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低干扰素所致焦虑、抑郁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使乙型肝炎患者顺利完成干扰素治疗.方法 选择220例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综合干预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比较2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 治疗3,6、12个月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12例完成全程治疗,对照组72例完成全程治疗,全程治疗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密切观察、心理干预、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α-干扰素所致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癌(BC)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6例BC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结果:46例BC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P<0.01)。结论:B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脑卒中住院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脑卒中住院患者112例,运用Zung焦虑表和Zung抑郁量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1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焦虑72例,发生率64.3%,发生抑郁77例,发生率68.8%;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与患者所患疾病种类无相关性;通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可明显降低。结论抑郁和焦虑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心理情绪,降低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配合以宣泄、认知教育、放松内心意象法为主的行为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常规予以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时间为6 w.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Barthel指数(BM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 w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FMA、BMI、SAS及SD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经过为期6 w的综合干预后,观察组FMA及BM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干预不仅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少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发生。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制问卷对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为69.39%,其中抑郁为52.04%,焦虑为17.35%。结论: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发生率高,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1个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年战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10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溃疡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5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SCL-90、SAS、SDS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方法:选取神经内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2例为观察组,无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3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二组焦虑状态.结果:二组患者焦虑状态均高于中国常模标准,观察组焦虑状态发生率为86.36%,对照组为59.09%(P<0.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焦虑状态的发生率较高.应提前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实施放松疗法和争取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数值.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焦虑心理在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策,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肠造口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知信行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评价表,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等,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知信行教育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启华  张鹤  石健  杨茂 《天津护理》2005,13(5):290-29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 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个人康复档案、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通过建立个人康复档案,实施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青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抑郁、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3.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6例乳腺癌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56例(84.8%)与60例(90.9%),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数分别为10例(15,2%)与8例(12.1%),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现身说法、鼓励家属支持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葛燕燕 《全科护理》2012,10(11):963-9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糖代谢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定病人情绪,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并有效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术前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3月住院的高危妊娠孕妇458例,于住院第1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高危妊娠孕妇术前心理状况及术前各指标对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影响.结果 本组高危妊娠孕妇术前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1.9%和33.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有关问题、N量表分是影响抑郁水平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则是其保护因素;家庭有关问题是影响焦虑水平的危险因素,而解决问题和社会支持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术前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应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家庭和社会支持,改善高危妊娠孕妇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赵素平  侯军华  宁菲 《现代护理》2007,13(18):1681-1682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的50例OSAS患者做为研究组,随机选5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抑郁(SAS)、焦虑(SDS)症状评定及症状自评量表测定,比较2组中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各因子分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性以及SAS、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SAS患者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卫生问题,护士应给予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农村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的模式及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乡村医生的健康宣教和康复咨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医务人员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辅导,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指数(QL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MBI评分和QLI评分明显提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MBI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BI评分和QLI评分明显提高,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居家综合康复治疗及心理辅导对农村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性与综合工作能力(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CWA)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206例及正常对照组206例的CWA进行测评,同时计算观察对象的Bath强直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BAS—G),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①AS组CWA指数(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index,CWA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5±8.6VS55.1±6.9(P〈0.01);②AS组sAS和SDS值超过正常对照组(66.1±9.3)分VS(45.4±7)分(P〈0.05);(61.8±11.4)分VS(41.9±8.3)分(P〈0.05);③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SFI,BAS-AG)和CwAI呈负相关(r=0.326、-0.407、-0.371,P〈0.05);④AS组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SDS值和SAS值)和CWAI呈负相关(r=0.296、-0.249,均P〈0.05)。结论AS患者的CWA下降,CWA下降与疾病活动、焦虑及抑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