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1995年,本就急性心肌梗塞10例护理。体会如下。本组男23例,女5例,年龄61~78岁。其中后壁梗塞3例,前壁梗塞2例,心内膜下梗塞2例.在发病1h内抢救者2例,发病比1h以后抢救2例,其中最短在发病11min,最长在发病后3天。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搬动病人,立即吸氧,迅速有效的应用止痛镇静药(杜令了IOOrng肌肉注射成吗啡IOn。g皮下).肌注利多卡因O.l,预防室额发生,心动过援者注射硫酸阿托品0.3~06mg;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行持续心电图监护或示波观察,以指导治疗。同时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休克或低血压时用多巴肢,心衰…  相似文献   

2.
我院产科自1985~1995年并发5例DIC,死胎2例.现将其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24岁,孕2产1.妊娠5+月,因阴道有紫红色分泌物,来院就诊.B超检查:胚胎停止发育2+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均属正常范围.5d后行钳夹术,手术顺利,出血少许.为预防出血,宫颈注催产素20u,病人无不适.1h后明这活动性出血,量逐渐增多着颜色鲜红,无凝血块.立即加快补液及用宫缩剂和止血药,但出血不止.虽采取多种抢救措施,病人明道出血不断加剧,病人面色苍白,四肢温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为10/6k…  相似文献   

3.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8~66岁;胆石症13例,肝占位4例,甲状腺肿18例。给药方法:维生素B,100mg,维生素B12 500mg,维生素K1 10mg,肌肉注射,1次/天。  相似文献   

4.
三磷酸腺苷严重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菊明  吴维生 《广东医学》2005,26(7):909-909
例1.女,59岁。因患肺心病入院,在治疗过程中肌肉注射ATP20mg,注射完毕,拔出注射器后立即出现过敏性休克,经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给氧等综合措施后恢复。例2.男,46岁。因患病毒性心肌炎来门诊就诊,在治疗过程中肌肉注射ATP20mg,当药物推注到4/5时,患者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肌肉注射ATP,并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继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给氧等抗过敏性休克综合措施,经抢救1h无效死亡。讨论三磷酸腺苷是一种辅酶,能改善机体代谢,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及核苷酸的代谢,供给机体吸收、分泌…  相似文献   

5.
连启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1):105-106
西医治疗 脑水肿者,应酌情选用药物降低颅压:①在发病后48小时,使用20%甘露醇,常用量每次125—250ml/次,每6~8小时重复用1次,静脉注射或快速静滴,连用7~10天;或10%复方甘油500ml,每日1次,缓慢静滴,连用7—10天。②速尿,通常用20~40mg/次,每日2~3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与甘露醇交替使用。③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口1次。④20%病例血清白蛋白50ml,或浓缩血浆100~200ml,每日静滴1~2次。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87年至1993年共收治10例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50岁。青霉素剂量最小100单位,最大40万单位;肌肉注射5例,皮内试验3例,吸入气味2例。7例因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其他3例。10例均有使用过青霉素的历史,其中2例曾有药物过敏史,1例曾患荨麻疹。二、治疗方法:应分秒必争,就地抢救。治疗原则是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抗休克及对症处理,全部病例均抢救成功。1.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首次剂量为0.5-ling(小儿为每次每公斤体重0.02-0·03毫升),每10…  相似文献   

7.
输液反应临床较常见,若不妥善处理可导致生命危险,自1991年1月至1995年8月对30例输液反应患者采用山在着碱治疗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按输液反应先后将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出现寒战反应时立即肌肉注射山度著碱及地塞米松,山更着碱成人10my次J儿0.3mg~0.4mg/昨/次,地塞米松成人10mg/次,小儿Zing~sing/次,同时给于吸氧,并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发热者物理降温。对照组给非那根及地塞米松肌肉注射,非那根…  相似文献   

8.
1产后出血的抢救1·1迅速输液、输血最好输全血,必要时可作静脉切开,快速加压输血。如果来不及配血,可先输代血浆、林格氏液等,维持血液渗透压,增加血容量。1.2当快速输血时,大量村檬酸钠进入血循环,可产生毛细血管的收缩,尤其当构檬酸钠浓度较高时,它随血流经过冠状动脉,直接作用于心肌,抑制心脏功能,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Inl,钙离子可以防止相檬酸钠中毒。1.3快速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如子宫收缩乏力,应设法使子宫收缩;有胎盘滞留或残留着,则迅速取出胎盘,如果产道损伤,立即缝合;经上述抢救措施流血仍不止者…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2003年,我院产科共接产阴道分娩496例,其中产后失血性休克3例,发生率约占阴道分娩产妇总数的0.6%。另“120”接诊产后失血性休克9例。以产后宫缩乏力为最常见原因,其次是胎盘胎膜粘连,软产道损伤。2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2.1产生失血性休克的抢救要情绪镇定,工作有序。一方面主动采取措施,一方面迅速通知医生,切忌惊失措。2.2应急措施根本原则是必须同时全力抓住止血与补血两大关键,纠正休克。立即按摩子宫,同时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使用输血器或套管针,快速输液、配血、输血。宫缩乏力者可用麦角新碱0.2~0.4mg及催产素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利于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孕产妇抢救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期间的 8例产科DIC孕产妇的抢救过程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对产科DIC病人发病前详细的护理分析观察 ,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结论 :严密的产前监护、抢救过程中紧密的医护配合、及时准确的急救护理和有效的恢复期护理是产科DIC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1.
董凤花 《中原医刊》2007,34(13):67-68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8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双胎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例,胎盘早剥合并死胎1例,羊水栓塞1例,宫缩乏力出血5例,其中羊水栓塞1例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例痊愈出院。结论对产科急性DIC,应严密观察,早期诊断,迅速抢救,合理治疗,及时会诊,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抢救过程中紧密的医护配合、及时准确的急救护理也是产科急性DIC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子痫的抢救及护理陈善美徐振梅(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莒县276000)关键词子痫;抢救;护理子痫是产科的常见重症,亦是产科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卫生保健条件较差的山区,发病率较高。我院在加强孕期卫生保健、预防子痫发生的同时,还努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米非司酮在此治疗中的有效剂量。方法A组:氨甲喋呤20mg,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5d;B组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连用5d,同时联合应用氨甲喋呤20mg,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5d;c组: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同时联合应用氨甲喋呤20mg,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5d。结果B组与C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7%与96%,均明显高于A组,而B组与C组的治疗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用起协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抑制滋养细胞增长;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宫外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02年4月18日10:00来我院输液,抗感染治疗。患者自述有青霉素注射史,做青霉素皮内试验(-),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突感胸闷,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继而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冷汗淋漓,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考虑为青霉素过敏休克,立即停用青霉素,原地进行抢救,鼻导管吸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血压为10/6kPa,心率150次/min,给予去甲肾上腺素5mg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分钟控制在35滴~40滴。约10…  相似文献   

15.
安眠药急性中毒时可出现肌无力、运动失调、语言不清,甚至昏迷,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危症。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对57例安眠药中毒患者采取彻底洗胃、补液、利尿、解毒及应用纳络酮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我们的体会是立即用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洗胃,静脉或肌肉注射纳络酮,抢救成功率达100%。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发病的最初4 h内,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1],因此,迅速判断并合理救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笔者就配合抢救AMI患者的体会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9年10月,我科共抢救AMI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2~80岁。前壁梗死10例,前间壁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下壁梗死8例,正后壁梗死1例,右室梗死2例。其中,25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8例合并糖尿病;4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2例在门诊抢救无效死亡,28例经急救后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治疗。 2 护理   患者一入抢救室,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5 L/min;若伴有急性左心衰竭应予以30%乙醇湿化后吸入,氧流量可加至6~8 L/min。同时做全导联心电图,作出初步判断。   2.1 镇静止痛 采取合理的舒适体位,头偏向左侧。因大多数患者伴濒死感,应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对卧床造成的痛苦和背部疼痛,可给软枕垫至背部和四肢关节处或按摩使之缓解。根据医嘱应用镇痛药,如给予吗啡5 mg或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并观察疼痛是否缓解,必要时15 min后可以重复使用。   2.2 输液 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选择近心端如肘正中静脉,用于抢救药品;另一条可选择浅静脉用以维持静脉通路,也可用于静脉溶栓,常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滴速不超过10滴/分。  相似文献   

17.
休克是严重创伤常见的致死原因,严重创伤性休克成为医院急诊抢救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因此,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1 抢救护理 1.1 体位病人到达后取休克体位,让病人取平卧位或头部和躯干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约20~30°,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翻身。休克卧位可增加回心血量,防止脑水肿,有利于呼吸通畅。并对病人及家属说明体位安置的重要性,根据自理能力帮助或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8.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急症,是妇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占之首位,如处理不当、抢救不及时,会危机产妇生命安全,我院于今年遇到一例产后大出血并发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女患,46岁,农民。于1996年11月26日以过敏性休克入院。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1小时前村医给予肌肉注射硫酸小诺霉素6万U,肌往后约3O分钟,患者始感双手心针刺样麻木,继之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呼吸困难,急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体温:测不到;脉搏:细弱测不清;呼吸:每分钟32次;血压:9.0/7.okPa。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口唇紫组;双肺闻及喘鸣音,心率120次/分,律整,心音微弱,四肢湿冷。抢救经过:立即让患者平卧,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ling,肌肉注射扑尔敏10mg,静推氟美松30mg,静推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果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16例急性麻果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8.7岁,对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总结,给予一般急救处理高流量氧气吸入4~6L/min,对症处理建立静脉通道静滴5%葡萄糖500ml+复方甘草酸苷80mg+维生素C2.0g,缓慢静推安定10mg或肌注非那根25mg,静推速尿20mg,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静推0.9%氯化钠40ml+心律平70mg,达到护肝促排镇静控制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采取教会患者深呼吸控制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病情观察、实施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16例患者中10例住院1~2d,症状缓解后自行离开,6例患者行门诊留观治疗.症状减轻后离院.结论积极收集病变.采取正确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是救治庥果中毒患者的美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