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Graves病(GD)栓塞前及栓塞后3年组织病理动态变化,了解栓塞后疗效的病理基础.方法 38例GD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于术前、术后7 d、6个月、3年分别测血清TT3、TF4、FT3、FT4、rT3、TSH、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SH受体抗体(TRAb)等指标,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23例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结果 栓塞后7 d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性缺血坏死.栓塞后6个月表现为缺血后的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破坏为主.栓塞后3年主要表现为明显的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和滤泡萎缩.栓塞术后3年组甲状腺刺激抗体(TGAb)、TPOAb较栓塞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TRAb栓塞治疗后6个月和3年均较栓塞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3年甲状腺损伤持续存在可能是造成TGAb、TPOAb栓塞术后3年组较栓塞术前、栓塞术后6个月组轻度升高的原因.栓塞术后3年组甲状腺刺激及抗体(TSAb)较栓塞术前、栓塞术后7 d、栓塞术后6个月低,呈持续下降.栓塞后甲状腺腺体组织逐渐减少,淋巴细胞浸润也逐步减轻,这应该是栓塞后3年TRAb和甲状腺素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 ①栓塞后动态病理变化提示病情中长期缓解的病理学基础是甲状腺组织减少,增生缓解.②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其栓塞后机体免疫功能好转与病理改变相符.③甲状腺动脉栓塞使甲状腺腺体组织减少,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免疫紊乱改善,对GD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透明质酸(HA)在Graves眼病(G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Graves眼病(GO)患者98例(根据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GO1组46例、GO2组52例)、Graves病无眼病(NGO)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FT3、FT4、s-TSH、TRAb和血清HA水平。结果①GO1和NGO组的TRAb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O1和GO2组H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动性的GO患者TRAb浓度与非活动性比较无差异(P>0.05),而HA明显高于非活动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Graves病患者血FT3与TRAb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1(P<0.01)。HA浓度与血甲状腺激素和TSH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RAb参与GD的发生,HA在GO的发病中起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汉强  沈小波 《西南军医》2012,14(2):263-265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相关的临床资料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入选212例Graves病患者,均经过正规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3.3±11.3)月,经过随访(21.7±7.5)月后,比较分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相比较,在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饮酒史、吸烟史、FT4水平及sTSH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眼征、FT3水平、FT3/FT4比值和TRAb阳性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完成规定疗程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之间的甲状腺肿大分度和眼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FT3、FT4、FT3/FT4比值、sTSH及TRAb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GD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治疗前TRAb阳性率(OR=1.137;95%CI 1.032~1.159;P=0.001),甲状腺大小(OR=10.026,95%CI 3.012~33.147;P=0.002)和FT3/FT4比值(OR=1.642;95%CI 1.121~2.914;P=0.016)。结论治疗前TRAb阳性率、甲状腺大小和FT3/FT4比值均是GD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OX40和OX40L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和25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B细胞的百分率,检测OX40和OX40L在受检者CD4+ T细胞和CD19+B细胞上表达的变化.对OX40、OX40L与FT3、FT4和TRAb的关系作直线相关分析.2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百分率为(34.36±6.73)%、CD4/CD8比值为1.24±0.2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45.60±5.72)%、1.84 ±0.37]明显减少(t =2.634和2.125,均P<0.05),而CD19+B细胞数量为(21.42±3.92)%,较健康对照组的(15.35±3.15)%明显增加(t=2.653,P<0.05).Graves病患者CD4 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水平为(12.92±2.26)%,较健康对照组的(4.19±1.45)%明显上调(t=2.112,P<0.05);CD19B细胞表面OX40L为(15.33±3.75)%,较健康对照组的(8.64±1.73)%表达水平高(t=2.467,P<0.05).Graves病患者经131I治疗后CD4+ T细胞表面OX40的表达水平为(7.65±1.64)%,CD19B细胞表面OX40L为(11.50±2.7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795和2.393,均P<0.05).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FT3、FT4和TRA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4.53±2.54和20.79±6.05、13.69±4.35和49.65±10.12、11.74 ±6.19和24.78±8.46;t =2.219、2.441和2.293,均P<0.05).FT3、FT4与CD4+ T细胞上OX40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和0.73,均P<0.05).TRAb与CD19+ OX40L+B细胞呈正相关(r=0.76,P<0.05).结论 OX40和OX40L在Graves病患者淋巴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1I治疗不仅通过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同时影响机体T、B细胞免疫功能,促进Graves病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131I治疗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分别于131I(剂量:148~240.5MBq)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甲状腺大小;随访2~7年,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血清FT3和FT4水平明显降低(t=12.43,t=21.21,P均<0.01),TSH水平明显升高(t=10.34,P<0.01),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58例患者中,治愈31例(53.45%),好转16例(27.59%),无效7例(12.07%),甲减3例(5.17%),复发1例(1.72%).结论 131I治疗青少年Graves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局部间断冰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1例(51膝),其中,术后应用局部间断冰敷治疗(冰敷组)29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3天的膝关节术前术后髌骨中点周径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总引流量。结果术后第2、3天冰敷组膝关节术前术后髌骨中点周径差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第1、2、3天冰敷组VAS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冰敷组总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局部间断冰敷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局部消肿,缓解术区疼痛,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与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对比研究,探讨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为观察组,其中8例行单侧叶结节消融,42例行双侧叶结节消融;另选同期因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6例为对照组,其中52例因单侧叶结节甲状腺部分切除,44例因双侧叶结节甲状腺部分切除.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周,1、3、6和12个月血清FT3、FT4、TSH指标的变化.结果 MWA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血清FT3、FT4水平较术前升高,TS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和12个月F 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血窒息1例,声音嘶哑5例,低钙抽搐3例.甲状腺部分切除后1周血清FT3、FT4水平较术前升高,TS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双侧叶部分切除的44例患者临床常规于手术后1周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例单侧叶部分切除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6和8个月时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余49例单侧叶部分切除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血清FT3、FT4、TSH与观察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方法安全,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轻微,显著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部分切除治疗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骨成形术(POP)治疗椎体外转移性骨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91处病灶)行POP治疗的椎外骨转移性肿瘤患者。其中38例患者同时行射频消融术(RFA)。临床适应证为视觉模拟评分(VAS)高于3分,并对止痛药耐受。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通过术前、术后VAS评分及止痛药服用量的变化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4 h 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1.4)分降至术后(2.4±1.9)分,术后3个月降至(1.9±1.7)分,术后6个月降至(1.7±1.6)分。术后10例患者(15.9%)疼痛完全缓解,36例(57.1%)完全不需止痛药,23例(36.5%)止痛药用量减少或止痛药级别降级,3例(4.8%)维持原剂量,1例(1.6%)使用止痛药级别升级。单独行POP与POP联合RFA治疗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92)。13例(20.6%)发生肿瘤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渗漏,但临床无明显症状;1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结论 DSA引导下行POP治疗椎外转移性骨肿瘤临床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分析131I治疗Graves甲亢后早期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择了89例Graves甲亢患者, 其中, 未行131I治疗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 131I治疗后3个月的42例甲亢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了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TSH、TRAb、TSAb和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的测定。FT3、FT4、TSH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RAb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TSAb、TSBAb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TRAb阳性率分别为78.6%(33/42)和36.2%(17/47);TSAb、TSBAb阳性率分别为38.1%(16/42)、0(0/42)和53.2%(25/47)、6.4%(3/47);TSAb与TRAb均为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13例、15例; TSBAb为阳性的病例数分别为0例和3例, 其中3例TSBAb阳性的患者, 2例伴有TSAb和TRAb阳性, 1例伴有TSAb阳性和TRAb阴性。 结论 131I治疗后3个月时, 多数Graves甲亢患者的血清TRAb异常增高; 131I治疗后早期异常升高的TRAb只有部分(39.4%, 13/33)显示TSAb增高, 表明131I治疗后异常升高的TRAb多数并无TSAb功能。  相似文献   

10.
笔者报道了1例131I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单叶缺如合并Graves病甲巯咪唑治疗后复发的病例,从临床症状、血清学化验、甲状腺超声及颈胸部SPECT/CT融合显像等方面分析该病例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先天性甲状腺单叶缺如合并Graves病的认识。甲状腺单叶缺如合并Graves病患者在规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出现复发,应尽早选择131I治疗。131I治疗仍是先天性甲状腺单叶缺如伴Graves病甲巯咪唑治疗后复发患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总结CT导向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采用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15例脾亢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PLT)为(62.0±9.8)x109/L,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结果 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31.0±4.6)%,术后1个月PLT为(96±11)×109/L,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术后l例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冷循环RFA治疗脾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射频消融(RFA)与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对正常兔肝脏的消融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32只活体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组分别采用RFA-PEI(A组)、PEI-RFA(B组)、RFA(C组)和PEI(D组)处理,并于术前,术后1、3、7d抽血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各组行肝脏增强CT扫描,计算各组消融灶体积.结果 术前各组血清ALT、AS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各组血清ALT、AST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开始下降,术后7d各组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各组血清C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的消融体积分别为(3.10 ± 1.10)mm3、(5.99±2.23)mm3、(0.77±0.15)mm3和(0.15±0.07)mm3,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0.05).结论 PEI后RFA对于兔肝、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PEI-RFA治疗安全、有效;PEI-RFA组产生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RFA后PEI组、RFA组、PEI组的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HCC患者200例先行TACE术,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200例患者共行TACE术495例次.肿瘤病灶共计378个,直径为O.5-16 cm,共行RFA术362人次,663个位点.结果 术前、术后12个月AFP分别为(2 156.79±574.61)ng/ml、(269.53±146.65)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1,P<0.01).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是(72.64±24.74)cm3、(46.78±18.95)cm3、(28.27±11.70)cm3和(10.82±8.3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7,P<0.01).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7.8%.结论 肝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术治疗的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1、3、6个月超声观察病灶变化,计算体积及病灶缩小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血流信号消失程度.结果 经皮RFA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造影病灶处均无血流灌注;术中感牙痛2例,停止消融牙痛即缓解.1例消融后有声音嘶哑,未处理,3个月后声音恢复.RFA治疗后1、3、6个月,结节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内均无血流信号和血流灌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过程中,消融区未出现对比剂重新填充的现象.高频超声检查显示,3枚结节在术后6个月完全消失,22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1/2,8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至不足1/2.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年内,所有结节直径明显缩小,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状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变,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RFA治疗能有效缩小并使其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体积及直径消失,并发症较少,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骨成形术(pecutaneous osteoplasty,POP)治疗椎体外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54个病灶)行RFA联合POP治疗的椎外骨转移性肿瘤患者资料,年龄23 ~75岁,平均(52.6±12.2)岁.共54个转移灶得到治疗,其中髂骨24处、髋臼21处、股骨7处、坐骨1处、胫骨1处.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通过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止痛药服用剂量的变化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3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24 h 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1.5)分降至术后(2.2±2.0)分,术后3个月降至(1.6±1.8)分,术后6个月降至(1.3±1.8)分.术后7例(18.4%)疼痛完全缓解,25例(65.8%)完全无需止痛药,10例(26.3%)止痛药用量减少或止痛药级别降级,2例(5.3%)维持原剂量,1例(2.6%)使用止痛药级别升级.33例行走困难者中20例(60.6%)术后行动功能改善,其中4例可正常行走;12例(36.4%)仍然行走困难;1例(3%)行动不便加重,稍微活动即疼痛难忍.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年生存率为68.9%,2年生存率为27.3%.8例(21.1%)发生肿瘤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渗漏,但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2.6%)发生皮肤灼伤.结论 DSA引导下行RFA联合POP治疗椎外转移性骨肿瘤临床效果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甲状腺疾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及阳性率,探讨TRAb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718例临床诊断的不同甲状腺疾病(298例初诊Graves病、212例原发性甲减、47例甲亢期亚急性甲状腺炎、16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RAb水平,并计算其阳性率。以Graves病患者和甲亢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TRAb作为数据源,采用SPSS 13.0绘制ROC曲线。结果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水平(中位数22.45U/L)明显升高,其余甲状腺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均为0.3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RAb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初诊Graves病患者阳性率最高(93.3%),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减组(分别为14.9%、11.3%)次之,甲状腺结节组(1.2%)最低,且与健康对照组(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在各种滴度水平均有分布,其中38.3%的患者明显增高(>30U/L)。亚急性甲状腺炎及原发性甲减也有少数患者血清TRAb明显增高(2.1%和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RAb用于Graves病的诊断有显著意义。Graves病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切点为1.495U/L(敏感性93.9%,特异性85.1%)。在初诊的Graves病患者中,血清TRAb滴度水平与血清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呈正相关(P<0.01),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无明显相关。结论 ELISA法检测的TRAb主要为刺激性抗体,可用于Graves病和甲亢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但其滴度水平处于1.11~13.65U/L时两种疾病重叠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甲亢患者的血流分级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甲亢的患者78例,在做碘~(131)I治疗前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甲状腺血清学功能检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独立血流显像,将甲状腺实质血流分布情况分为1级和2级,分析甲状腺血流分级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体(Anti-TG)、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Anti-TPO)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有无相关性。结果甲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中的FT3、FT4、TRAb有相关性,2级血流分布者较1级血流分布者表现出更高的FT3、FT4、TRAb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可以作为甲亢患者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的一种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门静脉高压患者脾脏体积及血小板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分析101例门静脉高压患者TIPS手术前后脾脏体积及血小板数量变化。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01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脾脏体积(909.95±415.71)cm^(3),术后脾脏体积(791.63±398.97)cm^(3)(P<0.01),TIPS术后脾脏体积缩小77例(76.24%),脾脏体积增大24例(23.76%);术前血小板(67.36±44.64)×10^(9)/L,术后血小板(64.41±47.96)×10^(9)/L(P=0.49),血小板升高39例(38.61%),血小板降低62例(61.39%)。结论门静脉高压患者TIPS术后脾脏体积明显缩小,但血小板数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Graves病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栓塞甲状腺动脉治疗Graves病的方法并观察疗效。方法 选择 10例临床确诊的Graves病患者 ,经内科治疗病情反复或药物致粒细胞减少或外科手术后复发 ,使用PVA微球共栓塞 2 5支甲状腺动脉。结果  10例栓塞后随访 5~ 8个月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中位值自2 0 .90 pmol/L(13.36~ 5 0 .92pmol/L)降至 7.81pmol/L(3.6 7~ 35 .3pmol/L)、游离甲状腺素 (FT4 )中位值自 5 7.9pmol/L(30 .96~ 5 7.9pmol/L以上 )降至 2 8.13pmol/L(2 0 .44~ 39.6 0 pmol/L) ,(P <0 .0 0 5 )。 7例临床症状缓解 ,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3例FT3、FT4 偏高 ,但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 ,用药较术前减少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Graves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探索患者骨代谢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Graves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65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FT3、FT4、TSH、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等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腰椎L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等骨代谢指标以及体重指数、瘦素、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Graves病甲亢组和健康组相比,FT3、FT4、TSH、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等甲状腺指标以及血清钙、磷、AKP、β-CTX、骨钙素、PINP、PTH、体重指数等指标有显著差异。131I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甲状腺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有显著改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有改善趋势,但不显著。结论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同时能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骨代谢指标异常,可有效防治Graves病引起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