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采用血管内支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利用运动试验来追踪评价其1年疗效。材料与方法:观察32例PTCA成功病例,其中6例在术后1~8个月被诊断为再狭窄,选择Gianturco-Roubin型支架做再成形治疗,在术后第1、6、12个月测定其运动试验结果,将所测定指标与单纯PTCA组病例做同期对照。结果:6例血管造影均为原部位的单支血管再狭窄,经支架成形处理后,狭窄度由90.5%±3.4%(x±s)下降为10.2%±6.7%;术后1年追踪运动试验表明,支架成形组较单纯PTCA组在运动耐量和运动时间方面占优势。结论:再狭窄的发生除了与血管内膜增生反应相关外,还与血管壁的慢性回缩和结构重塑相联系;血管内支架可对抗这一过程的发生,从而提高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管介入术后的再狭窄严重影响术后远期疗效。在各种防治再狭窄的方法中,放射性核素血管内照射逐渐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新方法,与之相瓣设备,剂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看来,此法仍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3.
孙贞  郭俊渊 《放射学实践》2003,18(6):451-451
对于PTA和支架放置术后发生的血管内再狭窄 ,进行血管内放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最近批准了 2种装置用于冠脉支架放置术后进行冠脉内放疗。有报道证实 ,已进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分组试验表明 ,冠脉内放疗对于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此项技术用于外周循环疾病是否有效尚未得出结论。β 发射装置使用方便且可能更安全 ,而γ 发射装置已在临床受到更广泛的好评。血管内近距离照射的主要适应症是那些容易发生再狭窄的高危患者 ,例如既往有过再狭窄 ,支架内增生 ,长段支架 ,长的PTA病变 ,窄的…  相似文献   

4.
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血管狭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血管成形术可能会导致内膜过度增生,血管成形术再狭窄已成为临床严重问题。血管外膜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血管损伤后激活的外膜成纤维细胞(AF)可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并向内膜迁移,同时促进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炎性分子,而AF衍生的活性氧(ROS)引起的氧化应激也会参与血管炎症,这一炎性反应加剧了血管再狭窄。炎性微环境下,祖细胞分化加剧,脂肪细胞功能失调,引起细胞增殖。本文首次综述了几种外膜细胞如AF、炎性细胞、祖细胞和脂肪细胞在血管成形术后血管重构和内膜增殖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是影响这项技术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虽然药物涂层支架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故必须进一步探讨再狭窄的机制.就新生内膜学说的不足,血管重塑学说的提出、研究方法、意义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重塑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是影响这项技术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虽然药物涂层支架使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故必须进一步探讨再狭窄的机制。就新生内膜学说的不足,血管重塑学说的提出、研究方法、意义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介入术后的再狭窄严重影响术后远期疗效。在各种防治再狭窄的方法中 ,放射性核素血管内照射逐渐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新方法 ,与之相关的设备 ,剂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看来 ,此法仍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表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发生血管再狭窄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炎症反应、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膜细胞过度增生等,其相应的反应参数可以作为PTA术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测因子.本文就对儿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预测因子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综述介绍放射治疗预防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这一较新课题。内容分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放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放射预防术后再狭窄的动物实验结果,放射预防术后再狭窄的初步临床疗效,以及心脏照射的放射耐受剂量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血管成形术的广泛开展,血管再狭窄一直是影响其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形成血管再狭窄的机制仍不清楚。就炎症反应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抗炎药物防治血管再狭窄的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再狭窄是影响血管成形术后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目前再狭窄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就纤溶系统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PTCA(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最常用的方法,但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达40%~60%,始终是困绕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核素内照射治疗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最有前景的方法,最近几年来在血管核素内照射的机制、剂量、动物和临床实验及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3.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一直是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在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DGF的结构及来源,PDGF受体,PDGF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制,PDGF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以及针对PDGF及其受体的再狭窄的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支架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血管内支架问世以来,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下降了10%,支架已经成为目前预防再狭窄的主要手段,但是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率仍高达20%-30%,放射性支架的引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治疗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但约有25%~60%的病人术后发生再狭窄。金属内支架的应用降低了PTA术后急性闭塞的发生率,但并未能彻底解决再狭窄的问题。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再狭窄与血栓形成、内膜增厚和血管重构有关,内皮细胞的损伤、修复及功能改变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内皮损伤、血栓形成与再狭窄PTA可造成血管损伤,内皮的剥脱造成内皮下组织的暴露,血小板立即通过VonWillebrand因子(VWF)黏附于内皮下的基质,随后发生聚集并释放α颗粒成分,其释…  相似文献   

16.
PTA后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是非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PTA后再狭窄率高达 2 0 %~ 3 5 % ,严重影响了PTA的远期效果[1] 。如何降低PTA再狭窄率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 ,由于在分子水平上对再狭窄的深入研究 ,对其病理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使基因治疗再狭窄成为可能。笔者现就基因治疗再狭窄的有关方面加以论述。1 PT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尽管目前对再狭窄的机制不十分明了 ,但一般认为再狭窄过程是病变血管受到机械损伤后进行修复反应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  相似文献   

17.
随着血管成形术的广泛开展,血管再狭窄一直是影响其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形成血管再狭窄的机制仍不清楚,就炎症反应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抗炎药物防治血甜言蜜语再狭窄的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再狭窄是影响血管成形术后长期疗效的主要原因.目前再狭窄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就纤溶系统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光动力疗法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难题之一。1977年瑞士科学家Grurutzig等[1]率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获得成功,引发了心血管病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目前成功率已达95%左右。但是血管成形术后3~6个月,有35%~50%的患者会出现再狭窄[2,3],使PTCA的应用受到限制。其他血管成形术也存在着再狭窄的问题,严重影响其疗效。再狭窄的防治已经成为当今心血管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再狭窄是血管局部损伤过度修复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通畅率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接受超声导引PTA治疗的32例AVF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血管狭窄处内径、肱动脉血流量、AVF自然血流量和透析血流量等测量值。计算术后随访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初级通畅率的因素。结果 术后AVF血管原狭窄处内径明显增大,肱动脉血流量、AVF自然血流量和透析血流量均明显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TA手术成功率为93.8%(30/32),2例改行开放手术后AVF重建成功。术后3、6、12个月累计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0.0%、76.7%、69.7%。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AVF使用时间(HR=3.478, 95%CI=1.105~10.127,P=0.036)、狭窄长度>3 cm(HR=3.149, 95%CI=1.682~10.128,P=0.018)是初级通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TA是AVF狭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近期效果好,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AVF使用时间、狭窄长度>3 cm是术后初级通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