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28.89%,对照组为17.7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针刺耳穴配合颈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随症取特定穴针刺联合颈椎牵引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的办法将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针灸据经络症状取患侧手三阳经俞穴及络穴为主穴。对照组针灸常规取穴。两组都采取同样的颈椎牵引治疗。通过视觉模拟(VAS)评分、颈部疼痛问卷(NPQ)评分、田中靖久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有效率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NPQ评分、NDI评分均减低,治疗后两组田中靖久评分均增高。观察组有效率为94.34%(50/53),对照组有效率为81.13%(43/53)(P<0.05)。结论 随症取特定穴针刺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引态下针刺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牵引态下同时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步牵引状态下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以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1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RI、NDI和VAS评分以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态下针刺夹脊穴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炎症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谭黄圣  邓鹏伟  何升华 《中国针灸》2024,(5):537-538+545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阳经输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手三阳经输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以及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总分及NDI评分降低(P<0.05),SF-12评分升高(P<0.05),总有效率为91.1%(51/56)。结论:针刺手三阳经输穴配合颈夹脊穴能缓解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田贵红 《新中医》2020,52(17):114-117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对照组分别有4例、5例患者脱落。对照组给予针刺颈夹脊治疗,研究组给予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健康调查简表(SF-36)、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上述8项评分均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上述3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研究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对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106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应用中药熏洗,研究组联合应用穴位按摩。观察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量表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熏洗及穴位按摩,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及症状量表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灸"气伤痛"理论疗法对颈椎病患者颈痛症状及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4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则根据针灸"气伤痛"理论疗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痛程度及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99±1.32)分、(5.01±1.50)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SF-36评分对比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气伤痛"理论疗法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颈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针刺方法结合运动治疗;观察组使用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VAS)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3.34%,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养老穴结合运动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络刮疗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络刮疗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颈部疼痛VAS评分、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颈部疼痛VAS评分、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经络刮疗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为治疗组,与针刺风池夹脊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颈舒颗粒联合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CASCS和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减轻疼痛,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克  林晓辉 《中国针灸》2012,32(3):211-214
目的:比较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与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穴位,如天柱、风池、曲垣、巨骨、阿是穴,对照组针刺颈部夹脊穴,均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运用国际简化McGill量表,对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进行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PRI感觉项评分、PRI情感项评分和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VAS、PP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0.0%(21/3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斜方肌起止点相关穴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能起到肯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针刺颈部夹脊穴。  相似文献   

13.
乔磊  白玉  付爱玲 《新中医》2022,54(9):184-188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针刺肾俞、大肠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即刻镇痛及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98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选穴治疗,研究组给予腹针配合针刺肾俞、大肠俞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 min、20 min疼痛情况,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估2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min,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0 min,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0 min (P<0.05)。研究组治疗后10 min、2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M-JOA量表中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生活工作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JOA量表中的主观症状、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组(试验组)和普通针刺法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0次,每组分别对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进行评分,按公认的评价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颈部症状与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试验组以上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P0.05)。结论:合谷刺透穴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刃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以下简称Mc-Gill)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Mc-Gill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刘旭  曹勇  徐军辉 《新中医》2015,47(7):222-224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伴发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并针刺夹脊穴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综合疗效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并用动态肌电图中位频率(MF)的变化值作为客观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26.67%;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采用动态肌电图MF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夹脊穴为轴性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暖宫调经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诊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暖宫调经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和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 PI)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筋结点配合手法推拿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筋结点配合手法推拿及牵引治疗,每日1次,4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McGill疼痛问卷简表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两组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cGil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DI指数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刺联合手法推拿可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消除了哺乳期患者对口服药物的顾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日常教育,并教授颈椎功能锻炼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行刀钩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CSR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脱离1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手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结合针刺治疗。1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AS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