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伐他汀调脂及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珂  鲁跃华  周传堃  黄华安 《四川医学》2002,23(11):1138-1139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伐他汀对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血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74例,男40例,女34例,随机对照方式,分为氟伐他汀组(n=54)及辛伐他汀组(n=20),分别口服氟伐他汀20mg/d及辛伐他汀10mg/d,疗程12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TC、LDL-C、TG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C-反应蛋白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DL-C上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0mg/d氟伐他汀治疗12周后,能降低TC、TG、LDL-C,用于调血脂作用疗效肯定,还能有效降低CRP,提示氟伐他汀具有辛伐他汀相似的调脂及调脂外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组(阿托伐他汀10mg/d)44例,对照组(辛伐他汀20mg/d)33例,进行随机(4:3)单盲平行对照试验,观察两组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阿托伐他汀组TC,LDLC,TG和(TC-HDL-C)/HDL-C分别下降了21%,31%,33%和21%(P<0.01),HDL-C虽有升高5%,但是无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组间比较,阿托伐他汀降TC、LDL-C和TG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和少见。结论: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人混合型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C,LDLC,TG和(TC-HDL-C)/HDL-C,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与辛代他汀调脂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临床调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高脂血症患随机分成两组。A组:阿托代他汀10mg/d;B组:辛代他汀10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化验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谷丙转氨酶(SGPT),肌酸激酶(CK)。结果: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P<0.05),LDL-C水平(P<0.01),阿托伐他汀降LDL-C作用强于辛伐他汀(P<0.05),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TG水平(P<0.05)辛伐他汀8周后降TG水平达到显差异(P<0.05),阿托代他汀降TG作用明显强于辛伐他汀(P<0.05),两药均能升高HDL-C水平(P<0.05),但两组间比较未达到显差别(P>0.05)。两药均有良好安全性。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LDL-C,TG水平,阿托伐他汀将LDL-C,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两药均能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14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4例服维斯胶囊,71例服吉非贝齐作对照。4周及8周后两组TC分别下降16%,21%和11%,15%,TG分别下降6%,11%和33%,42%;HDL-C分别上升5%,10%和7%,10%,LDL-C分别下降24%,28%和10%,14%。各自治疗前后相比:维斯胶囊对TC(P<0.01),LDL-C(P<0.01),HDL—C(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对比,维斯胶囊对降低TC,LDH-C优于吉非贝齐(P<0.01);两药对升高HDL-C无显著差异(P>0.05);维斯胶囊对降低TG效果不如吉非贝齐(P<0.01),维斯胶囊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维斯胶囊是一种降低TC,LDL-C的高效中成药,但对降低TG无效。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0例.8周末胆固醇(TC)下降35.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46.6%.甘油王酯(TG)下降30.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不明显(P>0.05)。降低TC、LDL—C方面优于非诺贝特组(P<0.01),降低TG两者无差异(P>0.05),而升高HDL—C方面差于非诺贝特组(P<0.05)。提示辛伐他汀可作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 ACI 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2例。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 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C、LDL -C、TG 在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降低,但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浓度下降的水平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 ACI 患者的血脂水平,但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杨荣萍  苟定芬 《西部医学》2007,19(2):279-28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组)35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治疗组用药前后和对照组的血管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TC、TG、LDL—C、HDL—C、NO、NOS和ET,治疗组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之间指标比较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治疗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P〉O.001):TC和LDL—C水平升高(P〈0.05),而2组的TG和HDL—C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和NOS降低,ET升高(P〈O.05)。治疗组用药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TC、TG、LDL—C水平下降(P〈O.05),而HDL—C变化不明显(P〉0.05);NO和NOS含量增加,ET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和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颈动脉斑块及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6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mg/d,总疗程6周到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及行颈动脉多普勒检查,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到6个月后,TC,LDL-C,TG降低(TG,P<0.01,TG,LDL-C,P<0.05),HDL-C升高(P<0.05),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05),颈动脉斑块缩小(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减少,颈动脉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尹彬 《河北医学》2016,(8):1297-129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基础上观察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片20mg,对照组服用10mg,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水平,记录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ET-1、NO、hs-CRP、MMP-9及PAI-1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 ET-1、hs-CRP、MMP-9及PAI-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下降,而 NO 水平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减少 ACS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合成和释放,改善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强化治疗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张东升 《广州医药》2010,41(3):25-2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氟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非氟伐他汀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与)、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氟伐他汀治疗组hsCRP、IL-6、TNF-α、TG、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从美国进口的降脂药物辛伐他汀(SM)治疗2型糖尿病(DM)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采用SM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16%(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别下降了33%、25%、35%和43%(除TG P<0.05外,其余均是P<0.01)。结论:SM治疗2型DM伴高脂血症具有升高HDL-C,降低TG、TC、LDL-C、TC/HDL-C和AI的作用。其中以降低AI的幅度最大(高达52%);降低TG的幅度最小(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正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5只)、模型组(8只)、正脂方组(10只)、氟伐他汀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法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别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正脂方3 g/( kg? d)及氯伐他汀灌胃。分别在实验开始当天及实验第12、16周后采集耳缘静脉血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第16周动物处死后取主动脉根部行常规石蜡切片及油红O染色,观察AS病变程度及分析动脉脂质沉积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S斑块中MMP-9和TIMP-1的光密度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空白组未见AS病变,而模型组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脂质沉积严重;与模型组比较,正脂方组及氟伐他汀组皆可降低主动脉硬化程度、减轻血管壁的脂质沉积,并可降低血清TC、LDL-C水平( P<0.05);模型组可见HDL-C水平升高(P<0.05),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TIMP-1的表达升高。结论正脂方有明显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有逆转动脉壁脂质沉积的作用,其抗AS的功效可能与其抑制AS模型兔血管壁中MMP-9及提高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事件以及治疗前后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心血管发生率分别为13.04%、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G、T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G、TC水平,升高HDL—C水平,对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该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倍他乐克、阿司匹林及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及LC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尚晓斌 《医学文选》2001,20(5):602-603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片(Probucol)应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3例患者同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连续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每天2次,每次500mg,用药后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后,患者TC下降25.3%(P<0.001),LDL-C下降30.8%(P<0.001),HDL-C下降13.2%(P<0.05)。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TG下降7.4%(P>0.05),在本研究中,除有2例患者因为腹泻而退出研究,没有发现其他严重的副作用,结论:普罗布考片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高胆固醇患者的TC,LDL-C和HDL-C。  相似文献   

16.
曾西北  吴军 《中原医刊》2002,29(9):42-43
目的:比较甘糖酯与辛伐他汀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价甘糖酯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A组48例,甘糖酯100mg,一日三次,口服;B组33例,辛伐他汀10mg,每晚1次口服。结果:甘糖酯降TC、TG,升HDL-C总有效率分别为68.8%、62.4%、62.4%。辛伐他汀降TC、TG,升HDL-C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4.6%、63.6%。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调脂程度比较,降LDL-C甘糖酯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升HDL-C辛他汀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甘糖酯用以辅助降血糖药物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在临床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比值对中老年冠心病人的预示价值。方法:对6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和100例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冠心病患TC、TG、LDL-C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和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两组TC/HDL-C、TG/HDL-C、LDL-C/HDL-C3项比值有极显差异(均为P<0.01)。结论:TG/HDL-C、TC/HDL-C、LDC-C/HDL-C分别优于相应的单项指标,三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蒋锐  姜海斌  易法云  杨丽洁 《重庆医学》2016,(20):2765-2768
目的:观察参七合剂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血管保护机制。方法将64例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检测结果分为高总胆固醇(TC)组(20例)、高三酰甘油(TG)组(12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23例)、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组(9例),给予参七合剂10 g/d ,疗程为6周。另选25例血脂水平正常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sLOX‐1、SOD、MDA、NO、ET及血脂水平。结果高TC、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sLOX‐1升高(P<0.01),sLOX‐1与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0.616、P<0.05,r=0.537、P<0.05);各型高脂血症均能使SOD、NO降低(P<0.01),MDA、ET升高(P<0.01),但影响存在差异(P<0.01);参七合剂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 sLOX‐1、TC、LDL‐C、MDA、ET 水平(P<0.01),升高SOD、NO、HDL‐C水平(P<0.01),对TG没有影响(P>0.05)。结论参七合剂可能通过降低LOX‐1的表达、调节脂质氧化与过氧化水平的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华  费天彬 《中原医刊》2009,(13):80-8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极高危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128倒极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阿托伐他汀及其用量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与非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对三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治疗期间临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下降水平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5);而阿托伐他汀强化组较阿托伐他汀常规组,TC、TG、LDL—C及HDL—c水平改善更加明显。对照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47.5%)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1.5%,15.2%)。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相对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9.0%)。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调节极高危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降低其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强化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9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普伐他汀(P)、非诺贝特(F)、鱼油(FO)12周,比较三种血脂调节剂服药疗效及对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其平衡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三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升高,但仅F组有显著意义(P<0.05):降胆固醇(TC),P组、F组显著(P<0.05):HDL-C与TG三组均呈负相关(P<0.05)。血浆MDA水平三组均显著降低(P<0.01).SOD无差异,MDA/SOD比值三组均下降。P组F组显著(P<0.05)。血清TC、TG、LDL-C下降与血浆MDA/SOD比值的相关性,TC与MDA/SOD比值:P组、F组显著(P<0.01);TG与MDA/SOD:三组均显著正相关(P<0.001);LDL-C与MDA/SOD:F组、FO组呈显著正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