效能因子高于女生;自我效能和心理资本总分上独生学生高于非独生学生;单双亲家庭学生在乐观维度存在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希望、乐观和心理资本总分得分存在年级差异。可构建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取向的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提供实证依据。采取自编问卷的方法对湖南800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确定未来职业时最先看重适合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其次才是薪酬水平、施展才华的机会等;2父母亲戚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取向的主要参考来源,社会舆论的影响不容小视,学院老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择业所起的作用有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亟需落到实处,社会和学校必须保证健康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邵蕾蕾 《校园心理》2015,(3):164-166
本研究对"90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幸福感研究,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的特点。结果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总体心理幸福感水平在中等偏上水平,建议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渗入性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本研究对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方汉族大学生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及体成分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以北方生源为主的河北某高校10个班1 188(男570,女618)名汉族大学生进行身体测量,用皮褶厚度估算体密度和体脂率。结果:除体密度外,城市男、女学生的皮褶厚度、体脂率和瘦体重都高于乡村学生;男生的体密度、瘦体重均明显高于女生,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却低于女生;身体3个部位皮褶厚度两两呈相关性,男生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女生肩胛下肱三头肌腹部,呈不均匀分布;皮褶厚度除与身高没有相关性外,与体质量、BMI、腰围呈正相关性,瘦体重与其他几个指标都有明显相关性;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存在南北差异和时间差异。结论:北方汉族大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存在城乡、性别差异,时间因素也对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调查我校高一学生人格现状特征,并分析性别、班级、家庭因素对人格因子的影响,为探索高中生人格培养路径,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格培养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748名高一学生进行团体测试,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校高一学生整体人格状况处于常模平均水平,无典型性人格特征。不同性别、不同班级与不同家庭的被试在16PF测试的个别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尊、抑郁和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文理科别差异及其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抑郁形容词核对表、状态焦虑问卷对216名大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焦虑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理科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文科大学生;自尊、抑郁和焦虑三者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两两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自尊、抑郁和焦虑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井和文理科别差异以及三者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0-14岁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现状及探讨其参考区间的建立。方法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388名健康儿童(男2278名、女2110名)血清ALP活性水平。采用Dixon法弃离群值后,判断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差异及确定是否需按性别、年龄分组。非参数方法计算参考值的2.5百分位数和97.5百分位数,计算其90%置信区间。结果三亚地区0-11岁儿童ALP水平受性别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12岁后逐渐出现性别差异。ALP水平在2-3岁儿童略低,4-11岁儿童ALP水平升高并相对稳定。12-14岁儿童ALP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而同年龄段男孩ALP平均水平高于同龄女孩。按年龄、性别合并后的参考区间:1个月127-382U/L、1-12月122-413 U/L、2-3岁105-344 U/L、4-11岁113-354 U/L、12岁(男)137-470 U/L、12岁(女)102-360 U/L、13岁(男)112-457 U/L、13岁(女)75-349 U/L、14岁(男)96-389 U/L、14岁(女)50-285 U/L。结论建立三亚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ALP参考区间,对评估本地区儿童发育以及疾病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全国医学生KLSI(Kolb 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科尔布经验学习风格量表)常模。方法:采用KLSI3.1版,选取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类型等11所医学院校1746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测评并记录了其学习成绩(4点计分法)。结果:①我国医学生总体在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假设、主动实验4个学习环节的得分为:32.03、33.41、34.13、34.00,仅不同院校类型的医学生在抽象假设环节,不同性别在主动实验环节、不同专业在具体经验环节、军队和地方院校医学生之间在具体经验、抽象假设、主动实验之间没有差异(P0.05),其余不同地域、院校层次等不同群体之间在各个学习环节均有差异;②我国医学生总体KLSI测试结果以发散型为主(80.1%),吸收型次之,为13.1%;调节型和集中型为4.5%和2.3%;③不同地域、不同院校层次、院校类型、专业、年级、是否军校之间的医学生的KLSI测试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χ~2=533.248,88.288,67.672,72.956,23.618,18.644;P0.05),不同性别未见差异(P0.05);④我国医学生总体不同经验学习风格的学生学习成绩有统计学差异(F=3.571,P0.05),集中型风格的成绩(2.53)相对最好;在各个群体中,华北地域、华东地域、"985"院校、"211"院校、医学专科大学、男生、西医临床专业、军校医学生(F=4.361,3.715,3.496,2.735,3.641,5.957,4.396,2.612;P0.05)中集中型风格的成绩相对最好。结论:我国医学生KLSI常模各个学习环节得分均较高,且不同群体差异较大;具有以发散型为主导的特征;受到除性别外其他人口学变量的影响;经验学习风格类型与学习成绩有关,优势风格是集中型。  相似文献   

20.
刘湘玲 《校园心理》2016,(3):160-162
为培养环保类高等职业人才提供依据,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600名环保类高等职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环保类高等职业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担任过班干部对积极心理资本有影响作用,学业成绩与环保类高等职业生积极心理资本呈正相关。为提升环保类高等职业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建议采用正面教育理念,优化学业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