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风从火热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因颇多,治法亦繁,近代多趋向从瘀从虚论治,而河间主火之说,渐被淡忘。笔者认为中风从火热论治,仍有其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对此作一阐述。1 文献古籍的论述关于火热引发中风的理论,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中风属《内经》中“大厥”、“薄厥”、“煎厥”、“偏枯”范畴。薄厥、煎厥等,皆阳气亢逆所致。亦属“诸逆冲上”,性质属火无疑。《金匮要略》中风篇中的风引汤治热瘫痫,瘫痫既然…  相似文献   

2.
刘完素对《素问》病机十九条的发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德西 《河南中医》2004,24(10):5-7
刘完素对病机十九条的见解,强调六气之中,火热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风湿燥寒易化热生火,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及“五志过板皆为热甚”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寒凉之剂,重视“降心火,益肾水”,创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清解方药,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其理论与治法对张子和、朱丹溪、李东垣乃至清代叶天士等人的学术思想,影响极深,至今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专立"中风论",根据病情的轻重,将中风分为中脏、中腑、中血分;创制三化汤、大秦艽汤、地黄饮子,并应用加减小续命汤、至宝丹与灵宝丹、换骨丹治疗中风;论述了用药禁忌及预防中风方法。  相似文献   

4.
火热论是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主线,通过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刘完素“寒凉派”的治法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完素和朱震亨生活在理学兴盛的年代,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理学颇有渊源。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理学因素对刘完素、朱震亨两位医家火热理论的影响,发现因对天人相应、太极学说等共性理论理解的不同,以及刘完素对理学中“火”之特性和朱震亨对“存天理灭人欲”等个性思想的采纳,使二人对于火热理解的差异愈发明显。归根到底在于刘完素认为外感六气皆能化火,朱震亨提出体内相火失约而为害,最终形成刘完素主张外感之实火,朱震亨推崇内生之虚火的学术氛围。探明理学对刘完素、朱震亨二人“火”理论的影响,有助于从哲学角度完善火热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正气亏损(主要指气虚或阴虚),是中风的发病之本,一旦中风之后,由于五脏功能发生紊乱,机体失却了抵御外邪的能力,此时往往易于导致“虚者受邪”,所以中风患者罹病后有时会出现一些外感症状,即所谓“六经形证”是不难理解的。既有标征见在,治疗时先予祛风散邪、舒筋活络之剂如大秦艽汤、小续命汤之属,  相似文献   

7.
治疗中风 勿忘祛风——张琪研究员治疗中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中风的治疗逐渐趋于治内风为主,祛风剂的使用日益减少。然张老临症却常以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祛风剂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因而对外风学说应予正确对待,祛风通络的治法仍具有实用价值。然“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风邪外中,必因正气先虚或脏腑阴阳失调,而风邪始得外中。张老据此而设祛风清热养血通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由古而今,学说颇多,其中自刘河间提出“火热致中”的发病机理后,内伤中风之门户为之大开,并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迄今方兴未衰。本文试就火热致中学说的源流与现状作一考察,并结合己见讨论如下。 1火热致中的源流与现状 1.1源流辨析 中风的火热致中学说,始于隋唐,彰于金元,盛于明清。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中风多由热起”。金·刘完素大倡火热内盛为中风病机。刘氏以前多主“正气亏虚,风邪入中”,其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阐发火热致病的特点,认为“暴病暴死,火性疾速故也”。中风之“风…  相似文献   

9.
刘完素在诊治中风病方面,对其病因病机、诊断、治法、预后等有其独到见解和认识。认为中风病以热为本,以风为标,提出热极生风理论,开创了论治中风由外风转向内风的先河。在治疗方面当根据有无表里证,首先分为中腑、中脏分别采取"汗"或"下"法祛风除热。对于"表里证已定,别无他变"者,刘完素强调用"大药养之",日久使阴阳、营卫自和。并指出中风多有先兆,宜应先期预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进行溯源,强调“结”类疾病的“热结”状态,并进行理论分析。“结”类疾病病性各异,但其邪正交争的极期或病情发展危重阶段常呈现火热之象,是此类疾病的重要转折点。文章从刘完素火热论出发,从“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火”病机变化承古创新,融合中医状态学相关理论,探索“热结”状态特点、要素及病机变化,从辨“态”论治、防止误诊误治和对“热结”状态的治未病预防进行临床意义阐释,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的理论内涵,准确探索疾病防治规律。  相似文献   

11.
国医大师张志远教授对中风治疗经验丰富,认为中风病因为内伤积损、情志所伤、气虚邪中,病机关键在于玄府闭塞、气血不通,故以开通玄府,畅行气血为治疗大法,主张分期、分证型论治:针对急性期与恢复期证属痰热腑实采用“三化汤”,恢复期证属气虚血瘀使用“救痪汤”,并自创验方“黄芪愈风汤”治疗恢复期属风痰阻络者。重视风药与虫药,以及黄芪、山楂,丹参、牡丹皮和半夏、橘红的配伍,均收显效。  相似文献   

12.
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特色山东中医学院(250014)郭瑞华【关键词】刘完素,中医妇科,河间学派,火热致病周所众知,刘完素为“河间派”创始人,尤善治外感热病,但他在妇科病方面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本文试就此略做探讨。一、倡火热致病之说,斥滥用温补之弊隋、唐...  相似文献   

13.
刘完素学术思想传承轨迹方剂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火热论”学术思想传承轨迹。方法:选取刘完素及其前代、后世医家的医论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学与方剂计量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方剂计量指标的对比分析,从中显示其“火热论”学术思想传承轨迹。结果:(1)刘完素在寒热温凉药性及清热药的使用上与张仲景极为接近;(2)药味归经功效聚类,刘完素与同代医家接近,更与张子和聚为一亚类。结论:(1)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在秉承仲景理法方药运用原则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推重寒凉,更重辨证;好用寒凉,而不过用;力主寒凉,亦主温补。(2)刘完素“火热论”学术思想对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病学派均有重要影响.对温病学派影响尤深.是温病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14.
刘淑霞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经验,认为中风病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致病因素均有"痰饮和(或)水湿、瘀血和(或)血瘀、火热之邪",而以出血性中风更为明显,中风急性期,上实下虚实并见,治疗首选通腑泻下,恢复期治疗当权衡阴阳气血虚实,不可一盖以补阳还五汤治之,强调脾胃在中风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重视顾护脾胃之气,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温胆汤基础上开发出黄竹清脑颗粒,经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对中风病痰热腑实证者具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脾瘅是因过食肥甘而致中满内热,并且以口甘为主症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前状态。脾瘅病位在脾,病理基础在于火热熏灼。本文基于《黄帝内经》“备化”一词探究脾瘅火热根源,提出“备多-化少”这一病理过程为火热之源。脾瘅之始,因“备多”而纳化失衡,积而化火;随着火邪发展,因“化少”而精微不运,郁而化火。脾瘅之火亦可传至五脏,而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临证以恢复脾之备化平衡为要,截断火邪发生、发展,同时可根据火热传变,分脏论治,有助于实现脾瘅火热的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景泉 《新中医》1992,24(8):6-8
金代医家刘河间所创火热学说,强调火热为病的广泛性,提出“六气皆能化火”与“五志皆能化火”说,分别阐发外感与内伤之火热病机。前者认为凤、湿、燥、寒四气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皆可化火生热,或与火热相兼同病,而火热亦往往是产生风、湿、燥、寒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7.
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素有宿痰,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产生火、痰、瘀、虚,导致内风、腑实、窍闭而见神昏、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半身麻木不遂等中风证候。腑气不通,则火热、痰浊、瘀血之邪无下趋之路,使实邪肆虐更甚;或原有阴虚,因腑气不通,而火热之邪进一步耗竭真阴;或病后肠蠕动减弱、气机不畅,肠内废物留滞过久,加重腑气不通,成为病情加重或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中风形成后,无论是大便是否秘结,均宜在辨证基础上重视通腑醒神。腑气通畅,邪有出路,疾病才有转机。  相似文献   

18.
真中类中辨治--读程国彭《医学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玉龙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0):417-418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中风有真中风、类中风 ,亦有真中类中相兼者。其“种种变证 ,所在多有 ,务在详辨精细”,并备列辨治之法 ,“俾学者触目洞然”。1 真中宜辨病位真中风有中腑、中血脉、中脏之殊。中腑则与伤寒外感传经相符 ,中血脉必有偏枯、斜症 ,中脏虽为在里亦必兼有经络偏枯之症。由于邪中部位不同 ,证候各异 ,因此当随证施治。1 .1 中腑 :中腑即风中于表 ,但细分为三 :风中太阳 ,宜桂枝汤 ;风中阳明 ,则用葛根汤加桂枝 ;风中少阳 ,宜用小柴胡汤加桂枝。因其外有六经之形证 ,与伤寒六经传变之证无异…  相似文献   

19.
小续命汤是古人治疗中风从外风立论的代表方,汪昂《医方集解》祛风之剂首列此方,称其为"六经中风通剂"。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方剂,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由于内风立论的出现,如刘完素的"火热论"、李东垣的"气虚论"、朱丹溪的“湿痰论”,中风的论治从此改观,小续命汤的使用便受到冷落,尤其是近代小续命汤几乎被弃用。笔者在诊治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及1例头痛、耳鸣患者的过程中运用该方加味,效如桴鼓,因此对该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结合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梅  许昕 《北京中医》2004,23(5):273-275
因过用寒凉之药清热泻火 ,使高热暂被压下 ,但病邪却隐伏体内的现象 ,称之为“冰伏”。在妇科疾病的临诊过程中 ,进一步强化和引申“冰伏”的概念 ,对充分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确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辨证认识 ,发挥中药治疗上的个体化优势 ,指导用药 ,提高疗效 ,以及防患于未然 ,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认为“冰伏”应该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用药寒凉 ,气涩血凝 ,易致留瘀敛邪 ,出现邪热内困 ,变生坏病 ;二是寒凉太过 ,此腑之热未除 ,又伤彼脏之阳 ,顾此失彼 ;三是本虚标实 ,虽应急则治标 ,但过用寒凉 ,致本虚更甚 ,则病必不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