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发陈士铎、沈菊人两位医家对血崩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异同。两位医家均重视体质的发病因素及血崩常见虚热之证。陈士铎更多关注到血崩的病因为房事不节,病机涉及脾胃亏虚、冲任不固、肝气郁结、瘀血内阻等,治疗上以气血辨证及五脏生克制化用药,同时强调血崩之人宜戒欲养生。沈菊人治疗血崩重点在中焦脾胃上,多以归脾丸加减治疗,健脾、醒脾、运脾,补益中焦,但补益之外常加麦芽等开胃之品以疏导。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特色鲜明,互补互用,通过对比研究,能够从体质、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等方面全方位把握血崩内涵,有助于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傅青主女科·小产篇>中辨证用药特色进行了阐述.认为小产病多以虚为主,宜详辨主因,分型论治;小产后之血崩,应重视补气;其用药应主次分明,重视炮制;对引经药的应用宜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3.
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专列血崩七类,治方七首,其治疗血崩独具特色。一是重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如因阴虚火旺、气血亏虚、瘀血内停、肝郁气滞、肾精不足等多种病因引起的崩漏,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二是不专止涩,寓补于摄。三是选择用药有法可循,机杼自出,如药寡量多,巧用经药,重视药物的炮制;四是强调摄生养性,节欲保身。本文就血崩病的治疗特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蔚霞 《中医研究》2011,24(9):56-57
血崩又称崩中或经崩,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症、病因多端,每多气血同病,累及多脏,其中先天藏精之肾与后天生化之源脾胃是病机关键所在。2007年4月—2010年2月,笔者采用举元煎加减治疗围绝经期血崩30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崩中治法,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后世归纳为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奉为治崩之圭臬,余窃以为未必尽然。崩中原因颇多,因虚而崩者,固当塞流止血以为先。若因瘀血所致者,骤然止之,则瘀血更加凝涩,血未止而瘀益甚,即或止于一时,终因瘀血未除而复崩,法当活血化瘀抉其壅塞,惜医者多视为危途,惯以止血为万全。独王清任胆识超人,创少腹逐瘀汤治血崩。瘀血一去,血自归经,何患血崩不止。虽日活血,实则止血。  相似文献   

6.
朱玉叶  林韶冰 《光明中医》2008,23(11):1755-1756
崩漏是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量多如注(为崩)或量少淋漓不尽(为漏)两者常交替出现为主症的月经病。在出血过程中,崩与漏之症可以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大虚,可淋漓不止转为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可致血崩。临床辨证分型:血热、脾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现代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属于崩漏的范畴。我科于2005年3月-2007年9月收治崩漏患者54例,  相似文献   

7.
血崩的发生在临床上病因复杂,傅氏女科辨证详明,极度切合临床,是因为傅青主在理论上重视五行学说在脏腑之间的应用,强调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是以五行的模式,通过生克制化而完成的。强调五脏安和,气血调达,冲任通畅,督带强健是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基础,而五行脏腑理论脱胎于藏象。近人对于傅氏女科血崩一病多侧重其所列七类,所制八方,所言四因(热、虚、瘀、郁),而本文则从藏象的角度浅谈傅青主在治疗血崩一病的经验及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傅青主在治疗血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如见崩不涩止,独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从虚立论,补气补精,扶正祛邪;补血之中,行止血之法;祛邪扶正,祛瘀生新,祛邪每寓扶正之中;补阴而无浮动之虑,缩血而无寒凉之苦等.  相似文献   

9.
毕华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8):357-357
妇科血证虽病名各异,然其病因不外热、瘀、湿、虚,以冲任气血失调或损伤为基本病理变化。笔者以辨证施治为原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拟定以下五法,治疗妇科血症,取效满意。1清热凉血本法多用于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经色鲜红,初起久漏不止,继之突然血崩。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方用固经九清热凉血止血。若阴虚热盛,出血量多,加生地、墨旱莲、仙鹤草、生地榆;若肝火偏亢、冲任失守之血崩,去龟版、椿根皮,加丹皮、山栀、桑叶、生地;若瘀热相合,经量多或经漏不止伴腹痛,加失笑散、参三七;失血日久,气随血耗,加党…  相似文献   

10.
《傅青主女科》论及血崩之章节尤重贯众炭一味,其用"极效"、"尤妙"形容,足见青主先生对此药的独具匠心。平素用贯众多于清热解毒,岂不知其炒炭之后实为治血崩证之良药。笔者通过浅析傅氏对此药的炮制、剂量及其功效的运用,加之现代药理研究知识的佐证,体现出贯众炭为治血崩之良药。  相似文献   

11.
鹿乌序贯疗法治疗重症血崩10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崩,按其出血周期的规则与否,一般分为崩漏(无规则性出血)和月经过多(有大致规律的周期性出血)两类。但就其重者量多势猛而言,可统一以血崩名之。笔者近两年来系统观察治疗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100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褚玉霞治疗崩漏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玉霞教授在崩漏的诊疗中,推崇“塞流、澄源、复旧”3法,但不拘泥于此。据妇女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分别论治,每收捷效。笔者幸聆教诲,颇受启迪,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急则治其标,塞流止血是关键 褚师认为,崩漏是以出血为主的疾患,引起血崩大下,漏下缠绵的原因虽多端,但不外“虚、瘀、热”。女子以血为本,血是维系正常生理的根本,若血崩暴下之势不止,则血下愈多,阴血愈亏,更增其亡阳之势。诚如唐容川云:“止得一分血,保得一分命”。其无形之气不能速生,有形之血必当先固。为塞其流,褚师拟止  相似文献   

13.
阿胶现代临床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保国  刘庆芳 《中成药》2004,26(2):149-152
阿胶(Colla Corii Asini)为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的良药,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传统多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症.  相似文献   

14.
子宫大量出血者,称为血崩。其原因甚多,素问曰:“阴虚阳搏为之崩”;医学入门云:“妇人阴中忽然暴下血,如山崩然,谓之崩中”;张石顽曰:“崩之为患,皆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或肝经有火,迫血妄行。或怒动肝火,血热沸腾。或脾经郁结,血不归经。凡此皆足以造成血崩也。”此外,复有悲哀过度,忧郁盛怒,强力操作,误食热物,妄事坠胎,闪跌受伤,均足以损害冲、任,酿成血崩之危症。盖吾人平日暇逸,气和平而血安静。若猝遇不如意事而引起悲哀,则气机郁结,以致血行失其常度;甚则血管破裂而成血崩之患。虽然血崩之原因甚多,血出不止,  相似文献   

15.
加味固冲汤治疗青春期血崩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美玉 《陕西中医》2006,27(6):660-661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青春期血崩的疗效。方法:采用张锡纯加味固冲汤(白术、黄芪、海螵蛸、茜草、棕榈炭、蒲黄炭、三七等)治疗青春期血崩35例。结果:10d内止血29例,占82.86%。结论:加味固冲汤对青春期血崩有益气固冲,养血止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系清代著名医家傅山之杰作,虽篇幅不多,然理法严谨,方论精当,切中肯紊。书中列血崩篇于调经之先,述治崩方法,颇有创见,所谓“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素为医家所推崇。现就傅氏对血崩治法,作一探析,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7.
血崩是指妇女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示血淋漓不断的疾病。《傅青主女科·血崩篇》列有:血崩昏暗、年老血崩、少妇血崩、交感血崩、郁结血崩、闪跌血崩、血海太热血崩七类,立方七首。  相似文献   

18.
血崩,系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者,古称“崩中”或“经崩”,病情急重,救治失当,危及生命。吾师郑家本主任中医师认为,血崩非单纯是血热或肾虚所致,而因虚火致崩者居多。他根据《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虚中一证,因火者居多,因寒者少,然即使是火,亦是虚火,非实火可比”之意,创立滋水清火止崩场,以滋阴治其本,佐清热之品,以治其标。药用生地、山英肉、山药、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肾水(肝阴),达壮水之主;选知母、黄柏、丹皮清泻虚火,而保真阴;地榆、地骨皮、白芍凉血敛阴;地锦草、酋草寓止血于活血之中,验之临床,效果甚佳。笔…  相似文献   

19.
疔毒凡热毒蕴久,暴发则为疔毒,尤以头面为重。为毒溃内攻,往往有生命之虞。如僻远之处,一时不能得到医药,可用野菊花、紫花地丁各30克,二味煎汤频服。此方出《东医宝鉴》,尝屡用而有捷效。血崩女子血崩多,由肾气不固,而冲任滑脱  相似文献   

20.
“崩漏”在中医文献中往往相提并論,所謂“漏者崩之漸,崩者漏之甚”。如唐容川曰:“崩漏者非經期而下血之謂崩;少者为漏下,多则为血崩。行經而去血多如水流之不能止者,亦是血崩,古名崩中”。又金鑑云;“淋漓不断名为漏,忽然大下謂之崩”。由此可知崩漏仅是临床上性器出血多寡之不同,在活疗上是有輕重緩急之区別,但两者性貭是基本相同的。关于崩漏病因,前人认为多属脾虛,如唐容川氏云:“血乃中州脾土所統摄,脾不摄血是以崩潰,……示人之治崩必治中州也。内經名曰信水,以五行惟土主信,土虚則无信而漏下,甚則崩中矣”。又云:“崩中虽是血病,而实則因气虛也;气下陷則水随而泻,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宜补气之药以升其水,水升則血升矣”。此外,有暴怒伤肝,致使肝不能藏血而妄行者,有冲任虛损受伤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