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小陷胸汤源出《伤寒论》,为治疗小结胸病的主方。是方由黄连、法夏、瓜萎实组成,其中取黄连之苦寒,苦以泄之,寒以清之,以清泄心下之邪热;取半夏之辛温、辛散温通,以祛痰浊;取瓜蒌实之甘寒,甘寒清润,以润燥开胸散结,合用则具清热化痰开结之功,适用于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病。因本方与泄热逐水破结之大陷胸汤相比,药力为缓,故称为小陷胸汤。本方除用于痰热互结心下之小结胸病外,还可用于痰热互结的其它许多病证。临床常用此方加减治疗痰热互结于中上二焦的多种病证,如胃脘痛,咳喘,胸痹等病证,倘若辨证准确,收效甚捷。然须指出,应用本方的审证关键当抓住痰、热、结三字,正如汪琥所云:“大抵此汤,病人痰热内结者,正宜用之。”  相似文献   

2.
下利,即泄泻,是《伤寒论》的常见症状。笔者归纳六种,浅析如下。1胃应邪结忌通下《伤寒论》163条田:“伤寒中风,医反了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盾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场主之。”此为误下后脾胃虚损,邪热内结所致。下利完谷不化,是脾胃虚损之象;胃院届硬不适,是邪热内结之候。如此应实扶杂之证,医者不可因其胃腑邪结而再用通下,否则有利下无度、院病益甚之变。诚如273条田:“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版自痛,若下之,必胸…  相似文献   

3.
1热痞方证辨析:《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本证由于表证未解复下或邪气内结以致无形邪热壅结于胃脘,邪结中焦,气机受阻形成中焦痞结。症见心下痞满,按之不硬,或有口干、心烦、小便短赤或大便干,舌红苔黄,脉  相似文献   

4.
伤寒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谓结胸?大小结胸的病因病理及主要脉证是什么?如何治疗?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脏结、阳明腑实如何区别? 结胸是指邪气与有形之物结于胸中,以胸膈或心下硬满而痛为特征。其病因病机为患者素有痰水实邪,误下后或不经误下邪热入里与痰水实邪相搏。如原文134条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由于内陷的邪气性质不同,故分为热实结胸和寒实结胸。热邪入里与痰水互结,则为热实结胸;寒邪入里与痰水互结,则为寒实结胸。热实结胸则又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病变范围的大小之异,以及热邪  相似文献   

5.
小陷胸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证。笔者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多种病症获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112方之一,出自原文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主治病机为痰热互结于心下,方中黄连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化痰消痞散结,瓜蒌既助黄连清热,又助半夏涤痰理气散结,共同针对痰热之邪,方简而力雄。近年来.有关小陷胸汤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针对小陷胸汤公开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张仲景立五泻心汤共同主症为心下鞭,其成因多为胃气素虚,或治疗失误(吐、下),以致无形邪热内陷心下,因其内无痰水、宿食等实邪阻滞,与结胸(如大、小陷胸汤证),水痞(如五苓散、十枣汤证)等有本质的区别,故仲景原文明确交代: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151条).据临床所见,泻心汤痞证见于心下,约当胸之下、脘之上的膈中部位.膈,居脏腑上下之间,阴阳表里之半,为少阳所主.宣和解一法,半夏泻心汤寒温补泻并施,以为痞证正治.其余四方均为半夏泻心汤的变局,分主太阳少阳并病的胃虚水热痞,少阳阳明并病的胃虚痞,及寒入化热、邪热壅聚的热痞,上热下寒、痞兼阳虚的寒热痞.  相似文献   

8.
探讨《伤寒论》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的异同,指导临床辨证及治疗。通过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从病位、证候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进行辨析,探讨二者的异同。结胸证的病位更加广泛,可上达胸、旁及两胁、连贯膈、下延至腹,基本病机是"热入"和"水结在胸胁",证候特点是以胸脘硬满胀痛拒按为主,治法则以泻热逐水为要;阳明腑实证病位以中焦胃、肠为主;基本病机是阳明津亏及邪热入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证候特点是以痞、满、燥、实、坚为主;治法则以通腑泄热为重。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病位、病机、证候特点及治法却有不同,临床当详审病机、谨慎辨别,区别用之。  相似文献   

9.
张机(字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心下症的描述有“心下急”“心下悸”“心下痞”等,是脾胃病较为常见的症状,涉及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其中论及的条文达20处之多,病机各异,治法多样,为脾胃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九、陷胸诸汤方意及用法病发于阳而反下.下之太早成结胸.热入因结(热入,因成结胸也)按之痛.硬痛难近症尤凶.轻则按之痛,重则不按亦痛,所谓心下硬痛,手不可近者也.大小陷胸轻重判.小陷胸治轻症,大陷胸治重症.陷胸汤丸缓急从.胸中水热相并结.结胸症是水热并结于胸中阳位也.三焦为水气流行之道,水行则为气,气结则停水,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故轻者但热气聚于胸中,重者水热并结,结愈甚,病愈剧也.结甚结微别异同.结甚结微之分,首重辨证.小结胸病脉浮滑.按之则痛在心下.小陷胸汤三物佳,蒌实芩连与半夏.小陷胸汤方:黄连一两,半夏半升,蒌实大者一枚.连、夏苦泄辛开,蒌实化痰热、开结闭.观原方之先煑蒌实,后纳诸药,可知是以括蒌为主,而以连、夏为臣佐也.热入因结,  相似文献   

11.
小陷胸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士章 《新中医》2005,37(5):82-82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法半夏、瓜蒌仁组成。具有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之功效。原用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病,主症为胸脘痞满,按之则痛。笔者临证,每遇痰热互结者,则用小陷胸汤治之,亦多收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梳理古今文献对《伤寒论》大柴胡汤证的阐述,提出“心下急”为其主要症状,病机在于少阳失疏,胆胃不和,邪热内结。临床所见腹腔间室综合征同样是以严重腹部胀闷为主要特征,用大柴胡汤“下之”,效果显著。临床使用经方应当着眼主症,把握病机。  相似文献   

13.
已故名老中医王聘贤先生,用仲景方富于经验,尤善以小结胸病之主方小陷胸汤化裁,治疗痰热结胸诸证,屡获疗效。笔者宗王师之教,受益颇多,爰就个人体会,不揣拙陋,阐述己见。一、小陷胸汤与小结胸病证治探析小陷胸汤,乃仲景治疗小结胸病之主方。方中黄连苦寒,苦能开结,寒以泄热;半夏辛燥,辛以散之,燥可化痰;蒌实甘寒滑润,一助黄连以泄热,二助半夏以化痰。全方药仅三味,苦辛开降,寒温合用,燥润滑利,兼而有之,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再就结胸病的证治而论,宋本《伤寒论》138条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其病因病机乃系太阳病,本当汗解,而误用下法,邪热内陷,与痰饮互结于胸  相似文献   

14.
温病因感邪的兼挟,或体质的差异,病程中常出现寒热夹杂,须用寒热并用的方法治疗。(1)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合用:本法是用于外感初起、寒热境界不十分清楚时的应变治法。此法在外感疾病中应用颇广。(2)温散与清里并用:本法多用于温病邪热内盛,兼有风寒外来之证,如防风通圣散之泻火通里、疏风清热。(3)温阳与清热并用:本法用于邪热炽盛,又有阳气,虚寒的寒热并见证,如椒梅汤之祛寒泄热。(4)苦辛通泄:本法主要用于湿温病湿热互结,壅滞中焦之证,如半夏泻心汤之类。(5)寒热反住:本法是以寒凉为主稍佐温热,或以温热为主稍佐寒凉的方法,如桂枝白虎汤等。本文还结合临床病例,具体说明寒热并用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伤寒论》之结胸证吕金柱,王振德包头铝厂职工医院(014046)结胸,是以胸膈胃脘硬痛为主证。笔者试系统地论述之。1.结胸之病因病机热与痰水互结而为热实结胸;寒与痰水互结而为寒实结胸。胃阳素盛者感受寒热之邪无论误下与否,若内陷之,则从热化,胃阳不...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1983,(12)
伤寒部分第五节太阳变证(续)(2)小结胸证:即小陷胸汤证。其病机为邪热与痰相搏结,又称痰热结胸。其性质属热属实。主要表现为心下硬满,按之疼痛,脉浮滑。由于邪浅热轻,故其证仅心下硬满,按之疼痛,不按则不痛,其脉浮滑为痰热之候。本证与大结胸证虽然性质相同,但有轻重之别,大结胸病位范围可较大;小结胸病局限于心下。大结胸硬满疼痛拒按;小结胸硬满按之则疼。  相似文献   

17.
便秘 1.大陷胸汤、舟车丸均治水热互结之便秘。大陷胸汤为大结胸证之专方,以泻热逐水见长,适用于水热互结于胸中之便秘,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舟车丸为攻逐水饮之峻刑,以行气逐水见长,适用于水热互结于脘腹经隧之便秘,见水肿水胀、屎闭、口渴、腹坚者。 2.大承气汤、新加黄龙汤、大柴胡汤均治阳明热结之便秘。  相似文献   

18.
郭霖霖 《河南中医》2019,39(6):814-817
《伤寒论》中的"微烦"往往不是初起即得,多是经治疗以后在病程中或者病愈以后出现,所以多属虚实夹杂证或寒热错杂证。邪热内郁胸中,热势尚轻,故微烦,本证之"微烦"属太阳病误下,中焦虚寒,邪热内郁胸中,栀子干姜汤主之;少阳之邪,兼入阳明,燥热内郁,故郁郁微烦,本证之"微烦"治用大柴胡汤;表热内陷,郁扰胸膈,故烦,热未炽盛,故微,本证属邪实正伤之微烦,治用调胃承气汤;汗后阴损,胃肠结滞,郁热上扰,故烦,里结未盛,未成坚实,邪热不盛,故微,证属太阳病误汗伤津,以小承气汤试探性治疗;发汗伤津,病邪虽去,邪因入阳明,津液内竭,里气不和,故"微烦不了了",治疗不可攻下,静以候之,亦可酌进滋液调肠方药;"微烦"为药已中病,正邪交争,邪外出之征兆,提示再服以助正气抗邪、得汗而解;脾胃气机阻滞,水谷郁蒸而见微烦,治从温健中阳,泄浊升清;大病初愈,脾胃虚弱,食积生热,表现为日暮微烦,本证减少进食,自可痊愈。  相似文献   

19.
周兰  高红芳 《河南中医》2023,(4):492-495
肺癌病机为正虚络阻,机体正气虚衰,受邪毒侵犯,痰热瘀毒搏结于肺之脉络,息道被阻,发为肺癌。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与癌毒密切相关,抗癌祛毒法贯穿治疗始终,泽漆汤中,泽漆化痰消水,石见穿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白前降逆平喘,生姜、半夏和胃化痰,黄芩清泄肺热。泽漆先煎,去其毒性,顾护脾胃之气,人参、甘草培土生金,桂枝温阳开结,气化水液痰浊,配合白前调畅肺气。全方化痰逐水,止咳平喘,寒温并用,邪正兼顾,调畅肺气,与肺癌正气亏虚,痰热瘀毒搏结,肺络瘀阻的基本病机相契合。从药物用量及组成不难发现,泽漆汤用药以攻邪为主,扶正仅人参、甘草二味。祛邪扶正为积聚类疾病总的治疗法则,在疾病不同阶段,邪正盛衰程度不同,祛邪、扶正的侧重亦不同,过早使用补益药物有闭门留寇之弊,但疾病终末期,正气欲衰,亦难强攻,需加用补益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对《伤寒论》第131条提出三点新的解释。①“病发于阳”系指病发于阳气素盛、胸有痰水之人而言,“病发于阴”系指病发于胃气素虚之人而言,而不能以结胸与痞证形成之前的“原有病证”来区分。②结胸言“热入”,在于强调邪热内陷是热实结胸形成的必要因素之一,痞证不言“热入”则强调中虚是痞证形成的根本原因。③“下之太早”,是说在结胸形成之前就有可下实邪存在,只因表邪未解而用攻下,导致邪热内陷与体内痰水实邪互结于胸膈,才形成结胸;痞证不言“下之太早”,说明痞证形成之前,患者无可下实邪,只因误下损伤中气,才导致痞证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