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罗恩病是一种肠管慢性炎症,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常见病变部位在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约三分之一的克罗恩病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肠狭窄及肠梗阻。本文综述了手术、内镜球囊扩张和肠道内支架术及腹腔镜技术在处理克罗恩病肠狭窄与梗阻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克罗恩病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成玉  李世拥 《腹部外科》2002,15(3):133-135
克罗恩病 (Crohndisease ,CD)是一种全胃肠道炎性疾病 ,它与溃疡性结肠炎 (UC)同属炎症性肠病。常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任何部位 ,多伴有肠外表现。疾病似乎呈终生复发性 ,即使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后也不例外 ,术后 3年肠镜下复发率达 75 % ,所以手术不是CD的理想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只是在内科治疗失败或出现如穿孔、大出血、肠狭窄梗阻、肠瘘、腹腔脓肿、或无法与其它腹内炎症鉴别的急腹症、腹部包块及重要肠外并发症时 ,才不得而为之的对症治疗。要真正改善炎性肠病的现状 ,必须抓住病因学研究 ,弄清其发病学的基础、致病环…  相似文献   

3.
李元新 《消化外科》2014,(8):596-599
克罗恩病是一种需用内科药物控制的疾病,病变肠壁长期炎症反应并纤维化导致肠梗阻是克罗恩病最常见的手术原因.近年来克罗恩病的相关基础研究、诊断与治疗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外科医师应与胃肠内科、内镜、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医师合作,严格把握克罗恩病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熟悉其外科治疗原则,积极应用损伤控制外科、快速康复外科和腹腔镜手术等新理念、新原则和新技术,对提高克罗恩病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0年8月外科治疗的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1~13年.结果 术前确诊克罗恩病患者11例,误诊率57.7%.临床表现以肠梗阻为主占57.7%,其次消化道穿孔和消化道出血分别占26.9%和15.4%.以急腹症表现23例,占88.5%;全组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小肠部分切除10例,回盲部切除4例,右半结肠切除7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回肠结肠短路术1例.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死亡1例.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69.2%.16.7%(3/18)患者死亡,27.8%(5/18)患者明确复发,55.6%(10/18)患者无克罗恩病复发症状.结论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外科手术病例多以肠梗阻、出血等急腹症为主,术式选择和规范化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肉芽肿性、透壁性炎症,可以发生在胃肠道任意部位,病因尚未明确。由于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许多患者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病情多年迁延不愈,最后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1]。本文就我院1992年~2006年经病理确诊的30例克罗恩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引起的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外科急腹症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克罗恩病例,总结其临床治疗特点.结果 16例中术前确诊8例,误诊率50.0%.本组病人表现以腹痛、腹泻和恶心呕吐为主,分别占81.3%、43.8%、37.5%.16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因以肠梗阻最多,手术方法以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最多.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复发2例.结论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术前误诊率高,可根据术中所见做出判断;克罗恩病急腹症内科治疗无效并有外科手术指征时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胃肠吻合术是胃肠外科患者最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外科手术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胃肠吻合已经从过去的单纯手工吻合发展为现在的手工吻合、胃肠腔内支架吻合和器械吻合的结合,广泛应用于外科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之中[1],如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溃疡、肠梗阻、肝胆管结石、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切除肿物、病灶所在区段或无功能区后再行胃肠道的吻合成形术。消化道吻合术术式有很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部位所处的正常解剖、功能区域进行选择。临床常见的术式有BillrothⅠ、BillrothⅡ式手术,Roux-Y吻合手术,肠吻…  相似文献   

8.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案。CD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狭窄、梗阻、恶变、穿孔、瘘管等并发症,须及时外科干预。结肠型CD具有特有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使其处理策略有别于其他部位的病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并权衡手术利弊,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模式下制定适合病人的个体化临床决策与方案,可使病人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33例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或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活动程度及病变范围,本研究采用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以及外科联合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方式包括肛瘘挂线术、肛瘘切除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以及肠造口术.针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道病变选用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TNF单克隆抗体等药物进行内科治疗.治疗后采用门诊治疗和电话方式随访至2012年8月.术前及术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肛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DAI)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33例患者中,22例行外科联合内科治疗,7例行单纯外科治疗,4例行单纯内科治疗.首次治疗后18例患者肛瘘瘘口愈合(其中3例行单纯内科治疗),愈合时间为(3.2±2.6)个月(1 ~12个月),其中8例瘘管减少、症状改善;4例瘘口持续未闭;6例出现肛瘘复发或再发,复发或再发时间为首次治疗后(35±56)个月(5~ 148个月).33例患者术前CDAI和PDAI评分分别为(166±100)分(7~ 361分)和(9.2±2.6)分(5~16)分,经治疗后(包括手术及药物治疗)CDAI和PDAI评分分别为(83±53)分(0 ~212分)和(2.7±3.1)分(0~11分),患者治疗前后CDAI和P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8.92,P<0.05).12例首次治疗肛瘘未愈合患者再次治疗后,3例愈合,9例未愈合.6例患者出现复发或再发,其中5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4例愈合、1例症状改善),1例仅接受内科治疗瘘口未愈合.直至随访结束,30例患者中20例肛瘘愈合,10例肛瘘未愈合.结论 目前尚无统一的克罗恩病合并肛瘘治疗标准,外科联合内科治疗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疗效较好,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手术是克罗恩病(CD)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手术并不能治愈CD,多数病人术后会出现疾病复发.CD术后疾病复发与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吻合方式、肠系膜切除范围、手术切缘等手术相关因素相关.手术作为影响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引起重视.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优化、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以及CD外科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消除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者均属于内科系统疾病,只有内科治疗无法控制病情发展或出现并发症时才需要外科治疗,但二者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截然不同。外科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克罗恩病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27例克罗恩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术后随访8个月至6年,根据克罗恩病简化CDAI评分标准判断疗效.复发9例中,再次手术5例,其他4例转内科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复发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21个月.结论 对克罗恩病无论是外科治疗,还是内科治疗均无法达到治愈,仅是对症治疗.手术治疗克罗恩病,其复发率及再手术率高是外科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探讨以下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克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1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采用输血、支持疗法和手术疗法,明确诊断克罗恩病。当下消化道大出血作为克罗恩病的首发症状,而肠道症状不典型或缺乏时,紧急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可行手术治疗。为防止术后再次发生出血,可首选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报告1975-1995年我院收治的小儿克隆氏病共5例,均为男性,年龄6~13岁,其中4例手术证实,1例作钡灌肠及肠镜证实诊断,死亡1例。介绍了小儿克隆氏病不同于成人病例之处,即生长发育迟缓、营养障碍明显、误诊率和腹内瘘发生率高。因此对有慢性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消瘦、营养不良患儿要进一步行纤维结肠镜及消化道造影,以便确诊,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例及出现并发症如内瘘、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时手术,术式依病变情况而定,作肠切除或捷径手术等,术前、后注意营养支持,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合并并发症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克罗恩病患者并发症包括肠梗阻27例,肠瘘6例,急性肠穿孔4例,消化道出血5例。手术方式: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2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11例,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2例,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术3例,小肠部分切除+结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6例,回结肠吻合口切除重建术1例,以及其他1例。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5例,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1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克罗恩病并发症以肠梗阻及肠瘘多见,手术是目前克罗恩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克罗恩病病人中肛周瘘管型疾病十分常见,其中23%为复杂性肛瘘或多发性瘘管。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在肛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最为棘手,对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处理原则是依据局部病变特征,及时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多学科协作、全面细致地评估后,通常先行手术引流感染灶治疗,随后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炎症,最后实施确定性手术闭合瘘管。  相似文献   

17.
在克罗恩病病人中肛周瘘管型疾病十分常见,其中23%为复杂性肛瘘或多发性瘘管。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在肛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最为棘手,对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处理原则是依据局部病变特征,及时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多学科协作、全面细致地评估后,通常先行手术引流感染灶治疗,随后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炎症,最后实施确定性手术闭合瘘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代谢在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考察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主要酶系在17例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病变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花生四烯酸代谢酶广泛表达于克罗恩病肠组织,其中环氧化酶-2,5-脂氧化酶和15-脂氧化酶在克罗恩病溃疡部位的表达形成了规律性的空间分布。结论环氧化酶-2和15-脂氧化酶是克罗恩病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的关键成分,而5-脂氧化酶可能是克罗恩病炎症放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3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8例克罗恩病行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患者行单次手术,26例行再次手术.分析可能影响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的25项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血型、术前WBC、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淋巴细胞、术前Hb、术前Alb、术前前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表达、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表达、病变原发部位、疾病类型、肠外表现、肛周病变、吸烟史、阑尾手术史、初次手术前病程、初次手术前1年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初次手术前BMI、术前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PNI)、初次手术前应用肠内营养、是否急诊手术、初次术后并发症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前白蛋白、hs-CRP、病变原发部位、疾病类型、吸烟史、初次手术前1年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初次手术前应用肠内营养是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x2=5.928,4.805,7.491,12.363,5.229,9.026,16.50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变原发部位为回结肠型(L3型)、初次手术前1年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初次手术前应用肠内营养制剂提供热量<500 kcal/d是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复发行再次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08,3.535,5.489,95%可信区间:1.035~3.518,1.087 ~ 11.494,1.816 ~ 16.590,P<0.05).结论 克罗恩病病变部位为回结肠型(L3型)、初次手术前1年内行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初次手术前2周内每日肠内营养制剂提供热量< 500 kcal的患者有较高的复发再次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再发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6例食管癌术后再发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累计住院时间18~38天。术后肺部感染者2例,呼吸衰竭者1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均可正常进食,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对于食管癌术后再发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病人,若病变较为局限,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