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河东区鲁山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合理膳食率、规范性用药率、定期检查率、戒烟戒酒率和情绪控制率;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健康、社会关系、心理健康和环境因素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膳食、规范性用药、定期检查、戒烟戒酒和情绪控制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社会关系、心理健康和环境因素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互联网+”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互联网+”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高血压知识(使用高血压知识量表评定)及服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掌握高血压知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23±7.89)分,高于对照组的(90.23±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16例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住院患者,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106例)与常规护理对照组(110例),半年后随访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半年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既有利于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血压控制,又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究协同家属护理管理联合保护动机理论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疼痛程度及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平顶山某医院收治的108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协同家属护理管理联合保护动机理论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程度、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和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家属护理管理联合保护动机理论干预在RA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与血压的干预效果,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评估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指标变化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性评分、体育锻炼评分、医患交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变化值均优于对照组[(-4.43±1.53)mm Hg(1mm Hg=0.133 kPa)比(0.33±0.95) mm Hg、(-2.65±1.85)mm Hg比(-0.42±0.83)mm Hg、(1.18±0.32)分比(0.07±0.11)分、(0.51±0.12)分比(-0.05±0.07)分、(0.53±0.21)分比(-0.05±0.04)分、(2.04±0.08)分比(1.22±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善,提高高血压知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提高血压达标控制率,是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卫小红 《智慧健康》2022,(15):167-170
目的 分析多元化健康宣教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预防价值。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5月山西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收取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中,抽取11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多元化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统计学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血压水平较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行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宣教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前期高血压人群血压水平,提高对疾病知识认知度与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控制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为纳入社区三级管理的22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自我管理+三级管理)123例和对照组(三级管理)104例。应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并检测两组的动态血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的血压指标,SF-36量表的总分及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生理机能及躯体疼痛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在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于动态医疗设备下移动式健康管理系统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本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医疗设备下移动式健康管理系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依从性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SECD6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动态医疗设备的移动式健康管理系统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F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改善,社会功能、身体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状况、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较高(P均<0.01)。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血糖、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田芳 《医疗装备》2020,(5):154-156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微信打卡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微信打卡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7 d后、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坚持锻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微信打卡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居家锻炼和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合并抑郁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合并抑郁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24h平均血压、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24h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抑郁老年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并促进生活质量提升,且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更理想,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及有效性。方法按照《浙江省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指导手册》要求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干预(观察组),并与一般干预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廊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75.00%,对照组为55.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能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及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探讨人文关怀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模式护理,均进行3个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量表评分、血压控制情况及慢性疾病自我感应效能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夜间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及24 h平均血压明显降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文关怀模式护理可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4.
郑太蓉  税利桃  胡义婷 《现代养生》2023,(21):1657-1660
目的 探讨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2021年8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选取2022年2-8月收治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依从性评分。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下降,但采用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进行健康管理的观察组患者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5个维度的评分、自我效能4项评分、依从性行为6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模式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高其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健康教育在脊柱转移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72名脊柱转移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饮食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等3项营养状况指标以及患者自护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ALB、TRF、PA等营养状况指标,自护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水平和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饮食健康教育在脊柱转移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冯飞 《医疗装备》2021,(6):133-134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出院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等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出院护理中,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命质量,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效果,为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站管辖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在健康知识掌握、血压变化和糖尿病空腹血糖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不同。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提高,血压和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干预,能够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可在广大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策略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78例60~70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策略,实施自我管理健康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在干预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KAP、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干预结束后,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KAP、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程、KAP、血脂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KAP、三酰甘油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策略更有助于改善患者KAP、三酰甘油水平、血压治疗及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本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有45例患者接受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护理的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的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没有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与护理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随访时间定为接受康复中心健康教育、护理的10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压变化、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个月后,两组患者其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方面,观察组也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薛娅  卓鑫 《现代养生》2024,(7):526-528
目的 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TTM)导向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TTM导向认知行为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生命质量(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关系)评分对比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基于TTM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