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莹 《吉林中医药》2003,23(1):44-45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 ,根据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关格、癃闭、水肿、溺毒、虚劳等范畴。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因此对本病病机的阐述 ,医家各有所执。归纳起来主要有 3种观点 :即正气不足致病、邪气壅实致病和本虚标实致病。基于对病机的认识不同 ,治疗方法也不相同。现就近年来的研究情况总结归纳如下。1 病机1 1 正虚为主 韩家强等[1 ] 认为 ,CRF的发病多由于脾肾阳虚 ,阳虚脾土不温 ,脾失健运 ,气血生化不足。针对CRF病程中出现的肾性贫血 ,王蕾等[2 ] 认识到 ,脾伤则气血不足 ,不能施精于肾 ,肾损又失…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是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属祖国医学中“腹泻”、“肠痈”、“泄泻”、“肠湃”等范畴,由于侵犯的部位不同,故又有溃疡性直肠炎、溃疡性乙状结肠炎、溃疡性肠炎等。多因脾虚不能胜湿,外感署湿之邪或邪从内生,内蕴大肠,或情志失凋,损伤肝脾,肝脾不和,气滞血瘀而发。病情迁延日久,脾肾了伤,脾气下陷,肾阳衰微,伤阴动血,阴阳俱损。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初起以邪实正盛为特点,多为湿热蕴滞大肠和肝郁气滞,病久不愈则转化为脾肾阳虚、下关不固之证。  相似文献   

3.
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水气病”范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本虚而标实。本虚指肺、脾、肾三脏损。肺气不足,宣肃失司,小道不利;脾弱气虚,水湿失运,湿浊内蕴;肾虚不固,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是由水湿泛溢肌肤,周身浮肿,蛋白下泄而肾病,故治疗重在脾肾。临床辨证分为肾虚湿滞,脾肾阳虚,肾阴亏虚三类,且常互为因果。患儿正气本虚,简易感受外邪,使病情反复。表邪未解时,必须宣肺祛风行水消肿,祛邪治标为先,而病久缠绵,或失治累及肾本,  相似文献   

4.
小儿久病病情虚实夹杂,其病因多为失治误治病邪久留或久病正虚难以驱邪外出,以致出现正虚邪恋或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症。小儿“脾常不足”、“肺气常虚”,当病情反复、缠绵、经久不愈时,更易损伤肺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聚为痰,肺失宣肃,水津不布,聚而成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气虚运行无力,气行停滞;气滞血瘀,痰瘀胶结,故常常虚、痰、瘀症并见。笔者在临床辨治久病患儿时,结合“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多痰”…等理论,从虚、痰、瘀综合论治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多数专家认为MsPGN多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肾亏虚为多见,标实多为湿热、热毒、水湿、瘀血、湿浊等实邪。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利用中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的作用特点,在控制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病理损害、延缓肾衰竭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答:肝硬化腹水属中医"水臌"、"单腹胀"、"蜘蛛臌"范围.本病的形成,首先责之肝失疏泄,日久木郁克土以致脾虚无力斡旋,运化功能失常,乃至气滞、血瘀、痰凝、湿阻,逐渐在腹腔内结成F8FE积痞块,肝血瘀阻日甚,脾土更加虚衰,则脉络壅塞,清浊相混,水湿停聚中焦,遂成腹水.病情发展,由脾及肾,肾阳虚损,开阖失司,气化不利,则水湿积聚愈盛,若阳损及阴,或湿热内蕴,耗伤阴津,阳无所化,水津失布,以致肝、脾、肾俱虚,运化蒸腾水湿的功能更弱,气滞、水结、血瘀三者错杂为患,则胀满更甚,肝、脾、肾三脏长期受损,功能彼此失调,脏腑虚者愈虚,气、血、水互结,胶壅腹中,水湿不化,实者愈实.本虚标实、虚实交错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晚期的一种综合征,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就临床用药心得总结如下。1补肾注意要平补CRF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指脾肾虚损,标实指湿浊、瘀血、热毒。脾肾虚损为本,湿浊、瘀血、热毒为脾肾虚损的病理产物。脾肾虚损贯穿始终,其中  相似文献   

8.
韩旭  陈美兰 《陕西中医》2001,22(4):256-256
老年咳喘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是常见的老年疾患。《内经·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五七阳明脉衰”“六七三阳脉衰于上”,男子“七八肝气衰”“八八天癸竭 ,精少”人届老年 ,元阳亏乏 ,阳损及阴 ,元阴元阳俱亏 ,故极易见真阴妄行 ,阳亏水泛 ,脉络疏涩 ,营卫失衰 ,虚实夹杂。老年咳喘 ,病在肺肾波及心肝脾诸脏 ,多见上实下虚、寒热错杂之候 ,治法之要 ,理当明之。1 治实不忘痰 ,祛痰兼顾化瘀 凡老年咳喘 ,痰存在于整个病程中 ,由于老年体弱 ,病延日久 ,多见肺脾、肺肾或肺脾肾俱虚 ,则津液失于布散、…  相似文献   

9.
陈莹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英慧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371-1372
陈莹教授认为慢性盆腔炎病机本虚标实居多,虚以脾肾两虚、脾失健运多见,邪实以血瘀、湿阻为主,故治疗上采用温阳益气健脾之法治本,活血化瘀除湿治其标,扶正祛邪提高疗效,并附验案举例。  相似文献   

10.
张磊主任医师为河南省名老中医,第二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从医5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杂病治疗,治病重在辨证,用药精练,疗效显著,现将随师学习以来收集治疗胃胀验案整理如下。 胃胀是指以胃脘部饱胀、腹胀或痞满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多因长期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寒温失调等原因,导致肝郁失疏,胃失和降;或肝脾气结,胃气郁滞;或湿热壅中,寒热错杂;或脾损不运,浊气不降;或脾阳不振,湿邪困脾;或胆胃不和,通降失常;或食积胃脘,胃气失和;或胃阴不足,通降无力等情况。张磊老师根据其寒、热、虚、实的…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道常见难治病之一,具有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点。几年来,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关于病因病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见仁见智,各有阐述,多数学者认为脾肾素虚、外感湿热毒邪、饮食失常、嗜食肥甘、劳倦太过、忧思郁怒、情志不遂、气血逆乱,以至于脾失健运,湿热内蕴,下注于肠。根据笔者长期临床观察,本病的基本特点是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虚或脾肾阳虚为主,标实:多为肝郁、湿热、瘀血、寒湿等,因此诸邪胶结为患。…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时多表现以虚为主,虚中夹实,在症状与病机上同《金匮要略》虚劳病有诸多相似之处,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可按虚劳病进行辨治.针对其五脏阴阳气血俱损,脾肾尤甚的核心病机,治疗上重在补虚,补脾肾,益精血,中晚期肿瘤虽以虚损为主,但癌毒实邪等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故补虚不忘祛邪,宜扶正祛...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以本虚标实,肺脾肾虚损及肝失疏泄为本,痰湿、气滞、血瘀为标。发作期由于痰湿、气滞、血瘀所致,多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应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应以扶正为主。久病必气滞血瘀,慢阻肺各阶段治疗应重用行气活血化瘀药物。介绍郑心教授治疗慢阻肺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一、温阳健中毋忘通补张景岳云:“心腹痛有虚实,辨别之法,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者为实,久痛为虚,暴痛多实。”此乃辨证总则。临床上慢性胃痛,迁延日久,脘痛悠悠,痛时喜按,饥时易发,得食较缓,苔薄舌淡,脉濡软或沉小无力等中虚见证者,一般以温阳健中为法。脾为阴土,肝为乙木,脾胃既虚,肝木乘机克贼,而成肝木郁陷,脾失升举之候,临床多见脘腹胀满,故温阳健中,毋忘通补。因而从培土泄木立法,每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阳虚者加入炮姜、肉桂、吴萸、白芍,气虚者加入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病理基础,认为瘀血痹阻肺络是其病理基础,毒邪闭阻,肺络不通,肺失宣降,络息成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病变。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标实责之痰、瘀、热(毒),晚期可累及于心,五脏阴阳并损,并提出分期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肾脏疾病从临床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属阳水,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属于阴水,但也有虚中挟实者。现将我多年来治疗小儿肾病的三法介绍于后,以供医生和患儿家长参考。一、清表利水法急性肾炎初期,多由外邪侵袭,湿热内侵或疮毒感染,以致风湿热毒外遏肌表,内入肺脾,肺失宣降,脾失运化,土木制水,水气与邪  相似文献   

17.
介绍董志刚教授治疗肾性骨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肾性骨病病因多为外感六淫、皮肤疮毒或服用肾毒性药物,损伤肾脏,肾病既久,失治误治而导致肾脏功能衰退。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肾虚损,浊瘀内蕴,本虚标实。治疗上以补肾强骨、健脾益气、祛瘀泄浊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并配合适当饮食、调护结合,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本虚标实,本虚指五脏虚,但以肺、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气滞、毒邪等痹阻于肺。基本病机为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气虚弱。从肺脾肾失调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变化,从而通过宣肺平喘、健脾祛痰、补肾纳气等方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傅晓骏认为慢性肾脏病多是积病日久,脾累及肾,脾肾两虚,由虚致损,气阳虚衰则气化运行均失衡,其后果一方面导致湿浊内停,另一方面也可因气衰血行不利而致瘀血内蕴,这样由虚致实,互为因果,形成脾肾正虚为本,湿瘀内阻之实为标的本虚标实的病机。治疗上强调通过补肾益气、健脾和胃、清金保肺等法扶助正气,并根据湿热、瘀血、浊毒的不同,分型论治。临床观察尤以阳虚血瘀型为多见,创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肾毒宁方化裁治疗相关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失治误治,或日久迁延,致肝脾同病,肝郁气滞、脾运失健,脉络瘀阻,升降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失常,久则痰、湿、瘀、毒互结于胁下,积而成块,形成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等范畴。病延日久,累及于肾。病变发展以由气及血、虚实夹杂、正虚邪实为特点。病延日久,多虚、多瘀,本虚标实。针对本虚邪实的病机特点,益气活血切中病机,气行则血行,气化则湿化,祛瘀生新,气血条达则气机升降有序,邪有出路。附"积聚""鼓胀"验案三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