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摸索建立石景山区药店监测系统的方法以及对传染病早期预警的意义。方法通过报表的方式收集监测药店每日药品销售情况,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退热药每日平均销量为84包装,止咳类药为2包装,止泻类药为2包装,抗菌素类药为11包装。药品销量随季节变化上下波动。结论药品销量监测可作为居民患病情况的指标,药品销量监测系统对传染病早期预警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石景山区药店监测系统进行评价,探讨药店监测系统对传染病早期预警的意义。方法通过对药店销售量和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止泻类药品销售人次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感冒退热类药品和抗菌素类药品日销售人次与流感样病例发病数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药品销量监测与传染病发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药品销售对传染病发病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一个基于多数据源的症状监测与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方法选择医院、学校、宾馆和药店4类监测点,对已有的数据采集传输渠道进行修改、完善,实现监测数据每日自动化、电子化采集和传输,形成症状监测数据库,部署CUSUM模型和固定阈值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实现自动预警,即时发布预警信号。结果系统持续运行了184 d,共采集数据近60万条,发出预警信号约800个,发现疾病聚集性事件11起,均得到及时响应与处理,未发展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症状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运行顺利,为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供了公共卫生保障,可在今后国内开展的类似大型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症状监测作为临床病例的一个补充,是对传染病早期预警的有效方法,且数据上报的总体质量较好。本研究通过对法定报告肠道传染病和社区腹泻药物销售情况的各项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辖区肠道传染病疫情进行预警预测。方法选取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作为监测点,2016-01-01-2018-12-31对新兴街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有药店开展社区腹泻药物销售量监测,每日收集腹泻相关药物的销售情况;由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肠道传染病发病数;采用3周移动平均方法对社区腹泻药物销售数据与同期辖区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天津市和平区2016-2018年共监测腹泻药物销售总量为27 055人次,其中药店销售量为23 671人次,占87.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销售量为3 384人次,占12.5%;同期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为2 115例,其中细菌性痢疾321例,伤寒/副伤寒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 791例;监测发现社区腹泻药物销售量高峰出现在每年的6~8月份,肠道传染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发季为每年的6~9月份。通过3周移动平均法分析可知,社区腹泻药物销售数据高峰比同期肠道传染病发病数高峰提前1周,对肠道传染病发病数与提前1周的腹泻药物销售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S=0.612,P<0.001。结论肠道传染病发病数与提前1周的腹泻药物销售量存在相关性,社区腹泻药物销售量可提前1周对肠道传染病进行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5.
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增多,提高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疾病监测系统在症状报告和疾病的最后诊断之间通常存在一段时间的滞后期,为提高疾病或疫情的早期预警能力,症状监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以广泛应用。作为症状监测的一种,药品销售监测已开始在国外应用。虽然药品销售监测还存在某些问题,但国外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对药品销售量进行监测可能会比传统的监测系统较早发现疾病的存在。目前,国内借助药品销售监测来预警疾病的应用较少,而且未能将药品销售监测与其他症状监测较好地结合,有关数据种类与来源、分析方法、信息反馈和评估体系等内容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已有的流感监测数据制定福田区流感监测基线和预警曲线,进行早期预测。[方法]采用2005~2009年两所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监测数据(ILI%),通过统计分析制定基线和预警曲线。[结果]福田区流感基线值为4.10%,预警值为7.95%,警戒曲线反映的异常波动与2010年实际的暴发疫情及病原分离结果相一致。[结论]福田区的流感监测预警曲线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能对流感疫情进行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7.
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是根据应对生物恐怖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公共卫生监测方法,数据来源广泛[1],可用于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2-3].其中非处方药物(over-the-counter,OTC)销售监测由于具有及时、详细、数据易获得等优点[4-5],越来越受到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国内外对OTC药物销售监测的早期预警意义尚未统一,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探讨.现对近年来OTC药物销售监测在公共卫生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章洁  徐蕾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3):120-122,130
[目的]建立上海市长宁区重点传染性疾病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探索数据采集、阈值建立、异常信号识别的方法与机制。[方法]选择医院、学校作为监测点,以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菌痢、霍乱、感染性腹泻、麻疹、水痘、手足口病和乙脑为监测目标疾病,开展相关症候群监测。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计算各症候群的预警阈值。[结果]设计开发了"重点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具有症候群信息采集、数据导入、预警参数设置、每日预警值计算、异常自动预警、异常信息报告、预警数据查询、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结论]通过研究,开发了一套电子数据源采集和自动分析预警的软件,形成了系统数据采集、阈值建立、异常信号识别的一套方法与机制。所建立的"重点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系统"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症状监测,对于增强传染病预警预测水平,及早发现疫情爆发苗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保健》2020,(4):31-31
2020年2月20日零时,朝阳区退烧止咳类药品销售信息填报系统正式运行,为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动态的数据支撑。记者了解到,2月12日起,北京市对于前往药店购买治疗发热、咳嗽类药品的消费者进行实名登记,用于疫情的防控监测。朝阳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药店销售加强引导、基层监管全力保障、专业科室统一指导、工作专班监察落实“四步工作法”,确保辖区药品零售企业退烧、止咳类药品销售情况统计工作做到精准、可追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药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非处方(OTC)药物销售与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就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监测应用流感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 - 2019年8月31日广州市内36家连锁药店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数据、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监测数据。应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判定流感是否进入流行高峰期。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内对OTC药物销售比例与ILI就诊比例(ILI%)进行互相关分析。结果 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比例为3.16%(1.69%~5.96%),其中,中成药销售比例(2.68%,1.29%~5.20%)高于西药(0.48%,0.25%~1.08%)。OTC药物销售呈季节性波动,存在冬春季(12月 - 次年4月)与夏季高峰(7月)。观察期间,流感共出现6个流行高峰,与相应时期药物销售高峰期相近似。互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至2018 - 2019年冬季,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内,OTC药物销售比例与ILI%存在强相关性(r:0.56~0.92,P<0.05);在流感冬季与冬春季流行高峰期内,药物销售比例与提前1周的ILI%相关系数最高(0.692,0.937,0.786,P<0.05),在春夏季流行高峰期内与同期或延后1周的ILI%相关系数最高(0.693,0.762,P<0.05);2019年春夏季高峰期时药物与ILI%呈负相关( - 0.802,P<0.05)。结论 药店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监测应用于流感监测与早期预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移动平均数在金华市痢疾疫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跃强  庞志峰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0):1809-1810
[目的]通过探讨传染病疫情预警和预测方法,摸索移动平均数在我市痢疾疫情预警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痢疾发病基线数据收集整理,计算发病基线的2周期移动平均数,计算得的基线数据、预警值、2006年痢疾实际发病数作为控制图的3个数据系列绘制线图.[结果]按周痢疾发病例发病情况进行移动平均数法拟合检验.K-S检验水准可认为我市的痢疾疫情资料符合移动平均分布.[结论]在传染病监测预警分析中,目前一般以周为单位,步长采用2为宜.以日为单位时,可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疾病发病趋势.最好利用移动平均数进行长期趋势的分析.移动平均数能够消除季节性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它还能减少一些造成短期趋势波动的突发事件对调查结果的干扰.故该方法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2.
症状监测是根据应对生物恐怖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公共卫生监测方法,药店销售监测是症状监测的一种。在传统公共卫生监测尚未监测到疾病的发生之前,药店监测已经可以发现疾病存在的信号。多数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有季节性高发的特点,药品销量时间趋势也存在随季节波动的特点。为探讨季节因素是否对药品销售量有影响,气温因素是否是药品销售变化的混杂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为深化流感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建立广州大学城发热症状监测系统,收集汇总10所高校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数据,对预警信号进行排查与处置。结果 2008-2010年广州大学城流感样病例就诊率为0.96%~16.39%,平均为4.10%,在每年的6-7月形成活动高峰,与全市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显著相关(r=0.697,P<0.01)。发出预警信号49个,确定流感暴发13起。采取控制措施后13起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为1~6 d,中位数为4 d,每起疫情发病8~21人,全部被控制在原发班级或宿舍内。结论广州大学城学生发热症状监测系统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疫情的早期预警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近5年无锡市扩大流感监测后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探索无锡市流感流行预警阈值。方法 对2013-2017年流感年无锡市4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和病原学监测资料及网络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流感病毒最高阳性检出率的30%作为流行判断标准,以确立预警基线。结果 2013-2017年流感年无锡流感流行高峰在1、4、8、12月,70%~90%ILI为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ILI的年龄构成与流感流行季节类型有关。无锡地区ILI就诊百分比基线值为5.43%,其灵敏度达到50.52%。暴发疫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次年1月和3月(76.92%),83.33%的疫情发生在中小学,B型Yamagata是引起冬春季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结论 无锡地区存在冬春、夏季流感流行高峰,采用历史基线5年的核酸阳性率高值30%作为流感流行的标准计算相应的ILI预警基线值能起到流感暴发疫情早期预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PDCA循环理论流程,通过数据汇总法以及处方分析法对医院药品消耗金额、数量、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分析,利用行政、技术、经济、医疗等多元化的干预驱动手段,对医院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建立常规、有效的医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系统和超常预警干预模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我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体系更好的运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理界定我国短缺药品监测预警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实现监测预警目标过程中拥有的"资源"及影响监测目标实现的"阻力"。结果:我国短缺药监测预警体系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患者等,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阻力"。结论: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妥善解决各利益相关者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建立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带来理想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下简称:疫苗接种率)监测预警方法,分析监测预警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为持续提高疫苗接种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获得的数据,使用Excel2010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并调用部分常用函数,通过设定疫苗接种率预警值,实现对疫苗接种率的适时预警。结果利用Excel2010电子表格可实现对疫苗接种率的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方法简单宜用;预警实施3年来,召陵区疫苗接种率水平得到稳定提高。结论利用Excel2010电子表格对疫苗接种率监测预警方法简便,预警实施提高了疫苗接种率;设定疫苗接种率预警值要适当,避免"过度"预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症状监测在湖北地区传染病预警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湖北省2个县的209个监测机构实施情况和287名数据上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症状监测系统实施以及探测暴发性疫情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基于多数据源的症状监测系统 ISS 成功建立,所有监测点都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支持该系统的运行;且近90%的数据上报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意愿利用此系统完成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数据上报的总体质量较好,并在系统运行期间成功预警3起暴发性疫情。结论症状监测能顺利开展,并可应用于传染病预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基于医疗机构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机制,实现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目标症状的实时监测、快速预警、迅速鉴别以及闭环管理。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确认目标疾病和症状,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基于时间序列数学模型的症状预测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搭建症状监测预警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结果以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为目标,通过科学选取目标疾病和症状,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各院区2013—2019年的门急诊患者就诊信息为数据来源,构建了基于医疗机构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模型和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可实现目标症状的实时监测预警、可视化展示和患者核心数据快速获取和异常数据的及时甄别。结论华山医院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及闭环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未来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方面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钱燕华  石平  何恩奇  邵洁  孙纳  祖荣强  孙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78-3680,3682
目的利用已有的非典预警及流感样病例两个症状监测系统,建立无锡市流感监测预警基线值,评价其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的早期预警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无锡市非典预警数据及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2009年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两个系统和不同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早期预警的效果。结果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ILI%)自出现首例输入性病例前1个月就出现上升趋势;非典预警监测系统中发热呼吸道病例门诊就诊率高于2007、2008年同期水平(P﹤0.001),在出现本地病例前1周就出现上升趋势。控制图法显示,2009年流感疫情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不同阶段流行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两个监测系统2009年预警信号和实际甲型H1N1流感疫情基本吻合;移动平均回归法预警甲型H1N1流感暴发较控制图法在流行时间上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