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自制黄芩油膏纱条促进包皮环切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包皮环切术后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术后采用自制黄芩油膏纱条包扎、换药;对照组40例,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包扎、换药。对比观察2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黄芩油膏纱条能促进包皮环切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包皮环切后切口缝合的方法,以减轻拆线时病人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方法:包皮环切后切口缝线先不结扎,提起切缘缝线两端,交叉拉紧,放置凡士林油纱条上面的结扎线,即可顺利拆除切口缝线。结果:23例患者顺利拆除切口缝线,均无明显疼痛。拆线所需时间缩短,切口愈合良好。结论:此种包皮环切术切口缝扎法,对减轻拆线时的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拆线袖套法包皮环切术128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主要方法,其中有传统的背侧切开法、激光下切除、包皮环套法以及各种方法的改良,但术后出血、系带水肿时有发生,因包皮切除过多需整形的也屡见不鲜。同时术后拆线患者非常疼痛,低龄儿有时需短效麻醉才能完成。笔者自1996年3月开始应用不拆线袖套法行包皮环切术1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1—2004年笔者用包皮环套(“塑料钟”)做了200余例包皮环切术(2~14岁),临床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比较两种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方法:对280例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套术。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术式成熟,切除长度易于把握,适于各类患者。但术后有包皮系带处水肿,止血不彻底,夜间勃起易发生伤口渗血及裂开,伤口切缘愈合不整齐。环套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整齐,无须缝合,无组织异物反应,无须换药。但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结论:包皮环套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65例(传统组)和商环包皮环切术65例(商环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外观满意情况、伤口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商环组术中出血量1~4 mL、手术时间4~9 min;术后并发症:2例包皮重度水肿;1例患者因勃起等原因,包皮与吻合器摩擦,伤口感染,去除吻合器,伤口愈合良好。无一例阴茎外观畸形。传统组术中出血量30~80 mL;手术时间35~47 min;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包皮均有轻度水肿,11例重度包皮水肿,8例术后阴茎血肿,5例伤口感染,6例阴茎外观畸形。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较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本院包皮过长、包茎病人病人的治疗观察分析,探讨了改良包皮环切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王容  周智  封雷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72-173
近年来随着人们医学健康知识水平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儿童包茎和包皮过长的危害性和行包皮坏切的必要性。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有操作技术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伤口创缘不整齐影响美观而产生心理影响[1]。而一次性包皮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常规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2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为2组:A组112例采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B组108例行包皮环切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需拆线,术后感染率低,术后创缘整齐、美观。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儿CO2激光包皮环切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满霞 《中医药导报》2007,13(3):66-66,78
文章介绍了对小儿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行CO2激光包皮环切术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强调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袖状包皮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袖状包皮环切术,先用细丝线标记包皮外板和内板,于标志线间环行切开包皮内、外板皮肤,皮下锐性分离,仅切除包皮内外板皮肤,保留完整的阴茎Colles筋膜、血管和淋巴网。结果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血肿,伤口肿胀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切口缝线自行脱落,无需折线。结论神状包皮环切术较精细,手术时间稍长;但并发症少,外形美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小儿包皮环切术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儿包皮环切术适合于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所引起的局部炎症并且反复发作 ,同时有排尿不畅甚至发生排尿困难的患儿。包茎、包皮过长是小儿泌尿科常见病之一。包茎是由于小儿包皮与阴茎头间有纤维粘连 ,小儿出生时包皮完全包住阴茎头 ,包皮口较紧 ,随着年龄增长及阴茎发育和勃起 ,包皮内纤维逐渐吸收及分离 ,包皮口渐松 ,包皮渐能上翻 ,阴茎头逐渐露出。部分患儿包皮口细小 ,排尿时包皮膨起如包 ,以致发生排尿困难 ,同时常发生包皮阴茎炎 ,局部发生红肿疼痛。有上述情况者必须行包皮环切术 ,才能彻底治愈。1 术前心理护理我院小儿外科绝大多…  相似文献   

15.
文献中对包皮环切术均主张仔细结扎每一个小的出血点[1,2],以防术后出血和包皮血肿。但结扎线结易引起皮下结节、感染和不适。本院自1995~1997年在行包皮环切术时对其中514例采取不结扎止血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14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71岁,其中包茎203例,包皮过长311例。包茎以儿童为主,包皮过长以成人为主。合并龟头尿道炎132例,包皮垢石51例,尖锐湿疣23例,嵌顿性包茎15例。1.2 方法:514例病人均按手术学上的方法[1]…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包皮环切一期愈合,我们针对门诊包皮环切手术术后特点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注意事项与预后的关系等向患者解释清楚,通过对369例包皮环切术术前对每个病人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对本病的认识程度,家庭状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个性化护理计划,经过术后12天随访观察,愈合率100%均为一期愈合。因此,包皮环切手术不仅要有良好的手术技巧,还要进行围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中国商环(简称商环)包皮环切技术为例,男性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法: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手术标准化方案,我院通过两种手术方法:第一种术式为上翻包皮,放置结扎环,再复位包皮的方法.第二种为提起包皮,将结扎环倾斜塞入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的方法.对80例受术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4.70±1.31分.手术时受术者疼痛(VAS)评分0.24±0.59分,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术后感染0.7%、出血0.6%、伤口裂开0.6%和水肿4.89%.在发生出血和伤口裂开的受术者中无1例需要缝合.术后包皮创口完全愈合时间20.30±6.69天.受术者对术后外观满意率为98.4%.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方式易于标准化、手术时间短、术中疼痛轻、术后无需特殊护理、容易完整保留系带,并完全暴露冠状沟、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受术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圣大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82例。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手术时间短,微创,术中极少出血。术后切口部分裂开1例,感染1例,出血2例。随访1~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使用圣大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理想的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方式易于标准化、手术时间短、术中疼痛轻、术后无需特殊护理、容易完整保留系带,并完全暴露冠状沟、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受术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包皮环切手术的术式类型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卫生状况,促进阴茎发育,避免包皮垢结石形成与感染;使成人性交时间延长和性满意度提高,预防癌症和治疗性传播疾病.国人对包皮过长、包茎和炎症所引起的包皮粘连者,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或小儿加用基础或全麻下,行包皮环切术日益增多,目前,该种手术方法众多,术式各异.所以,根据手术医生习惯,结合受术者的年龄、婚否、包皮与龟头的局部情况等,科学选择相适应的术式尤为重要,才能使受术者达到卫生健康与自然完美的最佳效果.现将我院行包皮环切术所用的术式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包皮环切术后的换药技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1669例作为实验对象,对其换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085例,术后出血169例(15.58%),二次手术缝合止血12例(1.1%),水肿235例(21.66%)、伤口感染214例(19.72%).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7±2.8天.结论:给予患者包皮环切术后精心换药,能够减少病患痛苦,伤口愈合后外观美观,患者普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