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脂肪肝与生活行为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脂肪肝发病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行为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健康体检的铁路机车乘务员、机车检修员中,以B超检查诊断的脂肪肝304人,同期体检条件相似的非脂肪肝54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病例组的饮酒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少运动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进餐时间快(〈20min者52.25%vs44.07%)、饭店就餐(≥3次/周者37.17%vs14.63%)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少食水果、蔬菜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顿/d者63.82% vs 45.37%,P〈0.01),以车代步、夜晚加餐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饮茶比率明显高于病例组(P〈0.01)。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黄远航  刘璟瑜  何辉  张莉 《西部医学》2010,22(11):2118-2119,2122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无脂肪肝患者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方法本研究涉及2型糖尿病患者370例,其中伴有脂肪肝者177例(病例组),无脂肪肝者193例(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结果 3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患病率为47.8%。病例组外餐、进食肥肉、油炸食品、加夜餐、饮酒以及长时间看电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例组进食绿色蔬菜和经常锻炼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比糖尿病非脂肪肝组患者显著增加,提示脂肪肝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其与合并症、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检测,同时进行有关合并症、并发症的问卷调查.根据GHbA1c测定将患者分为观察组(GHbA1c>7%)和对照组(GHbA1c≤7%).结果 (1)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者(GHbA1c≤7%)占35.1%(237/676),控制不佳者(GHbA1c>7%)占64.9%(439/676).(2)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病和脑血管事件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9%V8 55.7%,21.8%vs 8.9%](均P<0.001).但两组合并冠心病的比率无显著性差异[18.7%vs 17.3%](P>0.05).(3)观察组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脂肪肝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0%vs 35.O%,36.9%vs 25.3%](均P<0.01).但两组并发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比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8.7%vs 16.5%,30.8%vs 27.4%,5.0%vs 3.8%](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率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与合并症、并发症有关.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对江门市2 245名体检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水平、异常率及个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245名健康体检成人中MS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15.55%和34.74%,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和MS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代谢组分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血糖异常、高TG、低HDL-C、高血尿酸等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的MS和脂肪肝同为常见病,脂肪肝与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肥胖患者肾脏组织病理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99年8月至2005年5月肾穿刺活检病例中,体重指数(BMI)>28kg/m者26例为肥胖组(Ob组),随机抽取同期BMI<24kg/m2者28例作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二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表现.结果:Ob组BMI明显高于Con组(p<0.01),且伴发脂肪肝的较多(P<0.05).Ob组血糖异常及肝功酶学改变者明显多于Con组(P<0.05),Ob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Con组(P<0.05).肾脏病理免疫荧光结果为Ob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Con组(p<0.05),Ob组肾小球硬化者多于Con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肥胖伴肾脏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增加,同时合并高血糖和脂肪肝者较多,肾脏病理改变以肾小球的硬化纤维化为主.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者外周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葛根素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在空腹下取静脉血,测定血NO和ET的含量,并另选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外周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血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且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NO水平(P<0.01),对照组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体检组(P<0.01),但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血NO含量,降低ET含量.此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发病率及其易患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脂肪肝易患因素,以便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2 372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指标和B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查出脂肪肝患者266人(11.21%).患者年龄分布在18~78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13:53(4:1).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者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原因与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不良饮食习惯、饮酒、活动少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谢亨银 《九江医学》2007,22(2):12-14
目的:调查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BMI、体脂含量等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测量993例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体脂含量、上臂围、小腿围和血脂,进行24h膳食调查,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按性别、年龄段分组比较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各项营养指标与脂肪肝患病的关系.结果:男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32.0%,女性9.9%,P<0.01);女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 P<0.01),男性大于30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 0.05);脂肪肝患者的BMI、W、AC、CC、TG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脂肪肝组的TG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与对照组比较24h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酗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务员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BMI、体脂含量、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伴有高甘油三酯(T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的ANP病例96例,按入院时血清TG水平分为高TG组和正常TG组,高TG≥1.7mmol/L)组29例,正常TG组(<1.7mmol/L)67例.结果高TG者占同期ANP病人的30.21%.高TG组病人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高于正常TG组(14.24±7.61vs10.78±5.12,P<0.01).高TG组在发病72小时内的肺、心血管和肾脏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于正常TG组(分别为24.14%vs2.98%、24.14%vs4.48%、13.79%vs1.49%,均P<0.01),假性囊肿的发生率增高(41.38%vs5.97%,P<0.01),住院时间(34.16±28.73天vs19.34±22.18天,P<0.05),非手术治疗痊愈率高.结论高TG的ANP病人早期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和局部并发症率高,治疗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10.
健康体检314例脂肪肝检出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统计并分析健康体检者314例脂肪肝检出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1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B超体检结果有无脂肪肝分为两组,分析比较两组体重指数、血压、肝功能及各血脂检测指标等资料.结果:共检出脂肪.肝者79例,检出率为25.2%.男女脂肪肝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6.79,P<0.01).脂肪肝组在体重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上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脂肪肝组合并高血压者占45.6%,与非脂肪肝组(24.2%)比较有显著差异(X2=12.89,P<0.01).结论:脂肪肝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均有密切相关性,控制患者体重、血压、血脂对预防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