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下端位置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成人脊髓下端的位置 ,以及根据坐高推算脊髓长度 ,确定脊髓下端的位置 ,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 在 10 0具成人尸体上 ,打开第 12胸椎至第 3腰椎的椎管后壁 ,观察脊髓下端的位置。同时测量坐高、脊髓长、身长等指标。并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结果 脊髓下端位置分布于第 1腰椎上部至第 3腰椎上部之间 ,多数位于第 1腰椎与第 2腰椎间的椎间盘。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 (男女合并 )为Y =0 4 8X - 0 2 8。结论 脊髓下端的位置变化较大 ,但多数位于第 1腰椎间盘。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胎儿脊髓脊柱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  张秀兰 《解剖学杂志》1998,21(3):229-232
用193例正常胎儿尸体观察测量了脊髓的全长、重量,体积,颈膨大,腰骶膨大及终丝等方面出生前的逐月发育值及的变化。在4个月时脊髓已脱离了骶管;出生时脊髓下端位于腰2 ̄腰3椎体间高度;硬脊膜囊下界位于骶1 ̄骶2椎体间高度;外终丝止点基本在尾1 ̄尾2椎体间;脊髓长与身长之比逐月下降,至出生前约为1/3;脊髓重与体重之比始终保持在0.1%左右,脊髓发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上述结果可为教学及临床提供基本的参考数  相似文献   

3.
所用材料是专供学生局部解剖的童尸60具(男33、女27)身长自52-128cm,并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所观测深部位保留完好,由作者直接解剖剥离,将胸腰段脊椎的椎板及骶中嵴两旁切除剪开硬脊膜,进行定点测定,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结果如下:一、脊髓圆锥下极位置与推骨的关系,脊髓下极位置不仅在小儿与成人有区别,同令者也有一定的差异。脊髓圆锥下极的测定点,由于脊髓圆锥乃逐渐移行于内终丝,故用肉眼严格地确定其界限并非易事。本文以尾神经根丝离开脊髓的平面下缘作为内终丝上端,即脊髓圆锥下界。儿童脊髓下界的位置观测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4.
胎儿脊髓节段与脊柱位置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个体发育年龄解剖学提供资料.方法 从胎儿背侧打开椎管,暴露脊髓,观察50例胎儿的脊髓节段与脊柱的位置关系.结果 各被观察脊髓节段下界的平均位置是:第4颈节平对第3颈椎(C_3);第8颈节平对第6~7颈椎间盘;第4胸节平对第3胸椎(T_3);第8胸节平对第7胸椎;第12胸节于对第10胸椎;第5腰节平对第12胸椎至第1腰椎间盘;脊髓末端在第2腰椎水平.结论 从胎儿到成人,脊髓下端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5.
骶骨常见变异有骶椎裂,第一骶椎腰化或第5腰椎骶化。作者在解剖教学中发现6块骶椎融合成骶骨变异1例,现报道如下。老年男性骶骨,呈倒置三角形,骶骨长14.2 cm,宽0.8cm。第1骶椎上关节面形似蚕豆,长4.3 cm,宽2.8 cm。6块骶椎相互融合成5对骶孔和5条横线。骶岬到第一横线的最短距离为3.1 cm。第1横线长2.9 cm,第2横线长2.5 cm,第1对骶前孔与第2对骶前孔的最短距离为3.1 cm。第3横线长2.4 cm,第2对骶前孔与第3对骶前孔的最短距离为2.6 cm。第4横线长2.4 cm,第3对骶前孔与第4对骶前孔的最短距离为2.6 cm。第5横线长2.1 cm,第4对骶前孔与第5对骶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4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前及术后的症状程度,对患儿的手术疗效做出评估。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28例手术治疗有效,手术总有效率为65.12%。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有无终丝紧张(P0.05)、手术方式(P0.05)及发病时间(P0.05)是影响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疗效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疗效受到有无终丝紧张、手术方式及发病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粘膜弥漫性炎症,好发于声门下部,又称"急性声门下喉炎".春冬季发病较多,常见于1-3岁幼儿,男性发病较多,发病率较成人低,但发生呼吸困难者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连地区健康成年女性骨密度及其峰值随年龄变化规律,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建立中国北方成人女性的正常骨密度值数据库积累数据.方法:采用定量CT技术测量分析大连500例汉族健康女性腰椎各椎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用三次回归模型拟合来描述.结果:大连地区女性成人腰椎骨密度平均值(156.4±12 09)mg/ml,平均峰值(167.16±4.90)mg/ml,出现在20~29岁年龄段.40~49岁腰椎骨量丢失有统计学意义,与前组比较平均骨量丢失10.38%; 30~39岁、50~59岁与前组比较,平均骨量丢失2.98%、 4.10%.第5腰椎在4个年龄组里,骨量丢失改变有统计学意义.大连地区20~59岁汉族女性骨密度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64.07±30.23)mg/ml.结论:大连地区汉族成人女性从40岁起进入绝经过渡期,腰椎骨量丢失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尸体解剖过程中 ,发现一例右髂总动脉分支位置异常的标本。为了积累变异资料和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现报告如下 :1.本例尸体 :男性 ,体长 16 6 cm,年龄约30岁 ,外观发育正常。2 .腹主动脉走行于脊柱的左前方 ,长2 0 .1cm,管径 1.5 cm,在第五腰椎体上缘分左、右髂总动脉。右髂总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后 ,走行于右下方 ,长 2 .2 cm,管径 1.2 cm,在第五腰椎体下缘即分为右髂内、髂外动脉。右髂内动脉管径 0 .5 cm,沿骨盆后壁走行进入骨盆腔后分为数支。右髂外动脉管径 0 .7cm,走行至右下 ,距发出右侧腹壁下动脉处其长度有 11.6 cm。左髂总动…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新疆作解剖时,发现一例汉族童尸,男,身长67厘米,具有双下腔静脉,现报道如下(图1): 1.右下腔静脉平第一骶椎右侧,由右髂内、外静脉汇合处起,沿脊柱右前方和主动脉右侧几乎垂直上行,至第一腰椎体右前方,与左下腔静脉汇合处止,长6.7厘米,宽0.5厘米。其前壁于第二腰椎体高度收右精索内静脉。其后壁平二、三腰椎体处收二、三右腰静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伴发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行脊髓拴系松解手术的治疗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82例脊柱侧弯伴发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和手术要点进行探讨,根据Hoffman功能分级、Kirollos松解分级、神经电生理结果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280例患者在显微镜辅助下行终丝切断术联合拴系松解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发生脊髓及神经严重损伤等并发症。187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 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结论终丝切断及粘连松解术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唯一手段,对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和行脊柱矫形术会使脊柱纵向延长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为下一步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打下良好基础。术前腰骶椎CT三维重建、MRI检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使用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量国人下腰段腰椎峡部裂直接修补螺钉的手术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国人应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适当的螺钉规格。方法:随机选取18至40岁成年人腰椎三维CT影像资料男女各4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第3、4、5腰椎3个节段确定以椎板下缘中点为理想进钉点,与峡部上下表面最凹陷两点连线中点所在线段止于同侧椎弓根上切迹骨皮质最凹陷处为理想钉道,测量所在矢状面进钉长度、峡部上径、下径、外径、进钉角度及水平面正中距离、冠状面外偏角度等手术相关参数,统计性别与节段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各节段间左右双侧各参数无差异,平均进钉长度第3腰椎35.79 mm大于第4腰椎34.74 mm、大于第5腰椎31.52 mm,平均外径第3腰椎6.98 mm小于第4腰椎7.52 mm、小于第5腰椎7.91 mm,平均正中距离第3腰椎9.26 mm小于第4腰椎10.64 mm、小于第5腰椎12.99 mm,平均外偏角第3腰椎7.23°大于第4腰椎6.41°、大于第5腰椎4.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节段头偏角度无差异。男性各节段进钉长度及头偏、外偏角度均大于女性。结论:峡部裂直接修补螺钉既定的理想进钉点与钉道适用于国人第3~5腰椎各节段的峡部裂解剖学特征,大部分研究对象适用4.5 mm直径的螺钉。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腰椎骨纤维管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例广西壮簇男性成人干骨腰椎的骨纤维管的出现及管的入,出口长征,宽径,长度作了测量及其所在椎体的位置作了观察。结果表明,随腰椎序数的增加,年龄的增长,骨纤维管的出现率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拴系合并末端脊髓空洞的临床特点,采用终丝切断造瘘的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并分析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例脊髓拴系合并末端空洞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的空洞均向远端延伸形成终丝空洞,其中空洞位于腰骶部6例、胸腰骶部4例、颈胸腰骶(全脊髓) 2例;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大小便功能和下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可合并脊柱侧弯、脊柱裂、脊髓纵裂和皮毛窦等其他神经管畸形。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采用终丝切断造瘘术,先游离并切断终丝,松解脊髓拴系,然后在切断的终丝末端做"V"型造瘘,达到引流脊髓空洞积水、防止空洞远端开口闭合的目的。根据脊柱裂神经功能量表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运动功能、反射和大小便功能,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分级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全部病例空洞明显缩小或消失,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空洞无复发。结论对脊髓拴系合并末端空洞的患者采用终丝切断造瘘的手术方式治疗,创伤小,效果良好,可有效避免空洞复发。  相似文献   

15.
徐强  于胜波  唐炜  隋鸿锦 《解剖科学进展》2009,15(3):290-293,297
目的探索健康成年男性骨密度及其峰值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建立中国北方成人的正常骨密度值数据库积累数据。方法采用定量CT技术和骨密度专用分析软件测量分析腰椎L1-L5椎体骨密度。结果大连地区成人腰椎骨密度平均值(197.27±23.71)mg/ml、峰值(212.60±7.08)mg/ml,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正常参考值(212.60±59.26)mg/ml;平均峰值出现在24-32岁,之后骨密度随年龄逐渐缓慢下降,48-50岁骨量丢失显著;其中L4椎体在20-59岁的各年龄段的骨量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比其他腰椎更具有年龄敏感性。结论大连地区汉族男性成人应从48岁关注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慢性限制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否伴有脊髓背角神经元和突触数量的可塑性变化以及帕瑞昔布干预的作用.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I组及帕瑞昔布组.术后28d取第5腰段脊髓作石蜡包埋切片,分别用尼氏染色和突触素的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神经元和突触,采用体视学新技术--光学体视框估计脊髓背角内神经元和突触的数量.结果:与对侧未手术侧相比,CCI组手术侧单位长度脊髓背角内的突触数及突触数与神经元数之比分别增加了86%、98%;帕瑞昔布组手术侧单位长度脊髓背角内的突触数及突触数与神经元数之比分别增加了78%、68%.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CCI组手术侧单位长度脊髓背角内的突触数及突触数与神经元数之比分别增加了78%、73%;帕瑞昔布组则分别增加了81%、71%.结论: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伴有脊髓背角内突触数量增加的可塑性变化,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对CCI致突触数量的增加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解剖学实验教学时,发现1例骶骨先天性发育异常,现报道如下.成年女性骶骨,由4块骶椎长合而成,前面观察,只有3对骶前孔,其第1骶椎上缘最宽处11.8 cm,第4骶椎下缘宽3.6cm.后面观察,只有3对骶后孔,骶管后壁缺如,完全开放,形成典型的骶椎裂.据有关资料报道,骶骨只由4块骶椎构成者占3.47%.同时合并骶椎裂者则极为罕见.骶骨的形态异常与骨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活体多伴有脊膜膨出,或脊髓发育异常,如能通过影像学技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会对神经系统的生后发育、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减少或避免神经源性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量老年人腰骶椎毗邻结构相关解剖学数据,为探究老年人第5腰椎~第1骶椎(L5~S1)轴向融合术(AxiaLIF)手术通路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防腐固定、血管灌注的老年人骨盆段标本,解剖骶前间隙,观察骶前筋膜层次、骶前血管和盆内脏神经等,测量4对骶前孔间距和盆内脏神经的相关解剖数据。根据Marotta方法,2种通道模拟L5~S1AxiaLIF手术置入导针,测量导针在骶前间隙中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导针从尾骨尖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74.4±11.9)mm和(169.8±12.3)mm;导针下缘到盆内脏神经的最短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5.1)mm和(26.4±5.5)mm;导针从尾骨切迹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的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55.2±10.6)mm和(153.0±9.5)mm;导针下缘到盆内脏神经的最短距离,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6±2.8)mm和(18.9±3.8)mm;两侧的盆内脏神经长度,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1±2.4)mm和(23.3±3.2)mm。结论:根据解剖和AxiaLIF模拟测量数据,导针从尾骨切迹到第5腰椎上皮质中点通道符合老年人骶前间隙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53岁。腰部不适7月余来诊。查体:脊住外观无畸形,腰骶部中线区皮肤浅凹,局部无色素沉着,腰椎活动度略受限,双下肢感觉及运动正常,二便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腰部CT发现腰骶椎序列欠光滑,椎体边缘骨赘形成第腰椎水平间盘可见膨出并可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的重尸180具,分为六个组.分别测量了小儿上肢动脉干各段的长度和起始部外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初步得出从初生到青春前期各生长发育时期小儿的上肢动脉干长度和外径的系统资料,填补了有关方面的空白.其结果表明:1.小儿上肢动脉干的长度和外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组间差有显著性意义,并与成人资料相衔接,2.两侧锁骨下动脉长度和外径的均数存在侧差,左侧锁骨下动脉较右侧锁下动脉长(左:右=1 .25:1),较右侧锁骨下动脉稍细(左.右=1:1.04);3. 左、右两侧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长度和外径均数相差无几,t检验无显著位差异,两侧基本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