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指末节损伤的优越性。方法将85例手指末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2组均按常规方法清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湿润烧伤膏外涂。结果治疗组缺如指端再生康复良好,患指缩短不明显,无明显功能障碍;对照组患指愈合时间长,24例遗留指端缺损。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指末节损伤具有患指缩短不明显,无功能障碍,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甲下血肿多因指(趾)端被重物砸伤、挤压或穿过窄过紧的鞋长途跋涉、登山、运动所致。伤后指(趾)甲下呈紫黑色,血肿张力大时,局部可有剧烈跳痛。少数因血肿感染形成甲下脓肿,则应拔除指甲,但临床处理后往往留有指(趾)甲后遗症。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铍针刺捻法引流减压治疗甲下血肿37例,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脱疽,又称为脱骨疽,好发于四肢末节,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1]。属于现代医学周围血管病范畴。因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因此,寻求并推广一种全新的更加系统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2]。脱疽主要由脉络不充,阳气不足;或感受寒湿,寒凝血瘀而成[3]。临床以阳虚寒凝型多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72~1987年,用火针猝刺治疗外伤性甲下血肿100例,均获满意效果。【方法】首先确定甲下血肿的中心,并予常规消毒。然后,将直径约1毫米的钝头粗针(或曲别针)的刺入端或大头针的大头,在酒精灯上烧红,随即迅速烫穿甲下血肿中心部位的指(趾)甲,瘀血射出,剧痛立即消失。随  相似文献   

5.
指、趾骨慢性骨髓炎,由于其特定的病理变化及患指(趾)解剖的特殊性,一般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于病灶清除后采用加味四黄汤煎汁浸泡的方法治疗指、趾骨慢性骨髓炎13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共14指(趾)。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3岁,平均27岁。手指7例8指,其中拇指4例(食指同发病1例),中指2例,无名指1例;足趾6例,其中拇趾2例,第2趾4例,均为末节。发病时间最长182天,最短36天,平均109天…  相似文献   

6.
王孝飞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07-140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称"脉管炎")属中医"脱疽"病范畴[1],是一种主要由于阳气本虚,外受寒湿,致使经脉收引,气血凝滞所引起的初时患趾(指)苍白、怕冷、发凉、麻木、步履不便;继则疼痛剧烈,夜间尤甚;日久趾(指)色如煮熟红枣,渐色黑腐烂,溃烂蔓延,五趾(指)相传,最终导致肢端脱落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的周围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足趾,以青壮年患者为多。发病者中男性多见,并以吸烟者为多。临床表现为初起患趾色白发凉、麻痛,随病程发展,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日久患趾痛如火烧,色如红枣,严重者由红转暗变黑,甚至出现肢端溃疡和坏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但是如果肢体有发作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应当  相似文献   

8.
指(趾)骨骨折断端分离多因被重物砸伤所致,在治疗中,骨折愈合时间长,有的甚至不愈合,造成伤指(趾)功能障碍。近两年笔者应用胶布纵压固定7例,年龄为23~37岁;损伤部位:手指2例,足趾5例,末节5例,中节(食指)1例,近节(拇趾)1例;受伤  相似文献   

9.
药物制法:将川楝子去皮,加水浸泡至软,用手捏成糊状后,浸泡患指(趾)头一小时以上即可。亦可将川楝肉加水捣膏,加适量凡士林将患指(趾)象包皮蛋一样外敷,外贴  相似文献   

10.
<正> 红药膏是在我市民间单、验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功的一种治疗指、趾开放性损伤和急、慢性炎症,以及软组织感染等的外用膏剂,经长期临床验证,疗效为其他外用药膏所不及。鉴于红药膏具有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消炎解毒、祛腐生肌之作用,我们自1989年至1995年,对电锯、刀、斧所致手指末节完全及不完全离断31例43指,在不便于使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断指再植术的情况下,以红药膏治疗,获得较好效果,成功地保留了患指,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药物组成、制作方法、用法介绍如下。1 药物组成及制法  相似文献   

11.
张亚明  董凤玲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1055-1055
脱疽是指发于四肢末端 ,严重时趾 (指 )关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 ,以下肢为多见 ,初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 ,可伴有间歇性跛行 ,继则疼痛剧烈 ,日久患趾 (指 )坏死变黑 ,甚至趾(指 )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  相似文献   

12.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为指伸肌腱扩张的止点,手指伸直时,指端如受暴力弯曲易引起撕脱性骨折。骨折后末节手指屈曲,不能自动伸直,是典型的锤状畸形,又称锤状指。其包括伸指肌腱的断裂和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1992年12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9号注射针头固定加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 992年以来用钩针治疗小儿先天性弹响指 1 3例 1 5指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3例中 ,男童 8例 ,女童 5例。患儿出生时均为顺产 ,无产伤 ;年龄 8个月~ 1 .5岁 ;在活动患儿拇指时患儿均显示痛苦状而拒绝他人接触其患指 ;患指有明显弹响者有 9指 ,患指固定于屈曲位者 4例 ,2例患指仅在被动活动时疼痛 ,屈伸活动不灵活。治疗方法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局麻前先让家长怀抱患儿与术者面对。术者抚弄其健手及患手之 2~ 4指 ,并和患儿说话或嬉戏 ,以取得患儿信任 ,缓解其恐惧心理。然后逐渐摸清患指痛点所在 ,用 0 .2 5~ 0 .5%利多卡因作…  相似文献   

14.
脱疽病是指发生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为脱骨疽。好发于四肢末节,初期患肢凉、麻、疼痛,后期患肢出现坏死、趾(指)节脱落。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外治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1中药熏洗,内外兼治本病多由素体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加之感受寒邪,寒凝经脉,气血瘀滞,四肢失养而致;后期则瘀久化热,热盛肉腐,肉腐成脓,肢体坏疽。因此,本病的不同阶段病机特点各异,熏洗时也应分清不同病症,辨证论治。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型[2]:其一:脉络寒凝型。治宜温经通络,散寒…  相似文献   

15.
张爱军 《家庭中医药》2003,10(10):34-35
毛发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它除了在指(趾)末节的伸侧及掌跖、唇红、龟头及阴蒂等处无分布外,几乎无处不在。毛发由角化的表皮细胞构成,可分为长毛、短毛和毳毛。长毛如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等;短毛有眉毛、睫毛、躯干四肢的汗毛,鼻毛及外耳道的短毛;毳毛细软,色淡,无髓,分布在面部、颈、躯干及四肢等处。  相似文献   

16.
嵌甲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嵌甲古代文献称为“嵌指”、“甲疽”。继发甲沟炎者,又称为“代指”、“糟指”。本病好发于拇趾(指)甲侧缘,其指先肿,焮红作痒,常欲搔抓而渗出,久之腐溃,或胬肉裹上,趾(指)肿疼,爪甲脱落,致使患者难于步履或操劳不便。祖国医学对此症多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甲疽候云:“甲疽者,或因甲长侵肌,或因修甲损伤良肉,或因靴鞋窄小俱能生之”,“甲疽之状,疮皮厚甲错剥起是也,其疮亦痒痛,常欲搔抓汁出。”又如《外科启玄》云:“嵌指者,非气血不和而  相似文献   

1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 angitis obliterans,TAO),属于中医学“脱疽”范畴,初起患趾(指)苍白、怕冷、发凉、麻木、步履不便;继则疼痛剧烈,夜间尤甚;日久趾(指)色如煮熟红枣,渐色黑腐烂,溃烂蔓延,五趾(指)相传,最终导致肢端脱落,亦是中医外科险恶疾病之一。《灵枢·痈疽》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清晰记述了脉管炎的临床症状及病情发展。因此,如何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保住患肢是脉管炎在治疗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归纳近些年来脉管炎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指导,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Whan SQ  Zhao PG  Zhang WL 《中国针灸》2012,32(2):127-128
传统的针刺疗法治疗头面部痛证有着较好的疗效,如对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偏头痛、牙痛等,都有着良好的止痛效果。近年来笔者发现,采用指趾端刺合巨刺法治疗头面部痛证与传统的针刺疗法相比,临证收效更为快捷,操作亦更为简便。所谓指趾端刺合巨刺法,是指取患侧的相应经脉循行的指趾端(相当指、趾目处)进行针刺,结合针刺健侧相应输  相似文献   

19.
甲沟炎常见于手足指(趾)甲,以拇指(趾)多见,多为指(趾)甲剪短或操作时甲床损伤,污水浸泡而致感染,表现为指(趾)体疼痛、肿胀,甚至化脓,整个指(趾)体红肿,功能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引发骨髓炎而致截指(趾)。  相似文献   

20.
自1986~1991年,我们应用竹签和胶布做外固定器材治疗指(趾)骨与关节损伤114例,136指(趾)。其中拇指28指,食指40指,中指49指,环指12指,小指7指;伤后到就诊时间1~75天,平均12.7天;经本法治疗达解剖及近解剖复位者84指为优,成角≤20°者42指为良,>20°者10指为差。效果满意,介绍如下。夹板制做用10~14cm长的竹签6~8根,并排整齐放于胶布粘胶侧(如图1-A),胶布对折,将竹签包裹成板状,即成直竹胶板(如图1-B)。需塑形时,先将竹签浸入温水中,30分钟取出,做成竹胶直板后,胶布表面再用水浸湿,在酒精灯上加热塑形,即可制成“V”形、“乙”形、“C”形等各种类型的竹胶板(如图1-C、D、E)。定型后更换新胶布包裹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