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分析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325300)林宏祥1临床资料我院1994年10月至1996年12月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12例,年龄48~79岁,平均64.5岁,扩张型...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意义初步研究(摘要)吴振西黄新汪润王伟姚林枫本研究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硝酸盐(NO-3)和亚硝酸盐(NO-2)浓度,判断一氧化氮(NO)水平,以探讨NO在CHF病理生理中的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G)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7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浓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含17例冠心病和15例非冠心病患者。观测NG静脉滴注前后内皮素、心率和血压的动态变化。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内皮素浓度为93.86±13.48pg/ml,较对照组(38.17±17.24pg/ml)显著升高(P<0.001)。内皮素升高的程度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平行;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无关。NG静脉滴注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浓度(66.18±11.13pg/ml)显著降低(P<0.001);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分别降低26%、29%、34%。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NG不仅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动力学紊乱,而且能显著降低内皮素的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加用小剂量苯那普利口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初步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文50例均为1995年~1997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加用苯那普利治疗组(以下称治疗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60岁~72岁,...  相似文献   

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与心功能的关系代政学李兰荪贾国良(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2)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律失常心脏功能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合并各种心律失常。西京医院自1993年~1995年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另外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心力衰竭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3.3%),左室射血分数(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心力衰竭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超滤法治疗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滤法治疗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朱伟达卢明楼丽娜徐树人我们用血透机进行静—静脉血液单纯超滤法治疗7例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9.8岁(42~72岁)。病程3~32年。风湿性联合瓣膜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冠心病1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llF)患者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浓度,研究N()与TNF-a在CHF患者血清含量是否相关.以探讨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l对象和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组64例:1995年10月至1997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按Framingham的诊断标准。男44例,女20例。年龄15~84岁,平均49.4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0例,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肺原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心功能依据NYHA标准,I级19例,M级31例,IV级14…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408~199806收治126例60岁以上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其中漏诊、误诊2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2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87例,女39例,年龄60岁~84岁,平均69岁。1.2 基础疾病构成 冠心病48例(38%),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24%),肺心病25例(20%),各种心肌病14例(11%),各种瓣膜病9例(7%)。1.3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占70%,出现明显精神、神经症状占26%,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占52%,房…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刘品明张旭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共同的最终转归。在发达国家中约有1%~2%的人患有CHF。有研究表明,CHF的中位存活时间男性为1.66年,女性为3.17年;1年和5年总生存率男性分别为57%和25%,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类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TMZ(2mg tid)连服3个月。结果两组心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较对照组.(79.5%)显著提高(P〈0.05),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善(P〈0.05)。病情恶化减少(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可使心功能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关雁君  罗宝权 《内科》2008,3(5):696-69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9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74.46%)。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比较氨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氨力农组;洋地黄组(n=16);对照组(n=10)。分别用氨力农(200mg+NS250ml,以5-10mg.kg^-1.min^-1速度静滴);洋地黄(地高辛0.125-0.25mg/d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和静注利尿剂和安慰剂,疗程均为10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并作心脏超心功能指数测定。结果:氨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97年5月~1999年5月收集慢型克山病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及扩张型心肌病20例,应用氨力农注射液和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分成二组,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心先安治疗级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2~58岁。病1~5年。20例中属慢型克山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11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9例。氨力农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8~53岁,病程0.5~6年,20例中属慢型克山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9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1例。…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们采用静滴美乐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经病史、查体、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31~78岁,平均46.3±9.4岁。其中缺血性心脏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窦性心律10例,心房纤颤11例,房性期前收缩5例,室性期前收缩8例,左束文传导阻滞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3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功能分级(NY…  相似文献   

16.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年龄58.9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3例,冠心病25例,病程1.5年~21年。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6.6岁,心功能Ⅱ级8例,Ⅲ级29例,Ⅳ级4例…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两种治法对比浅析总后第五职工医院(043801)孙西瑞山西中医学院(030024)郭巍伟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病症,现对1991年~1993年收治的36例患者进行西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高凝状态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和机制,对64例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浆vonWilebrand因子(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以上指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说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并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魏敦双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36-1238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困难的病因,探讨检测血浆N末端B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1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组和非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21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96例(45.5%)。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3947.6 pg/m l,1421.1~11378.3 pg/m l]显著高于非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12.4 pg/m l,41.2-1123.2 pg/m l](P〈0.01)。以血浆NT-proBNP水平≥800 pg/m l为判别标准与非充血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82.6%和82.9%。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急性呼吸困难的最常见原因;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有助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脏病患者共同的最终转归。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死亡率甚高。其原因主要是进行性泵衰竭和心性猝死。因此探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药物已日益被临床医师所重视。自1994年以来,作者采用参麦注射液与辅酶Q10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以此作为治疗组;并随机选用常规综合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较理想。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急诊科或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均符合文献[1]判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NY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