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紧急避孕知识的普及及服务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紧急避孕是除了常规避孕方法外,降低意外妊娠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还未受到人们包括医生的足够重视,医生不作紧急避孕宣传,甚至存在偏见,普通人群对紧急避孕的认识更是有限。目前已有一些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为了提高人们对紧急避孕的认识,进一步降低意外妊娠,需要加强大众传媒对紧急避孕的宣传,建立健全紧急避孕服务网络,包括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使更多的地方提供紧急避孕服务。  相似文献   

2.
紧急避孕是指在未防护性生活或觉察到避孕措施失败后72小时内服用淄体激素药物或5天内防止含铜宫内节育器。以防止以外妊娠采用的一种补救措施,目的是防止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率.近年来,经过宣传推广,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晓率有大幅提高,但乡村人工流产率及药物流产率仍居高不下,多数人只知道意外妊娠来求医生帮助,而不知道在避孕失败后还有紧急避孕措施可以避免妊娠_因此推广乡村紧急避孕是保护妇女生殖健康,降低人工流产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驻军已婚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现状。方法:对甘肃省河西驻军2064名已婚妇女进行紧急避孕知识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避孕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是人工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紧急避孕知晓率及使用率低。结论:加大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广紧急避孕技术,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对产后妇女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能否降低产后意外妊娠率,从而明确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在临床上有无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接纳2000例产后妇女,教育组(1002例)接受常规产后避孕教育,教育+药物组(998 例)除接受常规教育外事先提供3次剂量的10mg米非司酮。两组妇女均在产后16周、32周和52周接受电话随访。结果:产后1年内教育+药物组妇女服用紧急避孕药物的人数较教育组多,但两组产后1年内的意外妊娠率无显著差别;两组妇女的避孕模式基本相同。结论:对产后妇女事先提供紧急避孕药不能显著减低意外妊娠率,在临床上更应加强对产后妇女的避孕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紧急事后避孕是指无避孕或避孕措施失败的情况下,几小时或几天紧急避孕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是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参加全国“米非司酮和复方双炔失碳酯紧急事后避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比较研究”课题同时,在1997年1~10月对518例需要紧急事后避孕的妇女使用米非司酮25mg和复方双炔失碳酯7.5mg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目的是探索米非司酮合并复方双炔失碳酯用于紧急事后避孕的最低有效剂量,结果疗效可靠,副反应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女生避孕知识及对意外妊娠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避孕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蚌埠医学院326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对妊娠的认识、避孕知识及紧急事后避孕、对意外妊娠的担心和处理意愿等.结果 在326名女生中,分别有91.72%,76.07%,76.38%对妊娠的主要表现、早期预警及早期诊断有较好的认知.但对避孕相关知识(月经周期中最易受孕的时间、偶尔性交能否怀孕、避孕方法)及实际运用认知并不高.被调查对象中只有23.00%会计算安全期,13.50%意愿采纳避孕药避孕.一旦遭遇意外妊娠,83.74%担心的问题是流产(流产的危险48.77%、流产并发症34.97%),其中一半以上选择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是流产(人工流产31.90%,药物流产23.62%),意外妊娠后主要求助于家人(41.72%)和同学(26.07%),71.47%认为意外妊娠对心理有伤害,而对意外妊娠造成的远期影响如妇科炎症、不孕症认识不足.结论 护理专业的女生避孕知识有待提高,意外妊娠相关认知需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非意愿妊娠妇女,紧急避孕知识水平、态度和相关因素。方法 以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全县10个乡镇,在计划生育服务站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面对面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紧急避孕知晓率27.10%;如果知道在无避孕措施的性行为或避孕套破裂,72h内可以用紧急避孕药来防止妊娠,有91%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使用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知识率9.2%,紧急避孕态度率91%;紧急避孕知识、文化程度和流产次数等是采用紧急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结论 为提高农村妇女紧急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重点要做好对紧急避孕安全性、有效性和正确使用时间的宣传指导,提高紧急避孕措施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开展紧急避孕服务保护妇女身心健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紧急避孕是避孕失败的一种有效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率,对保护妇女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我国紧急避孕服务尚不普遍,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信息不足及缺乏可行的措施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以报纸为主要媒介的科普宣传后要求紧急避孕咨询和服务的人数明显增加,提示加强宣传是开展紧急避孕的基本措施。据统计,在加强宣传的四个月中,咨询电话的数目多达6000余次,1995年9月~1996年8月共为1000例妇女提供了紧急避孕服务,反映出群众对紧急避孕服务的迫切需求。建立热线电话也是便利群众和加强宣传的有效措施。在提供紧急避孕服务时根据紧急避孕服务使用者的特点,尊重其隐私权。对紧急避孕服务的咨询要点是,应说明所提供的紧急避孕服务方案的效果(失败率),可能的副反应及对下次月经的影响,对采用药物紧急避孕的妇女要强调本周期内用药后的避孕,并对今后常规避孕给予切实的指导。对进一步开展紧急避孕的建议包括:加强临床研究、筛选优选方案及促进紧急避孕获得性;以引入性试验方式推广紧急避孕服务及呼吁媒介加强对紧急避孕服务宣传等。  相似文献   

9.
纪爱华 《职业与健康》2001,17(7):108-108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避孕或避孕方法失败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防止受孕的补救措施。虽然此补救措施不能替代常规的避孕措施,但其在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从1999年5月至今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紧急避孕30例,经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0例患者均为在妇幼门诊就诊的莱钢女职工和家属,要求紧急避孕或在应用常规避孕措施失败后72 h以内的,要求采用避孕补救措施,以防止意外妊娠的健康妇女。 选择标准:①本周期内仅有1次无保护性性交;②以往月经规则(21~30 d);③无使用米非司酮忌症;④近3个月内未使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药物;⑤同意按时随访,并愿意在月经复潮前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为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而采用紧急避孕,已成为当今国内外计划生育和生殖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我们对性交未超过72小时,要求紧急避孕的200名妇女,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mg,或口服左炔诺孕酮1.5mg,进行随机对比观察,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月经周期等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明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5):461-462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避孕或觉察到避孕失误的情况下,于几小时或几天内采用的防止意外妊娠的短效补救措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应用较多的有口服紧急避孕药物和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IUD)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对要求紧急避孕的就诊妇女采用了口服左炔诺孕酮或米非司酮及IUD等3种方法,现就这3种方法的有效性、可接受性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选择2 0 0 2年1~1 2月来该院就诊的、要求紧急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30 0人,对其进行避孕方法介绍后,由妇女进行知情选择,然后分为3组,每组1 0 0人,分别采用口服左炔诺孕酮、米非司酮及IUD …  相似文献   

12.
非意愿妊娠对妇女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报道在美国每年有350万例非意愿妊娠,其中75/可以通过紧急避孕方法预防〔1〕。紧急避孕是指妇女在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  相似文献   

13.
425例人工流产妇女的妊娠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妇女发生妊娠的原因,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方法的使用情况,寻找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的对策。方法选择2004年12月~2005年10月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425例妇女,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由专业医生对其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填写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5例妇女中,227例未采用任何避孕方法而致意外妊娠,194例因使用避孕方法失败而致意外妊娠。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使用避孕套失败97例,安全期计算失误35例,使用紧急避孕方法失败25例。在104例未婚人工流产妇女中有83例年龄≤24岁,占79.81%。结论应加大对人工流产危害性和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紧急避孕方法;在未婚青年中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性知识和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以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帮助人们更全面、科学地认识避孕,本刊特邀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的权威专家们分析总结了人们对避孕认识的10个误解,并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广大育龄人群走出避孕误区,科学避孕,避免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带来的健康伤害。  相似文献   

15.
推广紧急避孕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紧急避孕的推广使用可以大大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在推广紧急避孕方面尚存以下三方面主要问题。(1)提供紧急避孕服务的部门或机构和接受服务的对象对紧急避孕知识和方法知之甚少。(2)可采用的紧急避孕方法和措施极为有限。(3)有关部门在提供紧急避孕服务时态度极不积极、主动。有关的机构或部门,有责任对广大育龄妇女传播和讲授紧急避孕效果和方法,并在她们需要的时候提供该项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岛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心理和行为等情况,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青岛市2012年5~8月因意外妊娠来院进行流、引产或生育的未婚女性进行心理、行为、避孕知识等因素的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AS软件进行卡方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未婚女性1 1 12例,有34.35%的女性认为是被诱惑发生性行为导致意外妊娠,69.06%认为社会性文化开放导致未婚性行为,71.67%未婚女性认为缺乏避孕知识而造成意外妊娠,48.29%女性因未避孕而妊娠,其中73.29%认为不可能妊娠而未采取紧急避孕措施.不同年龄组对未婚性行为的看法无差异.年龄越小,未避孕的比例越高,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流产组和生育组对于妊娠的第一感觉和流产危害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各组间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了解越全面(P<0.01).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现居地(农村→镇街→市区)、贞操观念、是否缺乏紧急避孕知识组间妊娠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岛市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欠缺,被诱惑发生性行为情况较严重,应加强性道德、生殖健康、避孕知识的教育,减少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育龄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确定有关方面的工作重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到广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进行自填式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60名育龄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0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妇女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获知途径是书籍杂志(占34.63%)、朋友(占34.33%)、广播电视(占10.45%)等;采用过紧急避孕措施者占38.61%;调查对象紧急避孕知识的需求相当普遍(占76.11%),她们认为最可靠的知识来源是医疗部门,很希望得到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指导。结论广州市育龄妇女对紧急避孕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大对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并提供个体化咨询服务,以降低妇女非意愿妊娠的发生,宣教和服务的重点对象是未婚、文化程度较低的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8.
黄萍 《中国校医》2000,14(3):235-235
据有关报道,全世界有800-3000万次妊娠是由于避孕失败或未能采取避孕措施而造成的,其中500万非意愿妊娠采用人工流产终止。在不发达国家每年约20万妇女死于人工流产;在我国人工流产是合法而安全的,但人工流产率还很高,其中主要原因是避孕失败,占50%-60%,未采取避孕措施占25%-38%[1],而紧急避孕至少可以避免50%-70%的非意愿妊娠。所以为了减少人工流产,在提高节育率确实落实避孕措施的同时,必须积极开展紧急避孕方法的宣传。紧急避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但科学的避孕方法始于本世纪60年代,紧急避孕措施的应…  相似文献   

19.
紧急避孕(EC)是指能在无防护性生活后防止妊娠的避孕方法,包括:特殊剂量的常规口服避孕药和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紧急避孕可防止非意愿妊娠,从而成为是一种简便、安全,而且有效的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云南保山地区利用产后 42 d母婴保健时 ,对足月活产妇女 2 47例 (干预组 )自 42 d开始及早提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提高对生殖健康认识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观察避孕措施预防产后意外妊娠的效果 ,并与对照组 6 5例比较。结果 :干预组、对照组避孕率分别为 96 .7%、 5 6 .9% ,妊娠率为 1.6 %、 2 1.5 % ,经 χ2检验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0 1)。提示 :产后 42 d初访时是提供避孕宣传咨询的良好时机 ,及早对产后妇女实行以知情为目标和避孕节育全程的优质服务 ,将会使妇女自觉地、知情地实行计划生育 ,提高避孕方法的可接受性和避孕效果 ,从而减少意外妊娠 ,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