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后出现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利培酮治疗后催乳素水平≥50μg/L伴月经稀发或闭经者纳入交叉对照研究,共18例。利培酮继续原有剂量,先后合并芍药甘草汤或溴隐亭治疗各4周,间隔4周,总疗程12周。测定血清催乳素、雌二醇、睾酮、孕酮浓度,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芍药甘草汤或溴隐亭治疗均可降低催乳素浓度(P<0.01),服芍药甘草汤后催乳素浓度平均降低(18.0±24.3)μg/L;服溴隐亭后平均降低(25.3±24.4)μg/L,二者相仿(t=-1.054,P>0.05);经治疗9例患者月经来潮。结论:芍药甘草汤可用于治疗利培酮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的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以及奎硫平、氟哌啶醇治疗前后PRL、GH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奎硫平组62例和氟哌啶醇组64例)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PRL、GH水平,观察这2种药物对PRL、GH的影响及比较两者的差异,并与65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PRL、G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奎硫平组治疗后PRL和GH均无显著改变(P>0.05)。氟哌啶醇组治疗后PRL值为(96.20±41.12)μg/L,较治疗前的(20.39±11.26)μg/L显著升高(P<0.01),女性升高更明显,为男性的 2.6倍。氟哌啶醇组治疗后GH值为(1.72±1.32)μg/L,较治疗前的(2.41±11.26)μg/L显著降低(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PRL及GH无明显影响,更适合生长期的青少年患者和药物性溢乳、乳房发育患者。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与氯丙嗪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及血清PRL水平与药物疗效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以奎硫平或氯丙嗪治疗。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同时测血清PRL浓度,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各测1次。结果:经8周治疗,氯丙嗪组血清PRL(680.23±90.26)μg/L,显著高于奎硫平组(124.24±13.56)μg/L(P<0.001)。奎硫平组男女患者血清PR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丙嗪组女性血清PRL(785.72±15.81)μg/L,显著高于男性的(557.75±99.23)μg/L(P<0.05),两组患者血清PRL浓度与PANSS减分率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基本无影响,氯丙嗪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PRL水平。血清PRL水平与药物疗效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88例流浪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内分泌功能指标,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流浪精神分裂症病人8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8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人员的甲状腺素功能指标与性激素水平。结果 88例流浪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较之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余指标无显著改变。经治疗后,流浪精神分裂症病人催乳素表达增多,同时男性表现为睾酮下降,女性在雌二醇与孕酮方面均表达下调。结论流浪精神分裂症病人与正常人在甲状腺功能指标与性激素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经利培酮治疗后,患者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睾酮、孕酮等内分泌指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邓文 《精神医学杂志》2010,23(2):126-127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进行2年的随访研究.于治疗前,治疗后2月、12月及24月分别测其催乳素水平进行比较.血清催乳素浓度使用放免法进行测定.结果 喹硫平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利培酮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但随疗程的增加差异逐渐缩小,两组间治疗各时点PRL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RL差值与BPRS减分率显示无相关性.患者PRL水平与利培酮及喹硫平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PRL水平会逐步降低;PRL水平的变化与疗效及利培酮的剂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定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23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结果 男性组PRL第4周、第8周与服药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而女性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PRL的差值与BPRS的减分值以及与利培酮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有显著影响,但PRL不能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哌啶醇、利培酮及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氟哌啶醇、利培酮、齐拉西酮进行干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SCoRS)评定,并测定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 (1)3组PANSS评分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2)3组患者各时点男性PR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12周末齐拉西酮组PRL水平低于利培酮组(P<0.05);女性患者中氟哌啶醇组从第8周始、利培酮组从第4周始,PR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第12周末齐拉西酮组PRL水平均低于氟哌啶醇组与利培酮组(P<0.05).(3)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SCo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各时点SCoRS评分齐拉西酮组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P<0.01).结论 氟哌啶醇、利培酮、齐拉西酮均可造成催乳素水平增高.齐拉西酮影响相对较小,对女性患者催乳素水平影响更小.利培酮、齐拉西酮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显著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和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男性老年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1例精神分裂症男性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7±0、9)mg/d,24例]和舒必利组[(800±156)mg/d,27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PRL水平,并与25名正常男性老年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1)治疗前,患者组PRL水平[(26±11)彬L]与对照组[(24±14)μg/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培酮组[(26±11)μg/L]与舒必利组[(28±12)μg/L]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后,患者组PRL水平[(149±59)μg/L]高于治疗前(t=14.53,P〈0.01);利培酮组[(118±47)μg/L]和舒必利组[(196±73)μg/L]亦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舒必利组高于利培酮组(均P〈0.01)。结论 利培酮和舒必利均能升高精神分裂症男性老年患者的PRL水平,其中以舒必利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PRL水平的影响,以及PRL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6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PRL水平,与25名正常人对照,并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PR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基础PRL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基线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PRL增加值与PANSS减分值和各因子减分、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都能使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显著升高,但PRL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 探索口服利培酮或氯氮平 4天时催乳素 (PRL)的水平与 4周疗效的关系。方法 : 测定服利培酮 1mg/d和服氯氮平 10 0mg/d 4天时的PRL水平 ,以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定疗效。结果 :利培酮组 4天的PRL水平显著高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女病人明显高于男病人 ;PRL≥ 6 9.2 μg/L的男病人疗效明显优于PRL <6 9.2 μg/L者。  结论 :利培酮组PRL≥ 6 9.2 μg/L的男病人可能为药物慢代谢型 ,后来只要服 (3.7± 0 .5 )mg/d的剂量即达到有效浓度 ,而PRL <6 9.2 μg/L者可能为药物快代谢型 ,需服≥ 4mg/d剂量才能达到有效浓度 ,服氯氮平组的PRL水平对预测有效剂量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