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EBV(Epstein—Barrirus)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EBV—VCA—IgM的方法,进行EB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ITP患儿中EBV-VCA-IgM阳性率为31.3%。结论:EB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80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清CMV-IgM.结果 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16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0%.结论 ITP与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与EB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7例AITP患儿病毒特异性抗体EBV-IgM,做骨髓巨核细胞、外周血小板以及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改良MAIPA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GPIIb/IIIa)。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例AITP患儿中,EBV-IgM阳性者21例,阳性率24.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ITP患儿EBV阳性组的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数、血小板抗GPIIb/IIIa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EBV阴性组(P<0.01)。而AITP患儿EBV阳性组的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外周血小板数与EBV阴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BV感染确实与部分儿童AITP的发病有关。EBV感染引起ITP的机制可能与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IgM抗体。用质子泵抑制剂及两种抗生素根治幽门螺杆菌。结果46例中幽门螺杆菌IgM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26.1%,对照组42例,阳性2例,阳性率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血小板恢复。结论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有关,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为探讨儿童ITP的病因与转归,本文总结2003年1月~2006年1月50例ITP患儿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黄望香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271-227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及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影响。方法:统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与正常无症状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比较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常规治疗与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效。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结论:对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建议常规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为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提供了一种常规治疗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63例ITP患儿的血清、38例ITP患儿的骨髓液检测人细小病毒B19-DNA.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①63例ITP静脉血中人细小病毒B19-DNA阳性12例,阳性率为19.1%,186例健康儿童11例阳性,阳性率为5.91%.血清的ITP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68,P<0.01).②38例ITP患儿的骨髓液中人细小病毒B19-DNA 16例阳性,阳性率为42.1%,对照组30例阳性3例,阳性率为10%,骨髓ITP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8.58,P<0.01).③血清的ITP组12例阳性病例中,11例是急性ITP,阳性率为23.4%;1例是慢性ITP,阳性率为5.9%,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09,P<0.05).骨髓的ITP组急性29例,阳性15例,阳性率为51.7%;慢性9例,阳性1例,阳性率为11.1%.ITP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65,P<0.05).男女之间无差异.结论①ITP人群有较高的B19感染率,一部分ITP病儿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密切相关.②临床上一部分ITP患儿的发病可能为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所导致.③B19感染相关性ITP以急性ITP为主.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1)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骼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2)疾病可见于小儿各年龄期,临床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及反复发作型.急性型小儿常见,约占70%~90%,好发于2~8岁,慢性型较少见,约占16%~29%,发病年龄多为6~10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脾切除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9例。方法1996年1月~2001年12月脾切除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9例。结果患儿术前均在内科明确诊断和接受正规治疗。42例患儿术后效果显著,7例部分显效。全组无重大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脾切除是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斯普林与泼尼松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斯普林与泼尼松为治疗组48例,单用泼尼松对照组4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CD8阳性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活性百分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斯普林可有效地改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 1995年起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治疗 36例 ITP患儿 ,剂量为 4 0 0 mg· kg- 1 · d- 1 ,连续静脉滴注 5 d为 1个疗程。结果 :用药 2 d~3d出血征开始减轻 ,5 d血小板均值 14 3× 10 9/L ,7d~ 10 d出现血小板计数高峰 ,均值 178× 10 9/L ,最高达 36 7×10 9/L。结论 :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ITP,近期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Durpura,ITP)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破坏血小板和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血小板抗体产生对血小板减少有着重要影响。由于ITP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 associated antibody,PAIg)及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是诊断本病的依据。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操作复杂,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PAIg的检测在ITP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血小板抗体及其检测在ITP中的一些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蔡兴仁  林海 《海峡药学》2001,13(2):72-7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 ,与免疫因素有关的出血性疾病 ,一般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 ,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 ,对危重病例疗效不佳〔1〕,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们于 1992年 2月开始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注 (HD- IVIG)治疗小儿ITP2 5例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情况  ITP2 5例 ,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3~ 11岁 ,本文病例均符合 1986年杭州全国小儿血液病会议诊断标准 〔2〕。本组急性型 2 0例 ,慢性型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其中鼻衄 2 0例 ,消化道出血 15例 ,龈衄 2…  相似文献   

19.
黄秀 《上海医药》2012,(22):38-41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多数ITP患儿愈后较好而部分患儿则转为难治性ITP。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诱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紊乱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脾切除等。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为小儿常见的血液病之一 ,重症容易发生致命性颅内出血的危险 ,故迅速有效的救治尤为重要。自 1992年以来我们收治重症ITP 2 1例 ,现浅谈救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8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1] 。急性型 17例 ,慢性型急性发作 4例 ;男 8例 ,女 13例 ;发病年龄 3个月至 12岁 ;初发 16例 ,复发 5例。有明显前驱症 14例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8例 ,肺炎 3例 ,肠炎 2例 ,疫苗接种后 1例。全部病例均有广泛的皮肤出血点、不同程度紫癜 ,牙龈、口腔粘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