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多见。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发生骨转移后常出现顽固性骨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及恶性高钙血症等一系列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唑来膦酸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羟磷灰石溶解,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骨和软骨的吸收,有效纠正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高钙血症,缓解骨痛,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是治疗肿瘤骨转移,预防骨相关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用国产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1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来探讨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进展到晚期常发生骨转移,出现剧烈骨痛或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骨髓造血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目前国内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药物。我们以帕米膦酸二钠(PAD,商品名:博宁,海王药业)和中草药阶段疗法治疗骨转移所致的疼痛,在止痛、延缓骨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3岁。2002年2月以全身骨痛半年伴乏力1周住院。查体:T36.5℃,Bp130/70mmHg(1mmHg=0.133kPa),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痛。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T10、T12、S1椎体及棘突压痛。  相似文献   

4.
胸椎体椎管内外骨软骨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管内外同时发生骨软骨瘤罕见。我院收治胸椎体椎管内外骨软骨瘤1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患,76岁。以双下肢疼痛1年,伴不能走路半个月为主诉入院。该患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伴间歇性跛行,走路距离逐渐缩短不能走远,双下肢走路时有踩棉花感,需扶双拐行走,腹部有束带感,近半个月加重,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需他人背着去厕所等。查体: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各棘突及棘突旁无压痛及叩击痛,活动无受限,双上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自双入头以下痛温觉及触觉迟钝,右下肢肌力III级,左下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膝反射亢进,双…  相似文献   

5.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椎管内转移1例二院儿内科于立君郝艳秋田执良薛维臣省公安干校卫生所李北奇患儿,女,6岁。因双下肢疼痛3月余,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9日入院。外院曾按风湿治疗,用青霉素、强的松、阿斯匹林等药物,肢体疼痛无缓解。曾做骨穿除外血液病。查体:一般...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及分析应用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及高钙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4月我科应用伊班膦酸钠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21天应用伊班膦酸钠4 mg静点,观察使用伊班膦酸钠前后骨痛缓解率及血钙浓度变化,判定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结果:30例患者应用伊班膦酸钠前血钙浓度为(3.22±1.2)mmol/L,用药后血钙浓度为(2.42±0.57)mmol/L,用药后血钙浓度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骨痛缓解总有效率达80.00%。结论:伊班膦酸钠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痛,降低血钙,治疗高钙血症。  相似文献   

7.
崔秀洁 《中国病案》2006,7(4):F0004-F0004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包括乳腺、肺、前列腺,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是骨转移的主要临床并发症,最常见并影响生活质量的是顽固性骨痛,临床上的止痛措施多种多样,但多为单纯镇痛治疗,不能控制骨溶解,减轻骨质破坏,骨痛得不到根本缓解。因此抑制骨破坏,减轻骨痛,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我科于2003年1月 ̄2005年4月,采用博宁对4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进行骨痛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18 ̄72岁,中位年…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就诊前7个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Ⅲ期B(IgG-LAM型),行VTD、VAD、MPT方案化疗,疾病部分缓解,口服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因再次出现骨痛10 d入本院。入院查体:左侧髂骨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2×109L-1,血红蛋白73 g·L-1,血小板106×109L-1。肾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临床上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针对骨转移的药物治疗,目前以双膦酸盐的研究和应用最广泛,已被公认为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标准治疗。最新的研究发现,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等除能有效的减轻骨痛,降低骨相关不良事件及治疗高钙血症外,还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蔚  彭亚琪 《重庆医学》2015,(16):2276-2279
骨是大部分实体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其中以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尤为常见[1‐2]。恶性肿瘤骨转移可导致严重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发生,SRE在病变局部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缩性骨折,膀胱、直肠及生殖系统的功能障碍等,全身性改变包括高钙血症及肾衰竭等[2‐3]。  相似文献   

11.
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肿瘤并发的高钙血症和转移性骨痛、Paget's病、异位钙化等;另外,有学者研究还显示BPs可明显减少非骨水泥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性骨溶解或骨丢失[1].BPs能特异性地与骨质中的羟磷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质吸收.  相似文献   

12.
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肢体不等长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单侧双臂外固定与髓内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36例,下肢短缩长度为3~27 cm,平均11 cm.结果36 例患儿骨延长4~30 cm,平均延长11 cm,合并成骨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13~47个月,平均19个月,骨延长端及骨缺损端均全部骨性愈合.双下肢等长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延长术对双下肢不等长进行一次性均衡术是可行的,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少、不需植骨、固定可靠、疗程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高钙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共19例,均为校正血钙值3.0mmol/L的肿瘤患者。以唑来磷酸4mg静脉滴注15分钟,观察28天内的校正血钙值。结果:本组19例患者,有78.9%(15/19)的患者于用药后第4天第1次复查时校正血钙值已降至正常,至第10天完全缓解率为89.4%(17/19),而且血钙恢复正常维持时间超过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26.3%,5/19)、骨痛(10.5%,2/19)、疲乏(5.26%,1/19)、关节痛和肌痛(5.26%,1/19)和低钙性抽搐(10.5%,2/19),均经自行和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高钙血症给药剂量小、起效快、效价强度强、作用时间长、耐受性好,病人容易接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高钙血症药物。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临床上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针对骨转移的药物治疗,目前以双膦酸盐的研究和应用最广泛,已被公认为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标准治疗.最新的研究发现,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等除能有效的减轻骨痛,降低骨相关不良事件及治疗高钙血症外,还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勤  杨尧 《四川医学》2005,26(4):372-372
患儿,男,9岁。因腹痛伴解黑便1周,双下肢皮疹5d,关节肿痛1d入院。1周前无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著,呈阵发性胀痛并解黑色稀便,2—3次/d,量约300g,无呕吐、发热。5d前开始发现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红色皮疹,不伴瘙痒,即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激素、法莫替丁等药物治疗3d,1d前双下肢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转入我院。查体:T37.0℃,P86次/min,BP120/80mmHg。神清,被动体位,颜面眼睑皮肤不浮肿,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4 2岁 ,汉族 ,以腰痛伴盗汗、乏力及双下肢无力 ,于 1 999年 7月 9日入院 ,病史约半年。查体 :全身情况较差 ,慢性消耗性体质 ,被动体位 ,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之 ,心肺 ( -) ,腹部未查出阳性体征 ,腰部专科情况 ,脊椎生理弯曲消失 ,L2 椎体轻度后凸畸形 ,腰椎活动度为前屈 70°、后伸 1 0°、左侧屈 1 0°、右侧屈 1 5° ,活动痛存在 ,L2 椎旁压痛叩击痛 ( ) ,同时向双下肢放射痛 ,沿坐骨神经方向痛 ,双下肢肌力均为Ⅴ级 ,无肌肉萎缩情况 ,双下肢各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 ,双膝腱反…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尸检发现30%~70%伴骨转移[1].骨转移癌常见症状是骨痛、高钙血症、骨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癌痛40%~50%是由骨转移所致,由于癌痛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控制癌痛已被WHO列为重要的抗癌手段之一.本院放疗科2004年9月~2006年9月采用博宁联合局部放疗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4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勇  杨广明 《吉林医学》2010,31(18):2963-2963
<正>上胸段椎体肿瘤临床少见,因其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增加了手术的难度。2009年1月对1例T3椎体肿瘤患者进行了经胸骨入路的肿瘤摘除,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患者,男,42岁。背痛3个月,双下肢活动障碍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T3棘突上压痛,轴向扣痛,剑突以下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力均为0级。膝、跟腱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张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19.
唐秋灵  马廉 《北京医学》2014,(4):309-3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 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目前应用的联合化疗方法,5年生存率超过80%。因而在儿童ALL的治疗研究中,如何在获得最高治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长期生存者的晚期并发症,保证治愈后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骨骼并发症,尤其是骨质疏松甚至骨坏死是造成儿童ALL治疗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国外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甚少。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药物,而它可导致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促进其凋亡,减少骨骼中活性成骨细胞成分,导致骨生成能力下降。现就儿童ALL相关骨骼病变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袁朝勇  黄燕辉  余乐周 《西部医学》2009,21(7):1253-1253
病例男,25岁,未婚,以双下肢瘫痪40余天于2008年1月4日入院。院外曾诊断为转移性胸椎肿瘤,均未进行治疗。由于症状加重,伴大小便障碍而入我院就诊。查体:T37.1℃,R21次/min,P86次/min,Bp133/85mmH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肝区、肾区无扣痛。脊柱呈生理曲度,T2~T10棘突有压痛、扣痛,R处较剧烈,脊柱活动受限,双乳下2厘米水平以下皮肤温、痛、触觉消失,腹壁浅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提睾反射消失,肛门松弛,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亢进,踝震挛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