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对肛瘘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74例,男54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39.5岁,病程20天~14年,单纯性肛瘘51例、复杂性肛瘘23例。手术方法为腰麻下行肛瘘切除术。术后予药物抗炎、切口换药等对症治疗,无切口感染和肛门括约肌损伤,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天~21天,平均15天。2护理方法2.  相似文献   

2.
改进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为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经久不愈,且肛周外口流出脓性、粪性分泌物致肛周湿疹,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05-08-2007-08,笔者药线挂线、中药局部换药治疗肛瘘54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将108例各种类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18~70岁;病史6个月~10年;高位肛瘘8例,低位肛瘘47例。对照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18~68岁;病史6个月~8年;高位肛瘘7例,低位肛瘘4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药线制作将穿山甲、僵蚕、罂粟壳、三七、雄黄及麻油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肛瘘病人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各种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46例复杂性肛瘘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身心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尿潴留是痔瘘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近年来护理治疗该病32例的情况简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痔核外剥内扎术27例,肛瘘手术5例。单纯心理护理治疗5例,配合中药护理治疗15例。配合中药加针炙护理治疗12例,其中5例给予无菌导尿。2 病因探讨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切开加内口扩大气化治疗肛瘘60例,疗效满意,并与同期采用传统的瘘管切开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120例均为我院2001年9月~2005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51例,女9例;年龄27~80岁,平均(42.0±10.8)岁;病程0.5~12年,平均为(2.2±0.9)年;分类:低位单纯性肛瘘39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对照组60例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28~74岁,平均(41.1±8.5)岁;病程0.5~10年,平均(2.0±0.7)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瘘挂线手术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79例肛瘘挂线手术患者治疗护理情况。结果:79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肛瘘治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对肛瘘挂线手术病人,做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排便护理及术后细致的伤口护理,是减轻病人痛苦,促进肛瘘术后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高频电刀治疗肛瘘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诊治患者,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肛瘘统一分类标准[1]。男49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平均40岁;病程1~8年。均为低位单纯性肛瘘。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肛瘘是小儿时期多发的、常见的肛肠疾病,针对小儿肛瘘的治疗,方法各异,诊疗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小儿肛瘘临床表现为肛旁反复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溃口形成等。本文所述治疗小儿肛瘘采取一次性根治术结合中药外用,治愈率达98%以上[2],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98例肛瘘患儿,男58例,女40例;年龄0.3岁~6岁,平均(2+1.2)岁;病  相似文献   

9.
肛周脓肿肛瘘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周脓肿肛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 185例,男性 110例,女性 75例;年龄 17~ 70岁,平均 43.5岁;肛周脓肿 110例,肛瘘 75例;病程 3d至 25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瘘病人手术切除后的护理方法,从而使其早日愈合。方法:对118例肛瘘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发现118例病人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2例延迟愈合,115例病人痊愈出院,治愈率96.6%。结论:肛瘘术后疼痛护理、伤口敷料更换的好坏,防止便秘,加强饮食及护理常识指导,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肛瘘是常见病。我科从2001年起,尝试采用开窗留桥加挂浮线引流术治疗86例复杂肛瘘患者,手术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6例患者中,男69例,女17例;年龄24~54岁;病程3~20 a;前蹄铁型肛瘘9例,后蹄铁型肛瘘26例,两个外口37例,三个外口42例。2治疗方法①  相似文献   

12.
<正>我科对肛门疾病术后患者112例应用红光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将171例肛门病术后患者分为两组。红光治疗组112例,男76例,女36例;年龄11~70岁。其中混合痔69例,肛瘘17例,肛周脓肿21例,肛裂5例。对照组59例,男44例,女15例;年龄11~70岁。其中混合痔17例,肛瘘19例,肛周脓肿9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20例,其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8岁,平均44.8岁;病程均超过半年以上;高位单纯性肛瘘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5例,低位单纯性肛瘘53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2例。另外,其中在外院引肛瘘手术治疗后复发20例。1.2肛瘘诊断标准根据2002年厦门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标准制  相似文献   

14.
龚德怡 《天津中医药》2004,21(3):209-209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按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000年1月—2003年2月,收治住院169例肛瘘病人中,男123例,女46例;年龄10~20岁11例,21~40岁77例,41~60岁71例,60岁以上10例;低位单纯肛瘘89例,高位单纯肛瘘40例,低位复杂肛瘘27例,高位复杂蹄铁形肛瘘13例。1 2  相似文献   

15.
刘茜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48-148
目的:观察肛瘘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20例肛瘘住院病人手术后给予饮食、坐浴、换药、心理、精神、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肛瘘病人术后给予饮食、坐浴、换药、心理精神等全面护理,及时进行出院指导,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肛瘘病人的病情愈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下降后,极易导致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而导致肛瘘,现将我科治愈的48例糖尿病合并肛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肛瘘患者236例,其中患有糖尿病患者48例,年龄在38—68岁,其中男26例,女22例,1型糖尿病患者25例,2型糖尿病患者23例。  相似文献   

17.
指压全息穴位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58例均为肛肠科住院患者,男32例,女26例;年龄20~67岁,其中行肛瘘切除术28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30例。  相似文献   

18.
何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3-13
基于肛瘘的病理解剖特点,肛瘘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愈。肛瘘的手术方式较多,低位单纯性肛瘘一般常见的有肛瘘切开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切缝引流术等,我科将改良切缝引流术用于50例肛瘘临床病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6—71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手术是治疗肛肠病的主流方法,但术后往往疼痛非常剧烈,因而使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畏惧进而放弃治疗。笔者2010年9月—2013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共419例,其中混合痔185例,低位肛瘘97例,肛裂82例,血栓外痔55例;男226例、女193例;年龄17~73岁,平均4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17例,男119例,女98例;年龄28~71岁,平均48岁;其中混合痔76例,低位肛瘘53例,肛裂46例,血栓外痔42例。对照组202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88年以来,对243例肛瘘合并肛裂者,采取肛瘘切开术,对于治疗肛裂,不再另行松解,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低位单纯性肛瘘合并肛裂者185例,低位复杂性肛瘘合并肛裂者58例,伴有哨痔者156例,伴肥大头者35例,伴直肠息肉者4例。其中,男性189例,女性54例,年龄最大者57岁,最小者18岁,平均为33岁。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18年。2 治疗方法 术前嘱病人排净大便。亦可在术前一天夜晚服液石蜡20ml,或番泻叶3~5g泡水代茶饮。也可用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