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观察45例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纤颤(室颤)患者,长期服用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的效应。男37例,女8例。年龄21~70(平均51.5±12.5)岁。患者中冠心病30例,心肌病12例,房间隔缺损1例,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属原发性心律失常。乙胺碘呋酮治疗前,室速或室颤的发作史已有1~120(平均14.9)月,每例患者均用过奎尼丁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分析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11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局灶性房速,对其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无冠窦房速大多为女性,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远端,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无冠窦内标测最早激动等于或早于希氏束远端,局部电位特征为大A小V(或大V),无希氏束电位,11例患者无冠窦内放电均在8秒内终止心动过速,均无并发症,无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2±5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主动脉无冠窦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长期随访这类房速射频消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一组起源于三尖瓣环(TA)游离壁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7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房性心律失常,对其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三尖瓣环房速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程序刺激诱发(4例)或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自发(3例)。三尖瓣环房速有独特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所有患者I,aVL导联P波直立,TA11点起源房速II,III,aVF导联P波直立;TA9点起源房速II,III,aVF导联P波低幅直立;TA7点起源房速II,III,aVF导联P波倒置。TA11点起源房速胸导V1导为负向,V2~V6导P波逐渐移行为正向。其余部位TA房速V1~V6P波均为负向。7例患者均消融成功,随访12月均无房速复发。结论三尖瓣环房速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和房内激动顺序,长期随访这类房速射频消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60年代以来,利多卡因广泛用于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原发性室颤(VF)。随机对照实验(RCT_s)研究表明,应用利多卡因者VF发生率降低35%(RR 0.65),但也二项研究从已排除充血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的RCT_s为基础的荟萃(meta)-分析证明利多卡因可能由于过度抑制心脏尤其是局部缺血区的传导,造成致命的心动过缓或无收缩性的心搏停止(asystolia),使病死率升高。对象和方法:作者以1969~1988年间发表的有关利多卡因预防心肌梗塞中VF的RCTs文献为基础,研究室颤发生率的变化,并估算目前为预防发生VF必须使用利多卡因的患者数。下述变量参与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VF的发生率:RCT文献发表年代、所用统计分型方法、利多卡因应用途径及用量、监测发生VF的持续时间、RCT的剔除原则(充  相似文献   

5.
利用冠状动脉二期结扎——部分再灌注法造成犬慢性心肌梗塞,并辅以程控刺激复制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进行电生理及病理观察。结果表明:梗塞区心肌舒张期兴奋阈值提高,有效不应期(ERP)延长、ERP离散性增大,左室ERP离散性亦增大,且与梗塞范围(IS)呈正相关。心肌电生理异常、梗塞心肌的形态变化及IS大小是决定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能否诱发及诱发类型的病理生理基础,最易诱发心律失常的部位是与梗塞区毗邻的正常心肌。  相似文献   

6.
QT离散度做为心室复极时间不均一的评价方法,其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在心肌梗死后的病人中,QT离散度的增加与致命性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本文通过研究于心脏骤停和持续性室速的心肌梗死后幸存病人的QT离散度,并比较QTendD、QTapexD、JTendD、及Tend间期,探讨QTD与室速或室颤的关系。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均为窦性心律,无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在记录心电图和电生理前,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分三组,每组各25人。室速组:心肌梗死一周以上出现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室颤组:排除急性期出现的室颤;对照组:不包括晕厥及…  相似文献   

7.
该文是美国NIH心肺血液研究所主持的AVID(Antiarrhythmics Versus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研究结果的一部分。曾患室颤(VF)或有症状室速(VT)的病人分为两个大组。第一组包括随机分为用乙胺碘呋酮治疗的484例(其中77例加服β阻滞剂)和植入除颤器(ICD)的486例(其中203例加服β阻滞剂)。另一组是非随机分组,包括658例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其中110例加服β阻滞剂,占16%;861例用ICD,其中225例加服β阻滞剂,占26.2%;412例未用上述两法治疗,其中152例加用β阻滞剂,占37%。  相似文献   

8.
9.
1985年9月作者曾报告53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疗法与传统治疗的随机比较试验。在冠状动脉内定位注入链激酶的病人,其住院存活率及长期存活率均表现改善。以链激酶治疗的病人其室颤,心源性休克,心包炎的发生率减低。然而,有人对对照组室颤发生率很高(23%)提出问题。故作者再次次检查99例患者病案报告仅有1次或再次的室颤偶发。其中1例为心跳1骤停经复苏,2例为室速,但均无室颤证据的纪录。其它96的室颤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植物神经对缺血心肌电生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切除迷走神经的条件下,刺激交感神经可降低心室起搏阈值、室颤阈值,缩短心室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并使强度间期曲线向左明显移位。上述变化可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用植入型复律除颤器(ICD)治疗的患者猝死率极低,因此有人提出药物治疗已经过时。本文回顾比较用和未用ICD治疗的结果。 282例伴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其中214例持续性室速,68例室颤,均无急性心肌梗塞,无可逆性原因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等。ICD治疗的指证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462例持续性室速(SVT)或心脏停搏患者长期使用胺碘达隆治疗(其中157例用药>2年)的随访(长达98个月)结果。方法 (1)对象:为1979年7月至1986年6月间462例自发性 SVT 和非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脏停搏复苏者。80%为男性,70%患冠心病,87%有心肌梗塞史,10%扩张型心肌病,仅2.3%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均曾用过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速的电生理与射频消融治疗现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功率为15~40W,消融有效指标为在放电过程中室速终止或室早减少至消失,部分病人在放电时室速可出现一过性加速现象或室早增多现象,然后再减慢或减少到停止。在放电有效部位可持续放电60秒,再巩固放电30~60秒。RVOT在射频消融过程中,有发生心肌穿孔、...  相似文献   

14.
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对38例室上速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史分为两组,即房颤组18例,无房颤组20例。分别测量两组室上速周长、心房内压、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心房不应期离散度、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所有对象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并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房颤组与无房颤组的室上速周长分别为(326±9)ms,(331±11)ms,P>0.05。在窦性心律与室上速发作时,房颤组的心房不应期离散度均较无房颤组增加,房颤组的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比无房颤组明显增加(P<0.05)。房颤组的心房最大不应期比无房颤组增加(P<0.05),但却发生在心房的不同部位。结论(1)室上速合并房颤与室上速周长无明显关系。(2)心房不应期离散度是室上速合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机制。(3)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可能是室上速诱发房颤的另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分析21例自发性反复心室反应(RVR),均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发生室速17例,室颤2例,其中13例死亡。我们认为自发性RVR比程序心室刺激引出的RVR更能反应出病变心肌的异常电活动。自发性RVR是室速、室颤的前奏,可据此预测室速和室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反复电除颤抢救阿米替林致顽固性室颤室速1例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宋修军,戚萍患者女,20岁,因自服阿米替林2250mg3小时入院。查体:Bp12/8kPa。昏迷,压眶无反应。口唇轻度紫组。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140次/min,...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后期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心包组合电极记录心室晚电位(VLP),应用微机化标测系统记录心外膜等时激动图,研究心肌梗塞后期室性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结果表明:梗塞区心肌除极延迟具频率依赖性,因此心室程序刺激可诱导室早和室速,晚电位标测呈V-VLP-V折返,等时激动图表现激动沿二功能阻滞孤分别作顺钟向、逆钟向传布,形成8字形折返环。二阻滞弧间心肌为延迟除极区,显示VLP。由此研究加深了室性心律失常折返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室速/室颤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药物治疗以及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虽然ICD植入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案,但是还是存在弊端。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且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作用。随着人们对室颤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越来越多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