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肠同时异时多发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5 9岁 ,因粘液血便 8d余入院 ,既往于 1985年行乙状结肠癌手术。查体 :消瘦体质 ,一般情况可 ,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直肠指检 :距肛门 5cm可及一4cm× 3cm大小之质硬肿块 ,肠镜及钡灌肠示降结肠、直肠癌 ,入院诊断 :大肠同时异时多发癌。入院后经术前准备 ,于2  相似文献   

2.
大肠肿瘤的多基因,多位点突变的进行性积累对其发生、发展及演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过程涉及众多原癌基因如ras的激活和抑癌基因P~53的灭活~[1]。本文采用PCR-SSCP技术对25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P~53基因5~8外显子及Ki,N-ras基因第1外显子点突变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多基因,多位点突变对大肠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1对象与方法收集1996年11月~1997年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及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外科切除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25例,存在于一80℃冰箱,均经病理证实,并结…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学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崇高 《临床荟萃》1996,11(13):591-592
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HP在十二指肠溃疡(Du)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澳大利亚土著人中HP的感染率不到5%,同样患Du者极少。95%以上的Du患者,胃窦粘膜有HP感染。HP感染的严重程度与Du危险性亦相关,HP在胃窦部密起来,提出了胃泌素联系学说(The gastrin link)。Queirol等发现感染HP儿童比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以发热和多发皮下结节为突出表现的大动脉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烽  朱剑 《临床误诊误治》2002,15(3):167-169
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疾病 ,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本病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 ,少数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由于大动脉炎可累及不同部位、不同脏器的动脉 ,因此除脉搏减弱或消失外 ,还可出现其他千差万别的临床表现。本期我们介绍 1例以发热和多部位皮下结节为突出表现的大动脉炎。1 病例资料男 ,17岁。因发热、肌痛、乏力 7个月 ,四肢皮下结节 3个月 ,于 2 0 0 0年 12月 2 1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5月初无诱因反复出现双侧大腿根部跳痛 ,不放射 ,无间歇…  相似文献   

5.
现将我院 1996 - 0 1~ 2 0 0 1- 12收治的儿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2例 ,女 2例 ,年龄为 9~ 14岁 ,其中 9~ 10岁 5例 ,11~ 14岁 19例 ,有家族史的 7例。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诊原因 ,表现为呕血 ,黑便 ,突然面色苍白 ,甚至晕厥。出血量临床估计波动于 5 0~ 30 0 ml,血压波动于 70 / 5 0~ 115 / 6 5 mm Hg,其中 :长期不规则上腹痛、腹部不适、腹胀等 10例 ;有长期不明原因贫血 ,表现为面色苍白的 2例 ;既往无明显症状 ,突然表现为呕血、黑便、面色苍白的 12例 ,有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表现如饥饿性上腹…  相似文献   

6.
由于肠道气体的干扰以及腹部肥厚肌肉的影响,常规腹部超声不能检测大肠肿瘤,我们尝试使用B超快速显像液加入温开水中,注入肠道,使肠道充盈,从而获得肠内各部位肿瘤的声像图,现将我院从1994年6月~1995年5月所做10例略加讨论。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5~75岁,临床表现:粘液血便6例,腹痛,腹胀7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已广泛地将B型超声用于大肠病变的诊断,应用得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收集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一)B型超声检测出大肠病变可能性大量报告表明,B型超声对肠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病灶大小在0.5~0.7cm即可检出。中晚期肠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息肉患者合并大肠息肉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于该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病房行胃镜检查,经病理证实为胃息肉,且同时或近6个月内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23例为息肉组,同时选取同期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而胃镜未检查出息肉的患者2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胃息肉组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5.6%(57/223)vs 12.2%(28/229),OR=2.70,95%CI:1.39~5.24,P=0.003],高危大肠腺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17/223)vs 3.9%(9/229),OR=1.82,95%CI:0.93~2.24,P=0.035]。不同性别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患者罹患大肠息肉比例高,胃镜检出胃息肉的患者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1岁。因腹痛半年,加重一周来院就诊,饮水500ml后行胃及腹部彩超检查:于胃体与胃窦交界处大弯侧可见胃壁局限性增厚,结构不清,其内可见不规则凹陷区,  相似文献   

10.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人格与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共同人格特征是内外向分值低于正常人,而神经质分值高于正常人,在躯体化、焦虑、恐怖3个因子上分值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结果提示消化性溃疡患者有其特定不良的人格基础,这种人格使患者在遭受应激时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诱发或促进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病因所致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连续收治的76例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76例患者中54例(71.1%)诊断明确,其中病因以糖尿病最多见(20例,26.3%);炎症性疾病次之(14例,18.4%),包括Tolosa-Hunt综合征(THS)、Fisher综合征(FS)及眼肌麻痹性偏头痛(ophthalmoplegic migraine,OM)。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特征为年龄大、最常累及动眼神经但无瞳孔改变。有22例(28.9%)眼肌麻痹患者未能明确诊断,包括不能排除动脉瘤及炎症性疾病者。在各种病因导致的眼动神经麻痹中,动眼神经最常受累,为49例(64.5%),展神经次之,为38例(50.0%)。结论:眼肌麻痹的病因复杂,糖尿病性及炎症性疾病是眼肌麻痹患者最常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2.
小肠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小肠出血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3%-5%,其病因复杂多样,国际与国内报道不甚相同,我国以肿瘤、憩室、伤寒、出血坏死性小肠炎为多见;临床诊断应依据病人的病史、病程、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及出血量选择吞线试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小肠气钡造影、红细胞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以及小肠镜等检查方法,以明确出血部位;并采取相应手术、介入或手术探查 中内镜检查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应激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激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7年至1997年我院收治的52例应激性溃疡并大出血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排柏洋样便51例(98%),呕血21例(40%),发生低血溶量性休克42例(81%),保守治疗36例(69%),手术治疗16例(31%),治愈39例(75%),死亡13例(25%),死亡原因,多器官衰竭(MOF)9例(17%),失血性休克4例  相似文献   

14.
163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进一步了解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及表现,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改善病情。方法 收集并整理我院老年心肾科近3年来住院且合并有各种睡眠障碍的163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最常见,其他还有睡眠时间减少、中途觉醒、早醒及多梦或梦魇等。老年人脑生理学的改变、基础疾病引起的不适、睡眠环境差、心理负担重及药物影响等因素是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该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从改善基础疾病症状、心理治疗、改善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改善睡眠,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内镜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1984年1月-2000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105例(106个病变)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大肠癌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肉眼形态以隆起型多见。大肠腺瘤癌变多具有以下特点:腺癌>2cm;广基型;表面不平、糜烂;组织易破碎出血。对早期大肠癌先进行内镜下摘除,病理证实有下列之一者追加肠段切除或行根治性手术:切缘有癌组织;癌组织侵犯粘膜下层深层;癌组织分化程度差。结论:心便患者首选内镜检查。粘膜层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与手术治疗有同样的效果,且损伤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36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特点,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收治的364例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肿瘤部位、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本组最常见症状为血便及大便次数增多,好发部位位于直肠,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结论:明确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08消化内科胃镜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2007、2008年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23.57%;2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溃疡各占6.41%;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8年多发性消化性溃疡损害因素HP感染率分别为80.77%;82.76%,药物因素各占42.31%;37.93%,血清胃泌素平均值分别(139±21.3),(141±2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出现率分别为30.77%;3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P根除率分别71.43%;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消化性溃疡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发病率相对稳定,HP、NSAID与胃泌素仍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以埃索美拉唑+左旋氧氟沙星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的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行择期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早期下床的完成与否将患者分为完成组和未完成组,采用一般情况的调查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记录表、疼痛的自评量表及特异状况的问卷等对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状况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7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所规定的初次下床活动,28例患者未完成,所有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76.01±11.24)h ,首次下床活动步行平均38 m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手术部位、平均初次下床活动时间(68.7±8.9vs89.5±9.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头晕和活动疼痛强度对首次下床活动影响较大。【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要密切观察伤口疼痛程度及是否有头晕现象,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