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俊志 《四川中医》2003,21(1):27-27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论述了风药在慢性泄泻治疗中具有健脾升阳、祛风胜湿、发散郁热而止泻的功用。  相似文献   

2.
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芳  刘洪 《河南中医》1996,16(6):340-340
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张智芳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450003)刘洪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九二级(450003)关于在泄泻中配伍风药,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早在《内经》中就有“风能胜湿”之说。后世医家李东垣尊《内经》之旨,首创升阳除湿汤治疗泄泻,以升举脾胃...  相似文献   

3.
浅议风药在慢性泄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 ,论述了风药在慢性泄泻治疗中具有健脾升阳、祛风胜湿、发散郁热而止泻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徐老运用风药治疗便秘,常获良效。风药以"风"冠名,辛散升浮,如防风、柴胡、羌活、独活、升麻、细辛、葛根等皆属风药,从脏腑辨证可取其祛风宣肺、升发脾阳、疏肝理气之功,从气血辨证,可借其散火澄源、扬帆鼓气之力,配合其他通便之法治疗便秘。徐老强调临床运用风药治疗便秘之时,应注意首选风药中润剂,如防风、荆芥一类,合理配伍养阴、清热、益气之品,用量宜轻、中病即止,以防其耗气伤阴之弊。  相似文献   

5.
“风药”概念尚无定论,回顾梳理古代文献有关“风药”的论述,可知“风药”非统指治疗内外风邪的药物,而唯指能解表发散,直接治疗外风的药物;也是“石楠”和“泽兰”的别名。  相似文献   

6.
梁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60-61
辛味风药在治疗泄泻中为诸多医家所推崇,其作用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调理气机等,不仅适用于脾虚、肝郁泄泻,而且也适用于脾肾两虚、肾虚五更泻等。然而辛味风药在使用时需讲究配伍,且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7.
风泄是泄泻的一种,相关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有诸多丰富和发挥。通过对风泄理论源与流的梳理和分析,探求更贴近临床的风泄病机理论及治疗方法。由源流考析可知,风泄由风邪入中引起,治疗上应以祛风为主。应与肝气侮脾引起的泄泻及脾虚下陷导致的泄泻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内经》曰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即风泄 ,故有肠鸣飧泄之称 ,其特点是泻而伴有肠鸣 ,中医认为腹中雷鸣是风行地中之象。久泻者加风药升清以化浊 ,常能收佳效。故治泻不问多久 ,在治疗的相应方中加入风药 ,是很切合泄泻之病机的。考泄泻之发病 ,在外多与风、寒、暑、湿有关 ,在内多与肝脾失调有关。按风药可祛风、胜湿、散寒、疏肝、升清、开郁泄热及化暑等多种功用 ,笔者临床宗前人之说 ,结合自己的体验 ,常用风药治疗多种泄泻 ,收效满意。其代表方 ,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教授推荐升阳益胃汤 ,他如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汤等也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浅谈风药治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柴胡、升麻、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为代表的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之泄泻时可配伍应用.风药可以祛除外邪以治泻、醒脾胜湿以治泻、升阳以治泻、疏理肝气以治泻,在临床治疗泄泻时辨证应用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治风活血法治疗中风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沿革、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究,对治风活血法的治疗机制、风药的分类及中风病治风活血法代表方进行探讨,认为从“治风活血法”的治法理论高度认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可能为中风病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提供切人点,对提高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治疗腰痛,根据《内经》“风为百病之长”,针对“络不通”的病变症结,以风药为切入口,在辨证的基础上,遵“络以辛为泄”的大法,重通络、治风为先。继承叶天士用药经验,反复实践验证,精心筛选风药如桂枝、麻黄、细辛、防风、羌活、葛根、柴胡、威灵仙、全蝎、蜈蚣等辛散轻灵之品,画龙点睛,因势利导,通络定痛,常获殊效。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用风药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用风药机理初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蔡胜彬,王敬琪【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论》,风药李东垣著《脾胃论》,开脾胃学说之先河,以“内伤脾胃”立论,倡“升阳益气”之法。临床用药,自是以补益脾胃为重。然于补脾之中又善用风药,笔者不揣愚陋。...  相似文献   

13.
根据风药特性,阐明其升发脾胃清气而治泄泻、子宫脱垂等脾不固摄的疾病,疏邪达表而治经期身痛、头痛,透达气机而舒解肝郁,又具祛湿止带、活血化瘀、引经报使等多种功效。指出灵活配伍风药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确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表现出病位不固定,易兼夹他邪,病程迁延日久等规律,与风邪致病特点相吻合.胃风理论是中医学治疗慢性胃炎的病机理论补充,可用来解释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及病变规律.以胃风理论为指导,在治疗慢性胃炎中提倡重视"风药"的应用,可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陈天然教授从风论治偏头痛的临床经验。陈天然教授认为,偏头痛发病以风邪为首因,包含内风、外风,常夹杂瘀血、痰浊,临床以实证居多。陈天然教授主张“病-证-症”结合,提倡辨证论治,善用风药,重视“治风先治血”,化痰浊,固护脾胃。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是以明显或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作用,在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健脾益气、补肾益精等作用上已有认识,本文主要探讨合理运用风药配伍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洪泓  李海波 《光明中医》2022,(12):2148-2150
汉代《神农本草经》已载入了89味治“风”药物。到了金元时期,李东垣第一次系统论述风药,他继承和发扬其师张元素的“药类法象”理论,依据“风药”“风升生”特性,将风药广泛运用于外感内伤疾病治疗中。近现代将风药从狭义延伸为广义。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认为风药不仅有疏散之性,也有收涩之用,还有固摄之功。疏风就是收涩,升清就是固摄的观点,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从大肠“主传导”、“主津”的生理功能,论述泄泻乃大肠传导功能亢进、气机下行过甚、或肠中水液过多所致,即“风盛舟翻”、“水盛覆舟”。治疗泄泻的方中祛风药的作用:一者祛肠中之风,二者祛肠中之湿,祛风、祛水(祛湿)在调节大肠恢复正常功能以治泄泻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脾胃论》承载了李东垣毕生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尤为注重补益脾胃,本书提出“脾胃元气论”“脾胃升降观”“阴火论”等,通读《脾胃论》,发现东垣在治疗上尤为擅长使用风药,全书载方63首,应用风药的方剂达35首,但现代药理学并无“风药”这一明确定义,现就《脾胃论》学术思想及风药的定义、范围、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国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血瘀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 ,亦是许多疾病的病理产物。其形成的因素很多 ,病机复杂 ,而且许多疑难杂病亦每见血瘀。其治疗临床上多单纯应用活血化瘀药 ,但疗效不十分理想。导师刘国安教授系甘肃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30余年 ,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主张 :在治疗血瘀证中酌情配伍风药可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不仅为血瘀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同时也扩展了风药的应用范围。所谓风药 ,一则取义于《内经》中“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的说法 ,二则因辛散药可起醒脾散滞、疏肝解郁之效 ,而肝为风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