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本院2001年以来收治的66例颅内动脉瘤病例中,对19例再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情绪波动、高血压、用力排便、过早及剧烈活动、剧烈咳嗽是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主要诱因。结论:保持病人情绪稳定、控制血压、保持大便通畅、卧床休息、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以来8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护理资料,以诱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护理对策。结果:80例资料中致33例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诱因为情绪异常、高血压、用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剧烈咳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指导合理饮食、卧床休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影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8例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情况及护理过程。结果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与不良情绪、用力排便及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或早期下床活动、高血压、吸烟关系密切。结论及时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是脑动脉瘤患者临床护理的重点,并有效地防范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前可无任何症状,一旦破例,可威胁患者生命.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2周内再次SAH发生率占54%~80%,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均可导致再出血.  相似文献   

5.
吴慧群 《现代护理》2007,13(12):1171-1172
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前可无任何症状,一旦破例,可威胁患者生命。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2周内再次SAH发生率占54%~80%,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70%。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用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均可导致再出血。因此如能认识和及时消除SA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水平与未再出血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对照组,32例)的有关危险因素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动脉瘤、饮酒、剧烈咳嗽、剧烈运动及体力劳动、情绪波动、用力排便、过早下床活动、受到惊吓或疼痛刺激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08-10-2010-10收治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资料以诱因和术前护理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护理方法。结果术前6例再出血,诱因均为情绪异常,高血压,用力排便。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控制血压,指导合理饮食,卧床休息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采取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08-10-2010-10收治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资料以术前和术后护理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的护理方法。结果 63例中术前6例再出血,诱因均为情绪异常、高血压、用力排便。结论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与分析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50例发生再出血,对照组50例无再出血,对比得出可能引起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促使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对可能引起再出血的15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8项高危因素,即癫痫、情绪异常、用力排便、高血压、出血高峰期、脑血管造影后、合并内科疾病及身体状况差。结论针对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降低其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肾部分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原因,从而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本组术后早期出血病例中有5例与手术因素有关,本组术后继发性出血病例中有4例与咳嗽、过早下床活动、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有关.结论 根据各种出血原因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与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的风险概率预测模型。方法:纳入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465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来构建概率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法来评价预测模型效果;对概率预测模型进行封装,设计Excel应用小软件。结果:构建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有11个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明显大于机会线下的面积0.5(P0.01)。结论: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概率预测模型预测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较好;Excel应用软件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规范化、系统、周密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62例患者中58例术中及术后未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传统开颅夹壁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有效降低死亡率的特点,而充分的物品准备,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破裂性动脉瘤患者中期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破裂性动脉瘤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重点关注Hunt-HessⅢ级以上患者,警惕颅内再出血,加强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因术后并发症死亡6例,病死率7.6%;72例患者获3~96个月随访,8例DIND患者中有5例于术后6个月能生活自理,另3例为永久性偏瘫;栓塞术后动脉瘤均未再破裂。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破裂性动脉瘤患者的病情恢复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到常规护理快速全面、专科护理用药准确、观察细致、通气良好.术后做到重视病情观察,做好用药、管道及各器官功能的预防性护理.2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1例,死亡1例.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破裂颅内动脉瘤行早期夹闭手术患者再次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行早期显微夹闭手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再次出血情况.记录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病例数.出院时按格拉斯哥(GOS)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79.1%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为63.4%,2组差异显著;观察组严重残疾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降低了破裂颅内动脉瘤行早期夹闭手术患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蒋红 《全科护理》2013,(33):3079-308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及护理配合过程.[结果]20例病人手术顺利,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手术护士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术中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手术步骤以及术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7.
呼铁民  孙瓅贤  王维兴  王广  杨立军  孟杰  于淼  赵宗茂 《临床荟萃》2010,25(23):2033-2035,2039
目的 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依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n=326)和未破裂组(n=90),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特征相关资料.结果 对两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瘤特征的各变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优势比(OR)=18.226,95%可信区间(CI)=4.427~75.033]、动脉瘤家族史(OR=14.334,95%CI=3.171~64.786)、后交通动脉瘸(OR=4.265,95%CI=1.643~11.072)、中等动脉瘤(OR=5.641,95%CI=2.332~13.641)发生动脉瘤破裂风险高.结论 吸烟史、动脉瘤家族史、中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均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e coping style scale, SCSQ)进行调查。结果 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3.02±13.74)分;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各维度得分、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均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 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重视提高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其心理弹性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复合体的DSA影像学特征及分型.方法 对50例破裂性动脉瘤采用CT及DS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 50个破裂性动脉瘤均表现为出血量不等的SAH,DSA检查均在其破口周围形成假性动脉瘤,其影像特征为在真性动脉瘤腔外可见细小形、圆形或类圆形不规则假性瘤腔,可以根据DSA的影像表现将其分为三型:其中A型(类茶壶型)11例,B型(类葫芦型)27例,C型(类哑铃型)12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破口周围可以形成假性动脉瘤,这种假性瘤腔与真性瘤腔一起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动脉瘤复合体,其影像特征在DSA上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移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行夹闭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例,干预组患者实行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的例数。出院时按格拉斯哥(GCS)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GC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