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黄伟 《湖南中医杂志》2023,(3):60-62+66
目的:观察中频穴位透热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频穴位透热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腹胀、腹痛、腹泻、大便频次)、5-HT、VIP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5-HT、VI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性较好。结论:中频穴位透热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129例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43例)和C组(43例)。A组给予IBS-D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灸法,C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循经感传扶阳灸法。观察三组治疗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生活质量(IBS-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5-HT和P物质水平。结果:干预后,C组IBS-SSS评分、IBS-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5-HT和P物质水平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感传扶阳灸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血清5-HT和SP水平,是临床可以推荐应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脾肾阳虚证IBS-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四味)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照组仅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学指标、IBS症状严重度评分、生活质量指标等。主要结果:(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8. 9%vs 80. 4%,P0. 05);(2)治疗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腹泻、腹痛、大便溏泄等)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3)治疗组的IBS症状严重度评分和IBS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肾四味)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脾肾阳虚证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在"四四固本颗粒"治疗IBS-D脾肾阳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临床护理。比较2组患者综合治疗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IBS-QOL、SAS、SDS积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S-QOL、SAS、SDS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9.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中医临床护理应用在"四四固本颗粒"治疗IBS-D脾肾阳虚型的综合治疗护理中,能提高临床疗效和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许宝才  邱根祥  陈伟  王臣大  王磊 《新中医》2018,50(6):195-198
目的:观察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IBS-SSS及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以上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氏补火生土法配合脐疗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郭灵祥  秦甜甜  高俊  闫晓瑞 《中药材》2022,(10):2502-2506
目的:评价参倍固肠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脑肠肽、miR-24、miR-199b的影响。方法:将11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1片/次,3次/天)+参倍固肠胶囊模拟药(4粒/次,3次/天),观察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模拟药(1片/次,3次/天)+参倍固肠胶囊(4粒/次,3次/天);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腹痛强度、粪便性状评分、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IBS专用量表(IBS-QOL)和脾肾阳虚证评分;检测肠道菌群、粪便SCFAs;检测血清脑肠肽(NGF、BDNF、5-HT、SP);检测循环miR-24、miR-199b水平。进行腹痛和腹泻应答率、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性状、IBS-SSS、脾肾阳虚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应答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双歧杆菌、拟杆菌属、乳酸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厚壁菌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粪便SCFAs水平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98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均给予纠正电解质、水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附子理中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健康调查量表积分、证候积分、结肠内镜积分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症状总积分[(1.80±0.19)分比(4.90±2.24)分,t=9.653]、健康调查量表总积分[(14.01±7.11)分比(31.44±12.91)分,t=8.278]、证候总积分[(2.33±0.10)分比(4.86±0.93)分,t=18.934]、结肠内镜积分[(0.89±0.03)分比(1.60±1.14)分, t=4.3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总有效率[93.88%(46/49)比75.51%(37/49),χ2=6.37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中医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为12.24%(6/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1,P=0.012)。结论附子理中汤可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合募配穴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3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1例。中药组口服痛泻要方,每天3次;针药组口服痛泻要方联合针刺治疗,穴取上巨虚、天枢、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常规针刺,每天1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mg,每日3次,各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肽(VIP)及MAPK信号通路指标ERK1 mRNA、ERK2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SAS与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87.8%(36/41)vs 78.0%(32/41),68.3%(28/41),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CGRP、VIP水平均下降(P0.05),针药组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ERK1mRNA、ERK2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针药组表达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合募配穴联合痛泻要方可有效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中ERK1 mRNA、ERK2 mRNA表达,降低血清CGRP、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雷火灸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TC、TG、HDL-C、LDL-C)及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指标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雷火灸是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匹维溴铵片比较,探讨四神丸联合督灸对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四神丸联合督灸治疗)44例和对照组(匹维溴铵片治疗)46例,对比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随访2个月后疗效。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IBS-SSS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BS-SSS积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优于对照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79.55%)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神丸联合督灸可以有效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中医证候,其疗效较西药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1.
赵晓丹  王继东  谭海成  武琛  张立宏  陈林  龚然 《陕西中医》2020,(9):1245-1247,1261
目的:探讨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治疗组应用升清健脾固肠方,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的病情变化积分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治疗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能有效改善患者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减少腹泻次数,临床疗效较马来酸曲美布汀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隔药灸贴与艾箱灸两种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贴组和艾箱灸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中脘及双侧天枢、阴陵泉、太溪等。隔药灸贴组采用温阳扶正膏(制附片、制吴茱萸、干姜、肉桂等组成)在神阙、关元、中脘及双侧天枢、肾俞、上巨虚进行隔药灸贴,艾箱灸组在相同腧穴进行艾箱灸。针灸治疗均隔日1次,共治疗4周(14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肠易激综合征(IBS)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及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及总分、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隔药灸贴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中腹胀评分、大便次数评分、总分和IBS-SSS评分低于艾箱灸组(P<0.05);两组患者IB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隔药灸贴组高于艾箱灸组(P<0.05)。隔药灸贴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艾箱灸组的85.0%(34/40,P<...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瑶医火攻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瑶医火攻疗法,对照组3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治疗组在治疗腹泻型IBS脾肾阳虚证上其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瑶医火攻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型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4.
宋倩红  李龙  邱彬 《新中医》2023,55(2):32-35
目的:观察奠土汤加味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奠土汤加味联合艾灸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脾肾阳虚证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腹胀程度、排便满意度、对生活影响等IBS-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腹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形寒肢冷等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奠土汤加味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15.
周毅  林希  陈晓娟  王晗  舒贤周 《新中医》2022,54(22):17-20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隔药灸治疗肝气乘脾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肝气乘脾证IBS-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痛泻要方加味联合神阙穴隔药灸治疗。治疗6 周后,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IBS 病情严重程度调查表(IBS-SSS) 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66.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IBS-SSS 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BS-SSS 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2 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隔药灸治疗肝气乘脾证IBS-D 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hl/Th2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脾肾阳虚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利福昔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2(IL-12)、IL-4、IL-10水平和Th1/Th2(IFN-γ/IL-4)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NF-γ、IL-12水平和Th1/Th2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升高和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IBS-D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混元灸与口服西药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混元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混元灸组予关元穴混元灸治疗,每次约40 min,每天1次;西药组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次,每天3次)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5 g/次,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2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IBS-QOL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混元灸组IBS-SS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西药组、IBS-QOL总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混元灸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西药组腹痛、腹泻、不思饮食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混元灸组腹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及总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混元灸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9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除疾病影响部分外,其余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疾病影响部分和SGRQ总分治疗后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注射液可以减轻COPD稳定期脾肾阳虚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用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和曲美布汀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积分、中医证候积分、BSS评分系统积分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IBS-D患者的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计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腹痛日数、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和76.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肝理脾补肾固肠法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针药结合治疗)各30例,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