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焦职业暴露工人与对照人群尿中1-羟基芘水平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焦炉工和非职业暴露人群尿中1-羟基芘的不同水平,并探讨可能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上半年,以某焦化厂265名炼焦作业工人和226名非职业接触对照人群为调查对象,职业接触组收集工作班末尿,对照组收集晨尿.根据环境中多环芳烃监测和调查表评价外暴露因素和可能的混杂因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含量,比较两组人群尿中1-羟基芘的不同水平,并分析外暴露等级、吸烟、饮酒、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可能影响.结果尿中1-羟基芘浓度呈炉顶工〉炉侧工〉炉底工〉对照的趋势,几何均数依次为13.49、6.56、1.38和0.35 μmol/mol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人群尿中1-羟基芘浓度超标率分别依次为94.81%、84.73%、35.09%和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人群中≥20支/d吸烟组的尿中1-羟基芘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组,修正几何均数分别为0.47和0.31 μmol/mol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人群中饮酒组的尿中1-羟基芘水平明显低于不饮酒组,修正几何均数分别为0.33和0.47 μmol/mol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水平较高,以炉侧工和炉顶工最为明显,非职业暴露人群尿中1-羟基芘本底水平与吸烟和饮酒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YPIAl多态性与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水平的关系.方法 按照苯并[a]芘(B[a]P)接触水平将223名焦炉工分为炉顶组(76名)、炉侧组(82名)和炉底组(65名),以119名无职业性接触多环芳烃的工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CYPIAl基因Mspl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凶特异性扩增方法 检测CYPlAl基因1462V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炉顶组、炉侧组和炉底组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水平分别为(3.77+0.64)、(3.57+0.49)、(3.26+0.80)μmol/mol 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炉侧组和炉顶组CYPIAl 1462V位点的各基因型尿中1-羟基芘水平均为Ⅱe/Ⅱe<Ⅱe/Val相似文献   

3.
以某焦化厂焦炉车间153名生产工人和无职业性多环芳烃接触者50人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收集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焦炉位置作业及脱离职业暴露后不同时间对尿1-羟基芘水平的影响。焦炉工尿1-羟基芘水平呈现炉顶炉侧炉底对照趋势;脱离职业暴露后,焦炉工尿1-羟基芘水平呈8 h以内组8~16 h组16 h以上组趋势。说明焦炉的作业位置以及脱离职业暴露后的时间均可影响焦炉工尿1-羟基芘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中2-萘酚作为焦炉工多环芳烃接触水平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以某市钢铁炼焦制气厂109名工人和50名本厂机关工作人员为对象,收集周末班后尿20ml,用改良的碱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2-萘酚.焦炉作业环境多环芳烃的车间空气监测结果以苯并(a)芘的浓度水平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和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尿中2-萘酚浓度炉顶工、炉侧工、炉底工和对照组分别为(11.32±4.82)、(9.82±5.11)、(5.24±4.97)和(2.97±2.36)μnol/mol Cr,呈炉顶>炉侧>炉底>对照组的趋势;尿中2-萘酚浓度与多环芳烃接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5,P<0.001).结论 焦炉工尿中2-萘酚水平可有效地反映个体短期多环芳烃接触的内剂量水平,可作为焦炉工多环芳烃接触水平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 1-羟基芘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 30 5名生产工人和 30名非接触者为调查对象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6h尿 ,并收集个人信息。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将调查对象分为炉顶、炉侧、炉底和对照 4个外暴露等级。采用碱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浓度。使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暴露等级、吸烟和饮酒等情况对尿中 1-羟基芘浓度的影响。结果 尿中 1-羟基芘的浓度呈炉顶 >炉侧 >炉底 >对照的趋势 ,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呈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 5 35 ,P <0 0 1) ;在同样外暴露条件下 ,吸烟量显著影响尿中 1-羟基芘的水平(P <0 0 5 ) ;未发现饮酒对尿中 1-羟基芘水平的显著影响。结论 焦炉工尿中 1-羟基芘水平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 ,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个体的内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1-OHPy)浓度的关系。方法以某焦化厂120名生产工人和30名非接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班后6h尿,并收集个人信息,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结果尿中1-羟基芘浓度呈炉顶>炉侧>炉底>对照组的趋势。与外暴露呈显著相关性(r=0.653,P<0.01),同样外暴露条件下,吸烟者尿中1-羟基芘显著高于未吸烟者(P<0.05)。结论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水平与外暴露等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个体的内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焦炉工人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1-0H-Pyr)含量的关系. [方法]以某市焦化厂121名工人作为暴露组和50名本厂机关工作人员为对照组,收集其工作周末班后尿,并使用统一调查表收集职业暴露史、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采用碱水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1-羟基芘浓度. [结果]4组工人尿中1-羟基芘的含量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炉顶工尿中1-羟基芘浓度为最高(10.38 ± 0.69)μmol/molCr,对照组工人尿中1-羟基芘含量为最低(1.07±0.73)μmol/molCr.尿中1-羟基芘浓度与PAHs外暴露的等级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879,P=0.001). [结论]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的含量与PAHs外暴露等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的含量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个体的内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多环芳烃对焦炉工外周神经功能的影响,选取焦炉工炉顶、炉侧、炉底工种各15名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工人的班后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1-羟基芘的水平,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双侧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排除受伤神经)传导速度(SCV和MCV)、远端潜伏期(SL和ML)。结果显示焦炉工人尿中1-羟基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接触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多环芳烃未引起焦炉作业工人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1-OHPy)浓度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120名生产工人和30名非接触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班后6h尿,并收集个人信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结果 尿中1-羟基芘浓度呈炉顶〉炉侧〉炉底〉对照组的趋势。与外暴露呈显著相关性(r=0.653,P〈0.01);同样外暴露条件下,吸烟者录中1-羟基芘水平显著高于未吸烟者(P〈0.01)。结论 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水平与外暴露等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个体的内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接触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同时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能否作为焦炉工多环芳烃(PAH)的接触评价指标以及TNF-α与1-羟基芘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86名生产工人和35名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和班后尿,并收集个人信息,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结果 焦炉工尿1-羟基芘物质的量浓度(4.78±2.09)μmol/mol Cr显著高于对照组[(2.12±1.81)μmol/mol Cr,P<0.001],并呈炉顶>炉侧>炉底>对照组的趋势.与外接触呈显著相关性(r=0.727,P<0.001);在同样外接触条件下,吸烟量显著影响尿中1-羟基芘的水平(P<0.05);焦炉工血清中TNF-α水平(30.1±2.0)μg/L明显高于对照人群[(17.7±1.8)μg/L,P<0.001];焦炉工尿1-羟基芘水平与血清中TNF-α呈弱相关(r=0.316,P<0.001).结论 焦炉工尿中1-羟基芘水平与外接触等级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反映PAH接触个体的内剂量水平;焦炉工人血清TNF-α有可能作为PAH接触评价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