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荧光法测定奥硝唑片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奥硝唑片的荧光分析法。方法采用铁-冰醋酸还原体系,将奥硝唑还原后,在激发波长355 nm、发射波长412 nm处测其荧光强度。结果奥硝唑浓度在1.0×10-6~2.0×10-4mol.L-1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D=3.52%,检出限达1.09×10-7mol.L-1。结论所建方法测定奥硝唑片剂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与DNA的相互作用和结合方式,从光谱学的角度考察芦荟大黄素的潜在基因毒性。方法采用荧光共振散射手段检测1.0 ml的0.756×10-5 mol/L DNA溶液分别加入0.5、1.0和1.5ml的1×10-4mol/L芦荟大黄素溶液,30 min后图谱的变化,并与相同条件下1×10-4 mol/L EB比较。选择480 nm激发波长,扫描纪录495~650 nm波长范围内1.00 ml 1×10-4 mol/L芦荟大黄素溶液加入一定量的DNA溶液后的荧光发射光谱,并通过荧光加强型理论公式计算结合常数。结果芦荟大黄素与DNA在308和537nm处有较强的共振散射峰;芦荟大黄素在545 nm附近有荧光激发峰,其强度随着DNA浓度增大而增强,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芦荟大黄素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43×106 L/mol。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芦荟大黄素与DNA之间存在着嵌插作用,具有潜在基因毒性。  相似文献   

3.
Al-桑色素二元络合物的荧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的黄酮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 Tris-HCl缓冲液中 ,桑色素和 Al3+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 ,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3 65 nm和 499nm时测定该二元络合物的发射荧光强度。发射荧光强度和桑色素的浓度在 4.0× 10 - 8mol.L- 1~ 4.0× 10 - 7mol.L- 1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 Y=4.5 65 89+ 4.81919× 10 7X(mol.L- 1 ) ,相关系数 r=0 .9994。该方法准确 ,灵敏度高 ,并且成功的运用于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回收率为 10 8.2 4%和 10 8.77%。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荧光素钠静脉注射液的制备,并就注射液的荧光强度与浓度、酸度、荧光激发波长、某些离子间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制备工艺科学合理,产品质量好,注射液的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显影清晰度可与美国产品相媲美,而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荧光素钠水溶液的浓度在1.4×10~(-5)~1.8×10~(-5)mol.L~(-1),PH值介于8~9之间受最大荧光激发波长(489nm)激发后,所产生的荧光强度最强,一些重金属离子强烈地影响着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抗癌药物五氟尿嘧啶用不同的药物载体制成的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分布。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包裹钙黄绿素的纳米粒的钙黄绿素量,选择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5nm,513nm,测定小鼠组织中的钙黄绿素荧光强度。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C=0.4935I+0.9879(R^2=0.9998),浓度在1×10^-7mol/L-1×10^-6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抗癌药物的靶向载体叶酸偶联白蛋白靶向性优于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快速、灵敏的荧光法用作利血平原料和其制剂的常规分析。本法是利用三羧酸六胺合高钴(HCTC)作氧化剂,在醋酸溶液中氧化利血平,产生黄绿色荧光物质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20nm处,利血平浓度在0.01~0.24μ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仪器:Aminco-Bowman J 4-8960型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发射狭缝5nm,强度三级,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370、420nm。试剂:5×10~(-3)MHCTC标准液的制备:HCTC3g加水1000ml(以碳酸氢钠饱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稀土离子络合物作为荧光探针测定血清中的磷脂及荧光增强的机理。方法:在pH8.0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土霉素可以和铕离子生成二元络合物,从土霉素到铕离子发生能量转移,发射出铕离子位于612 nm处的特征荧光。加入磷脂后,磷脂同样可以把能量转移给铕离子。结果:铕离子位于612 nm处的特征荧光强度显著增强,且增强的荧光强度与加入磷脂的浓度成正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量的线性范围为4.00×10-7~1.00×10-5mol.L-1,检测限为2.60×10-7mol.L-1。平均回收率为98.2%~103.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较好的避免共存物质的干扰,并被成功地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磷脂的测定。测量结果与临床上常用的以钼蓝为显色试剂的分光光度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盐酸苯海拉明及注射液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了盐酸苯海拉明片剂及注射液的含量,以0.01mol/LHCl溶液为溶剂,激发波长260nm,发射波长288nm。在0.5-20.0μg/ml范围内浓度C和荧光强度F呈良好线性。片剂和注射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50%和100.3%,RSD0.41-0.85%。  相似文献   

9.
刚果红褪色光度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条件下 ,刚果红 (CR)与硫酸阿米卡星 (AMK)反应 ,生成离子缔合物 ,使刚果红溶液褪色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 5 6 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为 2 .6 1× 10 4 L/ (mol·cm) ;硫酸阿米卡星的浓度在 0~ 1.7× 10 - 5mol/ L 范围内 ,遵从比尔定律。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硫酸阿米卡星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铝(Ⅲ)-莫西沙星体系的荧光特性及莫西沙星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X)的含量.方法 基于在pH6.0的缓冲溶液中,铝(Ⅲ)对莫西沙星的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了铝(Ⅲ)增敏,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莫西沙星的新方法.结果 将该方法用于MXFX片剂的测定,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4%,RSD=1.04%,检出限为7.9×10-10 mol/L.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1.
张涛  毕小平  孔杰娜  谢茵  张凯  金伟 《中国药房》2012,(39):3721-3723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浓缩丸中总三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山楂浓缩丸中总三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显色剂的用量、水浴温度、显色时间进行了考察。结果:熊果酸检测浓度在3.313×10-3~16.560×10-3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RSD=2.6%(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良好,可用于山楂浓缩丸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及其制备工艺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青蒿素与过氧化物酶间的作用关系,建立青蒿素荧光检测方法。方法:以吡罗红B为指示剂,用荧光降低法研究青蒿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相互作用。结果:青蒿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之间的催化反应米氏常数Km为2.72×10-5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74×10-4mol/(L·s),催化常数Kcat为24.27s-1。反应作用位点分别是青蒿素内过氧基团与酶中心离子Fe。该反应可用于对黄花蒿药材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测定工作曲线为c=0.1684?F-0.8143(cartemisinin单位为1.0×10-7mol/L),相关系数r=0.9965,3σ检出限为3.58×10-8mol/L。结论:青蒿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之间的作用具有酶与底物反应的特征,该特征反应可用于对黄花蒿药材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大鼠体内槲皮素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0只大鼠(雌雄各半)灌胃给予槲皮素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血药浓度,以山柰酚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缓冲液(0.1 mol/L NH4AC+0.3 mmol/LEDTA-Na2)-乙酸=(60∶40∶1,V/V),色谱柱为迪马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测定波长为370 nm,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槲皮素血药浓度线性范围是0.01~50μg/mL(r=0.999 9),定量下限为0.01μg/mL。低、中、高(0.05,5,25μg/mL)3个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97.2%~103.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大鼠灌胃给予槲皮素50 mg/kg后的最大血药浓度为(2.033±0.41)μg/mL,达峰时间为0.5 h,t1/2ke为(4.17±0.64)h,0-∞药时曲线下面积为(6.77±0.80)μg/(h.mL)。结论方法专属性高,准确、灵敏,可为今后槲皮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结果:在△λ=15 nm时,牛蒡子苷对BSA的荧光具有规律性增强作用,最大发射波长蓝移,表明牛蒡子苷的加入影响了BSA中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用荧光效应增强方程计算它们在298 K、310 K和318 K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K1=7.899×104 L/mol、K2=5.962×104 L/mol和K3=3.903 × 104 L/mol,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H=-26.874 kJ/mol,△S分别为3.601、4.737、3.395 J/(mol·K),△G分别为-27.940、-28.340、-27.951 kJ/mol.结论:牛血清白蛋白与牛蒡子苷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检测含巯基的化合物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半胱氨酸作为含巯基的模型化合物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进行衍生化反应,得到半胱氨酸浓度与衍生物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然后将该反应应用到青霉素V钾降解产物的检测。采用Hypersil ODS2(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60:40)流动相为,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23nm。结果:半胱氨酸在5.7143×10^-5~2×10^-4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3),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2.94%(n=4),所测青霉素V钾降解产物中巯基化合物的浓度为1.4069×10^-4mol/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可用于巯基化合物检测与抗生素降解产物中巯基化合物的代谢与降解的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叶豆丹  严铭铭  赵爽  邵帅  万志强  展月 《中国药房》2011,(39):3695-3696
目的:建立测定小飞蓬总黄酮(总黄酮含量为76.52%)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进样量均在0.52~1.17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9);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3%、96.57%和97.33%,RSD分别为1.44%、0.80%和1.72%(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有效控制小飞蓬总黄酮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兰水  梁纪军  刘永芬  张丽  王玮 《中国药师》2010,13(12):1753-1754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总黄酮中木犀草素、槲皮素和阿亚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ONEX Acclaim 120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68:32:0.8)为流动相A;以甲醇-水-冰醋酸(100:2:0.8)为流动相B,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56nm。结果:木犀草素、槲皮素和阿亚黄素分别在19.2~96.0、22.3~111.6和24.8~124.0 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回收率分别为98.5%,98.8%和98.0%。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裸花紫珠总黄酮中木犀草素、槲皮素和阿亚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齐慧丽  盖轲  马东平 《中国药房》2014,(42):3975-397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地测定人尿液中尿酸(UA)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在碱性条件下,UA可以选择性地猝灭抗坏血酸与荧光素-表面活性剂-铜离子混合物产生的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直接测定人尿液中UA含量的方法。反应试剂的浓度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0.5mol/L、荧光素5.0×10-4mol/L、铜离子1.0×10-4mol/L、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5.0×10-3mol/L、抗坏血酸25mg/L,主泵(P1)、副泵(P2)流速均为2.5ml/min,光电倍增管负高压为800V。结果:UA的检测质量浓度在0.12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检出限为3.3×10-2mg/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3%,精密度RSD为1.2%(n=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为尿液中UA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建立参茶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色谱柱为Optimu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于360 nm波长处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在0.23.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芦丁在0.002 90.029 5 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丹参酮ⅡA和芦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7%、99.21%,RSD分别为0.337%、0.353%。三个批号的参茶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和总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1.92μg·g-1,25.22 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参茶软胶囊及其类似产品中丹参酮ⅡA和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