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9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7例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48例,超声雾化吸入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对血饱和度的影响.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而超声雾化吸入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两者比较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缺氧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祛痰、预防肺部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颅脑外伤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的影响.方法 将79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42例)和氧气雾化吸入组(37例),氧气雾化吸入组采用氧气作为气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超声雾化组采用超声雾化.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变化,及胸闷、喘憋等缺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起声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在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降低,心率增快.而氧气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增加,心率降低.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缺氧发生率显著高于氧气雾化吸入组(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抗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崔英  陈庆玲  孙继红 《护理研究》2008,22(6):1613-1615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它具有消炎、平喘、稀释痰液和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发病率的增加,用空气压缩泵或氧射流雾化吸入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及表面型皮质激素治疗喘息状态越来越普及。目前临床上多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疾病,用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相似文献   

4.
崔英  陈庆玲  孙继红 《护理研究》2008,22(18):1613-1615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它具有消炎、平喘、稀释痰液和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发病率的增加,用空气压缩泵或氧射流雾化吸入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及表面型皮质激素治疗喘息状态越来越普及[1].  相似文献   

5.
不同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8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新华  腾鸿  李岱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78-1178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通过雾化吸入可以直接进行抗炎、解痉、稀释痰液及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因而是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常规的超声雾化治疗时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胸闷、憋气等,有时不得不中断治疗。本科自去年开始运用氧气驱动雾化面罩治疗COPD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避免了超声雾化吸入引起的不良反应,现以万托林雾化吸人为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慢阻肺伴呼衰患者作为实验组,非呼衰患者为对照组,均在血氧饱和度(SaO2)仪监测下行雾化吸入治疗。动态记录吸入前、吸入后的SaO2变化。将吸入前与吸入后5分钟、10-15分钟的数值取差值d,经t检验,得出实验组在吸入前后的SaO2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经t检验,P>0.05。得出吸入前后的SaO2差异无显著性。并提出了有效的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7.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将慢阻肺伴呼衰患者的实验组,非呼衰患者为对照组,均在血氧饱和度仪监测下行雾化吸入治疗。动态记录吸入前、吸入后的SaO2变化。将吸入前与吸入后5分钟,10-15分钟的数值取差值d,经t检验,得出实验组在吸入前后的SaO2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经t检测,P〉0.05,得出吸入前后的SaO2差异无显著性。并提出了有效的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影响的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超声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实施依据。方法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雾化吸入时观察吸氧流量、雾化喷嘴与切口的距离以及雾化时间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雾化吸入同时吸氧,给氧流量最佳为3~5L/min,雾化喷嘴与气管切口距离最佳为8~10cm,雾化时间最佳时间为15~20min。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时氧流量、雾化喷嘴与切口距离、雾化时间影响患者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9.
解秀玲 《护理研究》2007,21(29):2643-2645
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的原理、作用特点、用药、护理、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解秀玲 《护理研究》2007,21(10):2643-2645
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的原理、作用特点、用药、护理、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过程中较好的氧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研究,将采用两种不同吸氧方法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采用经鼻导管吸氧(64例)。动态记录两组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两组SaO2在吸入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始吸入后的5、10、15、20、30m in时,A、B两组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组SaO2则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电动雾化吸入时,在口含器旁加一氧气管进行吸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低氧血症,而对心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雾化吸入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予以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予以雾化吸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综合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干预前血氧饱和度为86.96&#177;3.19,干预后血氧饱和度为88.34&#177;3.06;实验组干预前血氧饱和度为83.74&#177;4.17,干预后血氧饱和度为92.78&#177;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对雾化吸入知识的了解,从而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种雾化吸入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为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择最佳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纳入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和B组(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动态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雾化吸入前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脉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与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相比,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会明显提高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频率,同时不会影响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可更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空气压缩雾化吸入能更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临床应根据老年COPD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宜患者的雾化吸入方式,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湿化瓶内是否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内加蒸馏水,实验组的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其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98.7±11.2)% vs(94.4±10.7)%]、心率[(73.9±11.57)次/min vs(80.0±12.31)次/min]、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3.33% vs 6.67%)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雾化吸入对脑出血开颅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和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对全身麻醉脑出血术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出血开术后病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病人使用氧气雾化吸入,B组病人使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雾化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病人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对提高脑出血开颅术后病人血氧饱和度优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早期发现和及时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缺氧状况,维持脑组织氧的供需平衡,提高救治率和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指套型数字显示型无创伤监护仪对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的连续监测。结果 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呼吸道通畅等情况。结论 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呼吸道阻塞、调整氧流量、减轻继发性损伤、减少伤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液量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胸心血管外科有痰液病人,进行早、中、晚3次雾化,每两次雾化间隔时间均在4 h以上,每次雾化持续时间20 min,随机以雾化液量5 mL、8mL、10 mL雾化,记录每次雾化前、雾化10 min及雾化后10 min时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收集雾化后4 h的痰液量.[结果]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时雾化液量为5 mL时比8 mL、10 mL时病人排痰效果更好(P<0.05),病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固定(6L/min~8 L/min)的情况下雾化液量为5mL时.病人排痰量比8mL、10 mL时排痰量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和氧气雾化吸入组各64例.氧气雾化吸人组采用氧气作为气源,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超声雾化吸人组采用超声雾化.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缺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超声雾化吸入组血氧饱和度雾化开始后比雾化前低3%~8%,而氧气雾化吸入组比雾化前增加2%~6%.超声雾化吸入组的缺氧发生率显著高于氧气雾化吸入组.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抗感染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之目的 .  相似文献   

19.
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液量对雾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液量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胸心血管外科有痰液病人,进行早、中、晚3次雾化,每两次雾化间隔时间均在4h以上,每次雾化持续时间20min。随机以雾化液量5mL、8mL、10mL雾化,记录每次雾化前、雾化10min及雾化后10min时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收集雾化后4h的痰液量。[结果]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时雾化液量为5mL时比8mL、10mL时病人排痰效果更好(P〈0.05),病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式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固定(6L/min~8L/min)的情况下雾化液量为5mL时,病人排痰量比8mL、10mL时排痰量多。  相似文献   

20.
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的原理、作用效果、药物种类、护理等方面对小儿氧 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