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神疏肝针法联合心理护理治疗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1例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调神疏肝针法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患者SDS评分、VA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采用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疼痛合并抑郁患者的病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醒脾调神针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呕吐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呕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脾调神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功能状态,采用罗德恶心呕吐指数量表(INVR)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PS、INV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INVR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INV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Al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H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毫米波照射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194例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药及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毫米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P﹤0.01),慢性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毫米波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调神开郁针法结合眼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紧张性头痛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调神开郁针法与眼针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方案,均治疗4个疗程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头痛情况(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头痛指数)、焦虑抑郁情况的评价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均疗效显著,干预组较对照组起效快,依从性好。结论在以抗抑郁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同时,应注重配合综合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评价通督调神针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对照组28例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①有效率治疗组92.86%、对照组71.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且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安眠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通督调神安眠治疗组(治疗组)、一般针刺治疗组(针刺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督调神安眠针法治疗,针刺组予一般针刺针法治疗,药物组予艾司唑仑口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分,并统计各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治疗2周后依据相关疗效标准和PSQI评分减少率进行疗效评判。结果:有效率统计治疗组96.67%、针刺组93.33%、药物组73.33%,3组比较治疗组和针刺组比药物组的疗效更显著;平均起效时间统计治疗组(3.167±0.254)、针刺组(5.533±0.317)、药物组(2.933±0.244),3组比较治疗组和药物组比针刺组起效更迅速。结论:通督调神安眠针法治疗失眠,疗效更显著,起效更迅速,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小剂量奥氮平进行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成为老年人的高发病症。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导致的恶性肿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另外,  相似文献   

10.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程长,患者体质差、反复发作,需要长期休息。临床上慢性心衰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非常常见。我们对此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01-2008-12我院心内科收治29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抑郁症92例,患病率达31.7%,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依据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抑郁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中抑郁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67±10.8)岁;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偏振红外光体表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急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1例急慢性疼痛患者应用波长为700~1 600 mm的偏振红外光体表照射星状神经节及患者特定组织、痛点,根据病情选择不同频率、强度、时间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04例,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有效率92.5%.结论:偏振红外光体表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急慢性疼痛疗效肯定、安全无创、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调脂疏肝散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采用口服调脂疏肝散,三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血脂、B超检测,并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脂治疗后和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B超检查显示肝内回声明显减弱,后场衰减明显减轻,肝内血管清晰皮增高;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调脂疏肝散治疗脂肪肝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对合并糖尿病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107例合并糖尿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干预组56例。两组均给予普通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HSS评分、NRS评分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6,12月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12月NRS评分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可显著合并糖尿病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空腹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和常规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响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通督调神针刺组(35例)和口服西药对照组(37例)进行对照观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应用改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有效率的评估。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67.56%。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的眩晕及伴随症状的平均N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无创伤,安全性高,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20-222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醒脑开窍针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21和第28d治疗组较对照组HAMD的评分下降明显;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和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近期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3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观察心理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变化.结果 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处于中、重度抑郁及明显焦虑的状态;干预一周后心理测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心理测评表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彻底改善,与干预前及干预一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可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和躯体症状,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心理护理联合黛力新治疗内科慢性病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内科慢性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黛力新治疗。所有患者进行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和HAMD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总配合率为51.6%,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总配合率90.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及联合黛力新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畏惧抵触的不良心理,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血管神经症(CVN)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CVN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并做好病情解释、健康教育,重视病区环境对患者心理影响等方法,对CVN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大多数患者紧张、焦虑、抑郁、忧愁等心理得到很好的缓解,并能积极配合治疗。69.3%患者自觉症状消失,30.7%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重视CVN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减少不良心理刺激,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是提高本症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姜海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88-4089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联合黛力新治疗内科慢性病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120例慢性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加强心理护理并口服黛力新,全部患者采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和HAMD量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各评定一次。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联合黛力新对内科慢性病伴抑郁症患者有显著疗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