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辉 《临床医学工程》2019,(9):1225-122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TNF-α、IL-1β、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其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46例符合诊断和溶栓治疗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清除自由基、血小板抑制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6小时、24小时和7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再选取同期非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靳英 《智慧健康》2023,(6):144-147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栓机械取栓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单纯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息县人民医院治疗的ACI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肌力恢复状况,并对比治疗前后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45/48)较对照组75.00%(36/4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肌力恢复状况比较,观察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与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肌力恢复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3个月时的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发病在4.5 h之内的ACI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24 h及14 d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可更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持续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效果。方法9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血流Vmax、Vmean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治疗AI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济源市某医院收治的107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早期溶栓后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0,P=0.01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4,P=0.014)。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治疗前NIHSS评分、溶栓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行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比较两组患者伸神经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hs-CRP、IL-1β、TNF-α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溶栓后24h、14d实验组患者的NIHSS、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hs-CRP、IL-1β、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以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改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对血清炎性因子造成的缺血后在灌注损伤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雪清 《智慧健康》2022,(34):148-151+155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按照随机摸红蓝球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和实验室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统计两组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hs-CRP、Hcy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CRP、Hcy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内BI指数、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BI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运用于急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患者37例和观察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NIHSS指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数值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运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对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促进意义,明显降低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文章纳入对象为福建省立金山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均采取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分析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血组年龄、心房颤动、血糖、既往阿司匹林服用史、早期见CT低密度病灶、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心房颤动、溶栓前NIHSS评分及基线血糖水平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心房颤动、溶栓前NIHSS评分及基线血糖水平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非房颤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符合溶栓适应证的非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常规溶栓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降脂、改善脑血液循环、抑酸保护胃黏膜等基础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常规溶栓组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溶栓24 h后,复查头CT,如无出血转化及重要脏器出血,在常规溶栓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抗凝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7和14d的NIHS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7、14和90d的Barthel评分。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24h、7和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在治疗后7和14 d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7、14和90 d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常规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出血发生率与常规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非房颤急性脑梗死,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绿色通道的构建及其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启动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同时将rt-PA静脉溶栓地点前移到急诊重症监护室。以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实施前rt-PA静脉溶栓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DNT)、DNT60 min比例、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溶栓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DNT较短,DNT60 min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后24 h与72 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构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患者自就诊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DNT60 min比率,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平行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 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的NIHS 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S S评分分别为(19.67±2.8 5)和(19.14±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 h、2 4 h和7 d的NIHS S评分为(12.69±1.39)、(8.68±1.11)和(7.32±0.8 7)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5.18±1.7 3)、(12.2 3±1.4 4)和(10.2 4±1.0 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5 5%(8/5 5)和4 1.8 2%(2 3/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配合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更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且使用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救治的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惠东人民医院择期医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9例,均以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症医治。按乱序法将所有患者进行抽取,其中1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其余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采用护理干预方案,为观察组。分析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医治及护理后,其神经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症状,不良病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医治的急性脑梗死病患中,应用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统一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NHISS以及自理能力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的抑郁情绪、NHISS以及自理能力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4%)要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经过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I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损伤情况及临床疗效、溶栓后出血、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C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出血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MR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14 d、 30 d、 90 d后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AIS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溶栓后出血率相当,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靖江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治疗后30 d改良Rankin量表评估结果 ,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评分为0~2分)与预后不良组(33例,评分为3~6分)。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中女性、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房颤史患者占比及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合并高血压、溶栓前NIHSS评分>13分、入院时WBC>12×109/L及血清CRP>12 mg/L均为影响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