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离鉴定胰腺癌中的侧群(SP)细胞亚群.方法 应用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5个胰腺癌细胞系及3个原代培养的临床胰腺癌标本中sP细胞的含量.以PANC-1为例,通过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和NOD-SCID小鼠异种移植成瘤实验比较SP细胞与non-SP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及成瘤能力,通过对体外培养的SP细胞和SP细胞衍生肿瘤的HoechsG3342复染SP再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分化潜能.结果 除了BXPC-3,其他胰腺癌细胞系及原代培养标本都存在Verapamil敏感的SP细胞.SP细胞与non-SP细胞比较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43.67±3.10)%比(8.33±1.63)%,P<0.01],并且能够分化产生non-SP细胞并维持自身SP细胞的比例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SP细胞的成瘤能力是non-SP细胞的100倍以上.而且SP细胞在体内亦可发生不对称分裂生成SP细胞和non-SP细胞.结论 SP细胞可能是胰腺癌干细胞的候选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膀胱癌干细胞样侧群细胞(SP细胞)的分选方法,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对DNA染料hoechst33342染色后的5种膀胱癌细胞株进行检测,分选其中的SP细胞及non-SP细胞.电子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再次经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分析其裸鼠成瘤能力;MTT法分析丝裂霉素(0.05、0.10、0.50 mg/ml)对SP、non-SP及未分选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所检测的SCaBER、T24、EJ、5637、BIU87等5种膀胱癌细胞株中,仅膀胱鳞癌细胞株SCaBER中检测到sP细胞,分选出的SP细胞占SCaBER总细胞数的0.6%.电子荧光显微镜下,SP细胞体积较non-SP细胞小,SP细胞胞核蓝色荧光黯淡或消失.接种NOD/SCID鼠SP细胞成瘤率67%,显著高于non-SP细胞.0.05 mg/ml丝裂霉素对SP细胞的抑制率为(56.61±4.16)%,低于non-SP细胞(60.25±2.52)%及未分选细胞(61.42土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所分选的SP细胞中可能含有大量干细胞样肿瘤细胞;膀胱癌SP细胞对化疗药物有一定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选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中的CD133+-CD44+-ESA+亚群细胞,并观察其致瘤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选SW480细胞中CD133+-CD44+-ESA+、CD133--CD44+-ESA+及CD133--CD44--ESA-亚群细胞.将这3组细胞分别接种于NOD/SCID小鼠,每组5只,观察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24、CD44、ESA和CD34在胆道肿瘤中的表达,初步明确其能否用于胆道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方法 运用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24、CD44、ESA和CD34在人胆道肿瘤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率.结果 CD24、CD44和ESA在人胆管癌和胆囊癌细胞株及组织中均有表达,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和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中CD24~+CD44~+ ESA~+平均表达率分别为86.1%和92.7%,人胆管癌和胆囊癌组织标本CD24~+ CD44~+ ESA~+表达率为0.62%和0.83%;而CD34在胆管癌和胆囊癌细胞及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 CD24、CD44和ESA是人胰腺癌干细胞和人乳腺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其在人胆管癌和胆囊癌中的表达率和以上两者肿瘤干细胞的分选比例十分相似,有可能是胆道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论证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细胞株中是否存在干细胞亚群。方法:分别用免疫表型法和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法从5种人PCa细胞株(Du145、IA8、LNCaP、TSU-PrL和PC-3)中富集类干细胞,再应用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初步验证类干细胞亚群的体外生长方式及成瘤能力。选择LNCaP源SP细胞(LNCaP/SP),依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Transwell、MTT以及裸鼠致瘤试验,分别检测其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情况、鉴定其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以及动物体内的致瘤和转移潜能。结果:5种细胞株中均难以分选出免疫表型为CD133+CD44+的细胞亚群。除PC-3外,其余4株细胞可分选出呈现典型克隆性生长特点的SP细胞。体外克隆形成率在IA8、LNCaP和TSU-PrL源SP细胞与非侧群(non-side population,NSP)细胞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LNCaP/NSP相比,LNCaP/SP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阳性表达整合素α2、Nanog、CD44、OCT4以及ABCG2等5种干细胞标记物。而且,LNCaP/SP的皮下成瘤率、骨转移率及瘤体体积亦显著高于LNCaP/NSP(P<0.01)。结论:SP分选法更适合富集人PCa细胞株中类干细胞,LNCaP/SP细胞是PCa细胞株LNCaP中的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  相似文献   

6.
胃癌CD133阳性细胞亚群肿瘤起始细胞样特性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胃癌细胞CD133+亚群的分选及其特性的鉴定.方法 对50例胃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CD133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分化胃癌细胞系CD133所占百分比,免疫磁珠法分选CD133+细胞亚群,悬浮培养并观察其生长特性,并检测CD133阳性细胞裸鼠皮下接种致瘤能力.单细胞克隆观察单个CD133+细胞生长特性,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相关干细胞标记的表达.结果 CD133蛋白多定位于胃癌原发灶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肿瘤细胞膜表面,其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系KATO-Ⅲ、SGC-7901、AGS及MKN-45中CD 133+亚群所占相对百分比为(28±2)%、(17±2)%、(6±2)%及(4±2)%.人胃癌细胞系KATO-Ⅲ分选后阳性组中CD133+亚群比例分别为(91±3)%;培养1周后,达到(95±2)%,并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而且其增殖能力强于阴性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1±3)h和(40±8)h,P<0.05].CD133阳性组和未分选组细胞裸鼠皮下接种时成瘤率分别为100%和80%;而CD133阴性组不成瘤,CD133阳性组移植瘤平均体积及重量均大于未分选组(P<0.05,P<0.05).单克隆形成实验示单个CD133+细胞可形成新的细胞克隆.半定量RT-PCR检测示其表达干细胞标记物Oct-4、Nanog、Sox-2、Musashi-1及EGFR.结论 体外可成功分离、纯化和扩增人胃癌细胞CD133+亚群,其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能力及较强的致瘤能力,并表达部分干细胞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体外、体内直肠癌CD133+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对直肠癌HRT-18细胞进行干细胞分选后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放疗组、姜黄素联合放疗组,应用MTT法检测24、48和72 h各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将分选的CD133+直肠癌细胞移植于裸鼠右脚垫建立移植瘤模型,将模型鼠分为姜黄素组、放疗组、姜黄素联合放疗组,每组8只,观察瘤体动态生长情况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瘤体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低剂量姜黄素联合放疗对直肠癌CD133+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群(24 h生长抑制率:18.7%±1.7%)较放疗组(14.6%±1.0%)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姜黄素联合放疗组细胞凋亡率(28.8%±3.7%)与放疗组(13.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d时,姜黄素联合放疗组的瘤体体积为(521 ±79) mm3,与放疗组的(717 ±134) 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联合放疗组瘤体细胞凋亡指数(26.1%±3.3%)较放疗组(12.0%±2.1%)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姜黄素可显著提高CD133+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群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管癌组织中CD44v6表达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6例胆管癌石蜡组织标本重新切片 ,采用CD44v6鼠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S P法 )。结果 CD44v6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6 3% ,其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类型、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而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中位生存期相关。Ⅳb期CD44v6阳性表达率 (83% )较Ⅳa期(6 8% )、Ⅰ、Ⅱ期 (33% )高 (P =0 0 31) ;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6阳性表达率 (85 % )较无淋巴结转移者(5 3% )高 (P =0 0 35 ) ;Ⅰ、Ⅱ期、Ⅳa期、Ⅳb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2 4、14、6个月 ,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8、2 3个月。结论 CD44v6在胆管癌的转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可作为临床预测胆管癌转移潜能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细胞转移到人骨的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中骨髓肿瘤干细胞表型CD44和CD2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50只SCID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鼠背部植入人骨后随机均分3亚组:A组(MDA-MB-231干细胞亚群1×105个/只)、B组(同A组细胞1×106个/只)和C组(MDA-MB-231亲代细胞1×106个/只);对照组设为D组(阳性对照,未植入人骨,同C组细胞直接注射)、E组(阴性对照,植入人骨,生理盐水注射).各组8周后取人骨、鼠骨等行常规HE染色及CK、CD44、CD24、CXCR4、OPN免疫组织化学标记.Real-time PCR检测CD44、CXCR4、OPN的mRNA水平.结果 B组骨转移率最高(77.8%,P<0.05).B组中人骨转移灶CD44、CXCR4、OPN抗原表达高于C、D组骨中的表达(均有P<0.05);CD24抗原则在A、B组人骨转移灶中低表达与C、D组骨中的高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44mRNA表达水平是C组的15.2倍、D组的21.1倍;B组CXCR4mRNA表达水平是C组8.4倍、D组28.4倍;B组OPN-mRNA表达水平是C组4.8倍、D组11.6倍;而B组CD24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C、D组(均为30%).结论 利用MDA-MB-231肿瘤干细胞亚群(CD44+/CD24-)可制备高转移率的"人源性"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其机制可能与CD44高表达有关.骨转移相关基因CXCR4、OPN转录上调可能参与其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不断发展,肿瘤干细胞标志物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CD44作为最常用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近年来更是被广泛涉及.本文就以往关于CD44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CD44调控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能诱导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的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是很强的 EMT 诱导因子,探讨 IL-6是否通过诱导 CD44+CD24-/low细胞的产生,从而促进乳腺癌 MCF7细胞的辐射抵抗。方法含50 ng/ml IL-6的培养基培养 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标记的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 EMT 标记分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从诱导组中分选出 CD44+CD24-/low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分选后细胞的辐射抵抗能力。结果IL-6能诱导 MCF7细胞发生间充质样转化,诱导5 d 后 CD44+CD24-/low细胞显著富集,诱导形成的 CD44+CD24-/low细胞的辐射抵抗能力显著提高。结论IL-6诱导了 CD44+CD24-/low 乳腺癌干细胞的产生,从而促进MCF7细胞的辐射抵抗。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干细胞比例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68例.机械-酶法制成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24-/loe细胞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肿瘤分期、免疫组织化学、远处转移等的相关性.结果 (1)6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D44+CD24-/low腺癌干细胞比例为0.1%~15.2%.(2)除ER组和远处转移组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年龄、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组别,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与ER阴性表达、癌肿侵袭性和预后等临床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干细胞比例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68例.机械-酶法制成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24-/loe细胞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肿瘤分期、免疫组织化学、远处转移等的相关性.结果 (1)6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D44+CD24-/low腺癌干细胞比例为0.1%~15.2%.(2)除ER组和远处转移组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年龄、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组别,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与ER阴性表达、癌肿侵袭性和预后等临床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干细胞比例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68例.机械-酶法制成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24-/loe细胞的含量,探讨其含量与肿瘤分期、免疫组织化学、远处转移等的相关性.结果 (1)6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D44+CD24-/low腺癌干细胞比例为0.1%~15.2%.(2)除ER组和远处转移组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年龄、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组别,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与ER阴性表达、癌肿侵袭性和预后等临床指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