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本论述了八种病症的症状、病机、预后和治疗方法,如厥阴病、厥证、下利、呕吐、哕、疝、消渴、淋证,符合仲景厥阴篇的特征。见表1。 宋版《伤寒论》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有五个小字,"厥、利、呕、哕,附",说明《伤寒论》厥阴篇原本就是"厥阴病"之后附有"厥、利、呕、哕”一篇内容,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时,  相似文献   

2.
厥阴病篇是《伤寒论》中争议最多的一篇,自陆渊雷提出“伤寒厥阴竟是千古疑案”,认为“是杂凑成篇”,作了“少阴、太阴之外更无厥阴”的推论以来,不少医家赞同此说。近人更从版本学角度考据,提出厥阴病篇仅有4条,“厥利呕哕”应单独成篇,并日“对厥阴篇与厥利呕哕篇来说,合之则两伤,分开则两利”。总之历经百年,学术界对《伤寒论》厥阴病篇内容更多仍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3.
论《伤寒论》"厥阴"的两个不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梅  周春祥 《河北中医》2006,28(2):152-154
厥阴病篇是<伤寒论>中争议最多的一篇,自陆渊雷[1]提出"伤寒厥阴竟是千古疑案",认为"是杂凑成篇",做了"少阴、太阴之外更无厥阴"的推论以来,不少医家赞同此说.近人更从版本学角度考据,提出厥阴病篇仅有4条,"厥利呕哕"应单独成篇,并日"对厥阴篇与厥利呕哕篇来说,合之则两伤,分开则两利"[2].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共有55条,内容可归纳为寒热错杂、阴阳胜复、厥逆辨证、下利呕哕等四个部分。寒热错杂和阴阳胜复是本篇讨论的中心内容。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略论伤寒厥阴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厥阴病篇共有五十五条,只有四条简略地明文提到厥阴病,其余五十一条大都是泛论厥、热、呕、利(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其中论厥的占三十条),而这显然又非厥阴病独有之症。正由于仲景对厥阴病的论述不够具体明确,因而引起后人颇多争议,甚至悬为疑案(如近贤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中指出: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凡三见: (一)阳明篇(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二)少阴篇(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三)厥阴篇(377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呕吐哕下利病》中有:“呕而胸  相似文献   

7.
厥阴病证候复杂多变,诸多医家对厥阴病实质一直争论不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厥阴病实质在于肝失疏泄、阳气郁闭,并据此在文中详细分析了厥阴病提纲、主证和主方.第326条作为厥阴病提纲,能够充分反映厥阴病实质.厥阴病主证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证候表现为厥、利、呕、哕、厥热胜复、痉、神志昏厥等,主方为乌梅丸,诸多...  相似文献   

8.
辨证运用吴茱萸汤临床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玲 《中医研究》2002,15(1):62-63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方 ,在《伤寒论》中 ,论本方证治有 3条 ,阳明篇用治“食谷欲呕” ,少阴篇用治“少阴病吐利 ,手足厥冷 ,烦躁欲死” ,厥阴篇用治“干呕 ,吐涎沫 ,头痛者”。《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篇》用本方有 2条 ,一治“呕而胸满者”,一治与《伤寒论·厥阴篇》同。以上各条证  相似文献   

9.
脏厥与蛔厥之辨,原载于《伤寒论》厥阴篇338条(宋本),原文为“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  相似文献   

10.
<正> 第二章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第六节厥阴病证治《伤寒论》以厥阴篇内容最为复杂而难懂,故为学习研究《伤寒论》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厥阴篇五十五条中只有四条明文提到厥阴病,且未出方,所述脉证又很简略,令人难以研索.其余五十一条大都是泛论厥、热、呕、利之文,很难从中认清厥阴病的真面目.这就毋怪乎引起了《伤寒论今释》作者所谓"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的慨叹.但是《伤寒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方,在《伤寒论》中,论本方证治有3条,阳明篇用治“食谷欲呕”,少阴篇用治“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厥阴篇用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篇》用本方有2条,一治“呕而胸满者”,一治与《伤寒论·厥阴篇》同。以上各条证候,虽表现不同,但病机相同,都……  相似文献   

12.
正"厥"的定义:《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分析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是其病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是其主症。从《伤寒论》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可知,厥阴病的临床表现有:(1)消渴;(2)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3)下(之)利不止。《伤寒论》340条:"病  相似文献   

13.
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立方本义,原文说得虽属简要,但很清楚。《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第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中原文同371条。综观这三条原文,不难看出该方主治病证为“热利”,症见下利后重,  相似文献   

14.
正乌梅丸方出《伤寒论》厥阴病篇,为厥阴病之代表方剂,主治蛔厥、利、消渴等,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叟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1-2];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方由乌梅、当归、人参、桂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汤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汤证在仲景书中凡五见。一是《伤寒论》“阳明病篇”的第245条、“少阴病篇”第309条、“厥阴病篇”的第377条;二是《金匮要略方论》“呕吐哕下利病篇”的第8条和第9条。以上五条原文,从表面上看,《伤寒论》三条为外感病而设,而《金匮要略方论》两条为杂病而立。但仔细深入探究,可以发现,这五条原文,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兹剖析如下,求同道教正。一、原文解说《伤寒论论》“阳明病篇”的第245条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阳明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下降为顺。胃气虚寒,不能腐熟水谷而气上逆,则食谷而欲呕吐,故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假如辨证不准,将吴茱萸汤误投于胸膈有热,邪热迫胃,饮气上逆的食谷欲  相似文献   

16.
<正> 《伤寒论·厥阴篇》素有“千古疑案”之称。厥阴与少阴尽管都有厥、利之症状,但病机则异。少阴病为阳虚阴盛故每多见厥冷下利之症,厥阴病则是寒极、热极或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而呈厥热呕利,且时有寒厥阳复太过而致热厥,亦有热厥壮火食气而致阳衰等,病机复杂,辨证用药较为困难。笔者所治厥阴病有得有失,有经验也有教训,在教训中略有领悟。现举3例供同道指正。姚某,女,68岁。1985年5月29日诊。代诉:两月前患大叶性肺炎并发胸膜炎,经用西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厥阴是六经之末,病情发展到厥阴,即病变已到了后期阶段,病变后期寒热混杂,虚实互见,他经他脏病证亦屡出迭见,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或规律。厥阴篇病情复杂,主要表现是寒热挟杂和厥热胜复,但厥阴篇所述病变证治,重点却是厥、利、呕、哕这四大类证。笔者就此四大类证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四大类证多为他经他脏之病,非厥阴经本病,故称其为"类证"。但对类证证治则作了详尽分析,因为笔者认为这四大类证实际上多为杂病杂证,为临床之所常见,不可必认为是伤寒后期才出现,这是笔者在研读中所谓的阐微之见。  相似文献   

18.
吴茱萸汤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三见 ,即阳明篇 2 4 3条 :“食谷则呕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篇 30 9条 :“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厥阴篇 378条 :“干呕吐涎沫 ,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二见 ,即“呕而  相似文献   

19.
正张仲景在《伤寒论》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篇均提到"吴茱萸汤主之",纵览吴茱萸汤全方,以一升吴茱萸为君,六两生姜为臣,人参三两为佐,大枣十二枚为使,分析其主证,有治疗阳明病的"食谷欲呕",有治疗少阴病的"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有治疗厥阴病的"干呕,吐涎沫,头痛",对比三条原文,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尽管所述症状不尽相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论述呕逆证者 ,全书不下 70余条 ,约占全部条文的五分之一。如呕、吐、哕 (干呕 ) ,或欲呕、自欲呕、颇欲呕、吐蛔、呕不止、微呕、朝食暮呕等 ,又如鼻鸣干呕、水入则呕、心烦喜呕、胸胁满而呕、腹满而呕、心下温温欲呕、与水则哕、既吐且利、食则吐蛔等。从中可以看出 ,《伤寒论》之呕逆主要指呕、吐和哕症 ,以声独出为干呕 (哕 )。其言吐者 ,呕吐物中有食物、涎沫、痰液、酸水、黄水、蛔虫等。本文拟讨论《伤寒论》中辨呕逆的临床意义。1 作为诊断的依据呕逆作为一种症状 ,出现在多个症候群中。观察呕逆证的存在与否及相关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