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李明 《亚太传统医药》2007,(5):22-23,57
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一直都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根本法则。中医在临床上既重视辨证,也重视辨病,历来都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症、证是三种不同的概念,中医的病也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的病。  相似文献   

2.
浅谈近代中医辨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中医辨治模式已有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症治疗三种,由于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术语,因此,辨证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是独特的。古代中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既要辨太阳病,同时还要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这种模式一直相传至今,可以说是中医辨治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医历来就讲究按照其本身的理论体系既辨证、又辨病。这一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辨证思想,在《伤寒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何谓病?即《伤寒论》中之太阳病、阳  相似文献   

4.
论张仲景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王刚佐(江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南昌330006)关键词张仲景;诊断模式;病证结合中医历来重视辨证,也讲究辨病,主张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这是当代临床诊断的一大特色,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主要途径。然而,辨病与辨证究竟怎样结合?...  相似文献   

5.
病证结合治疗观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学诊治疾病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但是,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实际上“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一直是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且“辨病”早于“辨证”。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确定了观察和处理疾病时,证和病必须结合的原则,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因“病”的含义不同,病证结合可分为古典(或传统)病证结合与现代病证结合。前者指中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后者指西医辨病(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工作中广泛应用“辨病与辨证结合”已职得显著的成效,所谓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然而,单讲中医只强调辫证论治,不重视辨病,是片面的,应看到辨中医的病在“辨病与辨证结合”中的必要性。为  相似文献   

7.
中医病名诊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荣翔 《新中医》1996,28(3):5-7
中医病名诊断刍议章荣翔主题词疾病,命名法,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十余年前中医界对辨病与辨证问题作过一番讨论。讨论的焦点是辨病辨的是中医的病还是西医的病。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观点,曾经一度占很大优势。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医自有中医的病名,这个“本”...  相似文献   

8.
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疗方面的不足,辨病治疗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部分。孙桂芝教授临证始终强调辨证与辨病紧密相连,中西手段并用,诊断疾病现代仪器和中医四诊联合,治疗上病证相参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既要兼顾全局,也要重视细节。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78-281
目的:辨病与辨病相结合的广泛应用需要对其实现方式之一的病机辨证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式。方法:通过对有关病机辨证现代中医文献及古代医籍的复习,分析病机辨证的发展历史,同时对其中的争议进行梳理。结果:病机辨证提出于现代,实则起源于古代。多部古代著名论著如《内经》《伤寒论》《温热论》《温病条辨》《外科正宗》等都采用了病机辨证的思想。结论:病机辨证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始终以病机即疾病的发展规律为主线,在疾病的特定阶段进行具体灵活辨证论治的一种整体诊疗观念。病机辨证既有对疾病的整体发展规律的认知,也有具体辨证施治的规范,实现了辨病与辨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王付  杨志强 《中医药学刊》2004,22(5):808-809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为历代临床医家所重视,是因为其开创了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内涵是辨病、辨证与辨症的有机结合。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是如何辨病、辨证、辨症的?又是如何将  相似文献   

11.
确切地诊断病人患何种疾病,即辨病,它是确定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辨病既包括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亦包括祖国医学的辨病。而后者更关系到中医判定疾病的预后及疗效的优劣,它与中医辨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中医病名的命名方法及规范化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关于祖国医学的命名,自殷代甲骨文《山海经》就有记载,至《黄帝内经》已记  相似文献   

12.
辨病与辨证是中医诊断的二个层次,辨证论治已成共识,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但辨病的重要性,尤其现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想似乎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笔者对这一问题结合临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尝试,现略陈管见。微观辨病与宏观辨证相结合是准确地把握病情,提高疗效的现代诊疗新思路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临床诊疗只有遵守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才能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病情、诊断治疗和选方用药,否则就可能出现偏差,以致影响疗效。医学发展到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包括首辨阴阳,重视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体与辨症参合;外病内治,重视整体,顾护脾胃;分期论治,内外合治,最重外治。建立和强化中医外科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振兴中医外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具有一定的优势。云南省名中医李琦教授从事慢性肾脏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30余年,在CRF的治疗中,认为体质为本,病证为标。辨体是辨病辨证的基础,辨病与辨证紧密联系,辨证是选方用药的关键,在临床中运用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1辨体《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的临床过程中,对于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相同的病、相同的证给予相同的法,相同的方药治疗未必获得相同的预期疗效。原因何在?既多源于不同类型的体质,故应针对个体“辨质论治”,它与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在临床医疗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林宗广 《中医杂志》2002,43(12):946-946
答:在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所谓辨病是指辨西医的病。所谓辨证是指辨中医的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无容置疑。但单讲西医辨病是不全面的,因为中医不仅强调辨证论治,在某些情况下也讲辨病论治,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中医学的特点应是整体观念与辨病辨证论治,即是在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其理由有7:1、辨病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本意;2、辨病辨证论治源于《内经》;3、辨病与辨证是《诸病源候论》探求病源和归纳证候的方法;4、温病学运用和发展了辨病辨证论治;5、辨病辨证论治是临床实践的需要;6、辨病辨证论治能促进中医对病的认识;7、辨病辨证论治有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8.
辨病应是辨证的主体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来认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笔者通过对《伤寒论》、《温病》等古代经典著作的分析研究,认为古人之辨证实际上包含了辨病.并指出辨证论治并非异病同治,从本质上讲,不同的病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证,之所以认为异病可以出现同证,乃是辨证不够细化所致.也因此只有将辨病作为辨证的主体内容,才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才能使中医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霆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362-363
肺癌的临床实践中存在以辨病代替辨证、以西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的情况。强调西医辨病不能代替中医辨病,辨病应与辨证相结合,提出辨病是辨证的前提,辨证是辨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与针灸辨病辨证之不同,认为“辨病位”是针灸辨病辨证的关键。根据病位不同,将《针灸学》治疗篇中的病证分为脏腑病、肢体经络病、皮肤病、五官病、妇科病、气血津液病,并分别阐述每类病证的辨病辨证规律及治疗特点,以“辨病位”为核心,构建针灸临床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