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法1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122例新式剖宫产术与144例直切口剖宫产术,方法:新式剖宫产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肢肪、筋膜、膀胱腹膜反折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反折,表皮缝合3针,结果:新式剖宫产与直切剖宫产比较,术中总出血时间:新式组(138&;#177;35.2)ml,对照组(185&;#177;42.3)ml,总手术时间,新式组(21&;#177;5)min,对照组(29&;#177;8)min,术后恢复时间,新式组(21&;#177;8)h,对照组(31&;#177;10)h,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步骤少、损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外表美观等优点,而且肥胖孕妇、巨大、臂位等所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均适应用本法。  相似文献   

2.
自从1996年Stark新式剖宫产引入我国,其独有的剖宫产方法,以术中不缝合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腹壁腹膜的简捷性,被许多医院广泛应用,但新式剖宫产手术对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的影响也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3.
新式剖宫产术是一种改良的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下腹横切口(Joe-cohen切口)。我院自1998-04开展此项手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1998-04-1999-08间我院对具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行剖宫产术165例,其中新式剖宫产术60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5例,均无下腹部手术史,年龄22-32岁,平均25.7岁;孕龄34 2-42 1周,平均39 1周。1.2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传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论证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9例行剖宫产术患者,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纵向撕开腹膜,Dexon线连续锁扣缝合子宫全层,不缝合腹膜及腹直肌。Dexon线连续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用这种剖宫产术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术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好,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术后血尿率低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有剖宫产史再孕或妇科疾病需再次开腹手术患者127例。其中新式剖宫产史6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史62例。对两组盆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重度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盆腔重度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有无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分析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加强对产后出血综合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产妇因手术选择不当而引起的失血而导致的高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的80例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严格依据统计学随机化的原则,划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对象,依次对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中、手术后2 h及手术后24 h两组研究对象的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均在手术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结果无论是在手术中、手术产后2 h内,还是在患者手术后24 h总的时间段内,采取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组的研究对象出血量明显低于采取新式剖宫产术研究对象相应时间段的出血量( 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在用于剖宫产的产妇中,能有效的预防患者产后大出血的危险,相对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具有安全可靠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静璇  卢丹  魏薇 《武警医学》2017,28(3):265-267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 PCS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01至2015-12因剖宫产切口憩室就诊于我院妇科的患者56例,以及在此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并术后复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子宫位置、孕周、产次、剖宫产次、新生儿体重;围术期情况:有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剖宫产手术时机(择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单层全层缝合或双层缝合),分析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子宫后位者比例、产次及剖宫产次、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进入产程的剖宫产数及子宫切口采用单层缝合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后位子宫(OR=0.370, P<0.05)、多次剖宫产(OR=0.147, P<0.05)、已进入产程的剖宫产(OR=0.543, P<0.05)及子宫切口单层缝合(OR=11.126, P<0.05)是形成PCSD的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是降低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吴倩  闫大晶  李勇 《武警医学》2010,21(3):270-271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2007—10至2008—05采用新式皮下缝合法预防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及提高新生儿的成活质量 ,无论在国内外剖宫产率都有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 ,损伤大 ,术后进食晚 ,恢复慢 ,住院时间长等特点 ,自我院于 1997年7月以来 ,采用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纵向撕开腹膜 ,迪克森(Dexm)线连续锁扣缝合筋膜及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 ,与前期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比较 ,其结果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 ,手术损伤小 ,术中出血少 ,手术效果好 ,术后开奶早、切口疼痛轻 ,术后发热少 ,下床活动早 ,术后血尿率低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 …  相似文献   

12.
蒙丽  袁丽佳 《西南军医》2008,10(6):44-44
目的探讨小产钳在新式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中手娩抬头失败改用产钳助娩253例,观察其对母婴的影响。结果术中使用小产钳助娩抬头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和术中出血量。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产钳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新式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 -Cohen的开腹方法 ,适用于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我院于 1998- 0 1~ 1999- 0 3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改良术 188例 ,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有剖宫产手术指征 ,无下腹部手术史的产妇共 188例 ,年龄为 2 1~ 35岁。孕 36~ 4 3周 ,胎儿体重 2 10 0~ 4 35 0g。手术指征为 :胎儿宫内窘迫 6 0例 ,巨大胎儿 17例 ,头盆不称 4 5例 ,妊高征 18例 ,过期妊娠 8例 ,羊水过少 4例 ,高龄初产11例 ,臀位初产 18例 ,社会因素 7例。另随机选取1995 - 0 1~ 1997- 12常规行…  相似文献   

14.
杨丽芬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104-11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将2009-01~2010-01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切口感染)和对照组48例(无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瘢痕子宫、试产时间、急症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种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下腹部行横弧形切口 ,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 ,横向撕开腹膜 ,肠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 ,不缝合腹膜 ,肠线连续缝合筋膜及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与同期腹部传统的横弧形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疼痛轻、病率低、胎儿娩出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手术与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导致的盆腔粘连。方法: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妇产科疾病于剖宫产术后7年内在我院二次开腹手术的100例患者,其中新式剖宫产术后52例,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后48例,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新式剖宫产52例中,盆腔粘连17例,其中5例较严重;改良式新式剖宫产48例中,盆腔粘连3例。P<0.05。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较轻,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剖宫产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孕产妇年龄偏大和安全意识的增强,要求和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越来越多。我科从2001-12-01-2002-10-30共安全实施剖宫产手术296例。现将剖宫产手术孕妇的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1-12-01-2002-10-30行剖宫产足月孕妇296例。通过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缠身99例占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中顺利娩出胎头是做好剖宫产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现在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新式剖宫产因其简便、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术中发生取头困难现象亦有所增加,胎头娩出困难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剖宫产儿的预后以及子宫切口延裂而导致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产、新生儿死亡。我院在徒手取胎头困难时应用产钳助娩效果良好,而产钳的应用无一例死产、新生儿死亡以及子宫延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手术指征选择与剖宫产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锦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510-510
目的:对剖宫产术选择的临床指征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1~2009-12期间实施剖宫产的病例资料。结果:单一剖宫产62例,占剖宫产原因57.41%,其他因素剖宫产46例,占42.59%比例,其中,骨盆异常、梗阻性难产居于第一位,头盆不称位位列第二。结论:严格控制和掌握相关剖宫产的临床指标,可以很好地对剖宫产率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对61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了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回顾性分析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61例患者中60例经不同方式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后能有效止血,有效率98.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严重出血的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