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兴华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疗效显著,享誉盛名。文章从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治疗特点方面初步探析冯兴华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总结分析得出:肾虚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根本原因;风、寒、湿、热及瘀血乘虚侵袭人体,阻滞于经络、筋脉、骨节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诱发因素,是标实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罐发汗开玄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针罐发汗开玄府法及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治疗时间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对照组总有效率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针罐发汗开玄府法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罐发汗开玄府是冮顺奎家传特色疗法,玄府乃人体至微至小的结构,"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人升降之道路门户也"。运用毫针、梅花针等针刺穴位、经络皮部、病变部位皮肤、腠理、玄府配合拔罐,发汗,开通玄府既可保健,亦可治疗,尤其是疑难杂病,例如:Meige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强直性脊柱炎等,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中医中,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症"的范畴,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关节疼痛、腰背僵直疼痛、疼痛以晨起和夜间尤甚、活动后可以缓解,发病后期患者可能出现畸形、驼背等,严重时还可能致残。强直性脊柱炎病程持续,易反复发作,具有较高致残率。一直以来,单穿给予西药治疗的效果不显著,而中医在治疗方法取得较大成果,本文作者通过阅读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治疗相关文献,就对该病的中医治疗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本文综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分析发病机制,探讨治疗方法,阐述其问题及展望,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络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采用经络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分析其机理和疗效。结果:痊愈2l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结论:经络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方法简单、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现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累及脊柱及骶髂关节。本文对近十年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法多样,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临床疗效均较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介绍强直性脊柱炎常用中医治法的应用情况,包括中药、针刺、艾灸、小针刀、中药熏蒸、锋针等各种治法的优势和缺陷,同时结合临床经验,阐述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体会。结论: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法独特,效果明显,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彭江云教授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及诊疗心得。方法通过对彭江云教授临床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病案的总结,来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治疗上遣方用药特点及常用中医证型。结果彭江云教授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彭江云教授诊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有以下几个证型:肾阳虚衰证、肝肾亏虚证、湿热蕴结证。在治疗时尤善用附子、细辛等辛温类药物。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逸过度、病后失养等导致肝肾亏虚,督脉失养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等邪气为发病的外在因素,内外之邪乘虚侵督脉而发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锻炼,扶正祛邪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结论彭江云教授在风湿类疾病诊疗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临床效果甚佳,值得研究及临床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西医治疗主要是抗炎止痛,往往作用短暂,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大。中医认为"虚、邪、痰瘀互致"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关键,其发病与中焦关系尤为密切。笔者在叶天士"上下交损,治在中焦"的思路指导下,探析从中焦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及重要性,并强调了顾护脾胃及注重饮食、情绪调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督脉的循行、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从督脉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依据、治疗思路.发现在督脉实施灸法可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僵硬、疼痛等症状,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蜂针疗法是在民间蜂螫治病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中医经络、藏象学说为基础,利用活蜂针作为针具,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和不同的刺激强度沿经络皮部和穴位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多种疾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常见疑难病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探讨扶阳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从阳气的重要性、经络循行、病因病机及案例分析等方面,阐述扶阳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扶阳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综合治疗及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及康复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治愈34例,好转21例,无效自动出院2例,总有效率98%。结论完善的中医综合治疗和康复护理是促进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中没有这个命名,但在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文献中早有相似于本病的描述。现从病名、病因病机、与经络的关系、临床证候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就历代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认识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机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晨僵时间、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对中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晨僵时间、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等情况比治疗强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素主要分布及疾病过程中医病理因素特点。方法选择泉州正骨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107例患者,通过证素辨证方法进行中医证素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中医证素分布及中医病理特点。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中,病性证素主要为阳虚、气虚、血虚,以虚性证素为主,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肾;在校正年龄的情况下,随着病程越长,气虚、血虚、肝证素的形成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病情活动越明显,气虚证素成立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知,在活动期中患者存在气虚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在校正年龄的情况下,骶髂关节级别越高,热证形成、血虚、肝形成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说明发病年龄越小,气虚成立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中医病理因素为肝肾,阳虚,气虚,血虚。其病变部位在肝、肾;肾气,肾阳不足是发病的根本;气血不足,无以养肝柔筋是其发病特点。同时气虚于病情活动,发病年龄相关,提示气虚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阳气不足,内外合邪,发为本病;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所以治疗本病时一定要遵循的原则是温补气血、祛寒化湿、补肾升阳。西医在临床上治疗本病目前没有完备的诊疗方案,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是在经络、气血、脏腑的理论基础上,通调一身之阳气,达到缓解因皮肉筋脉骨节受损、关节变形而疼痛的目的,同时减轻关节损伤程度,因此针灸早期介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肾虚督寒,寒热湿阻,瘀血阻络,或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筋脉失养,骨质受损而为病。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分型尚未统一,各医家的分型角度不同,其治法也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归纳为以证候、病程、经络、性别等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阎小萍教授将强直性脊柱炎与中医病名"大偻"相对应,阎教授认为大偻病因众多,病机复杂,病情多变,究其原因不仅肾督病变,还涉及膀胱经、肝经、脾经、胆经、肺经等多条经脉,故提出了"循经辨证法",将药物与经络相结合,引药入经,直达病所,临床治疗大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