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室电极导线植入在不同冠状静脉分支血管与左室起搏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因心力衰竭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留取的左前斜45°及右前斜30°冠状静脉逆行造影影像,按冠状静脉分支走向将植入血管分为心大静脉、左室前侧静脉、左室侧静脉、左室后静脉、心中静脉。右前斜30°将左室起搏部位三等分为心尖部起搏、左室中部起搏和基底部起搏,并将心尖部起搏归类为左室心尖部组(n=22),左室中部和基底部起搏共同归类为左室非心尖部组(n=90)。分析两组植入冠状静脉各分支情况。结果 112例患者左室电极所植入各冠状静脉分支分别为心大静脉2例(1.8%)、左室前侧静脉9例(8.0%)、左室侧静脉85例(75.9%)、左室后静脉14例(12.5%)、心中静脉2例(1.8%)。其中,左室心尖组植入左室前侧静脉1例(4.5%)、左室侧静脉13例(59.1%)、左室后静脉8例(36.4%);左室非心尖组植入心大静脉2例(2.2%)、左室前侧静脉8例(8.9%)、左室侧静脉72例(80.0%)、左室后静脉6例(6.7%)、心中静脉2例(2.2%)。电极导线植入后静脉分支位于心尖部比例高达57.1%(8/14),植入侧静脉分支位于心尖部的比例仅15.3%(13/85);非心尖部起搏的患者植入靶血管大多数分布在左室侧静脉、左室前侧静脉。结论左室单极或双极电极导线植入左室后静脉更容易起搏心尖部。 相似文献
2.
《临床军医杂志》2017,(10)
目的分析左心室电极导线(LVL)起搏部位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早期因扩张型心肌病(DCM)行CRT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电极起搏的部位将患者分为心尖部组(n=15)和非心尖部组(n=67)。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LVEDD、QRS时限及美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非心尖部组LVEF及LVEDD较术前及心尖部组均明显改善(P<0.05);心尖部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LVEF、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尖部组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窄,NYHA分级改善明显(P<0.05),与心尖部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尖部组术后QRS时限、NYHA分级与术前比较,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电极导线起搏非心尖部较心尖部CRT疗效更佳,应尽量避免左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3.
4.
肖群林刘诗文董薇张兴张玉珍谢明团段敦柱彭景添王梦洪郑泽琪吴印生彭小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4):303-308
目的探讨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距离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临床效果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最佳药物治疗仍存在心力衰竭症状、符合CRT指征的75例心力衰竭患者。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APD)、QRS波宽、脑钠肽(BNP)、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全因再入院次数、全因病死例数。游标卡尺精确测量术后CRT影像指标心脏横径(L),正位(DD1)、左前斜位(DD2)、右前斜位(DD3)时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直接距离,取直接距离最大值(DD);计算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DD/L。根据《心血管系统疗效评价指标》及meta分析疗效评判标准分为显效应答(A组)、有效应答(B组)、无应答(C组)。结果 3组患者CRT术后6个月LVEF、6MWT距离均提高,LVEDD、QRS波宽、BNP、MLHFQ评分均降低,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A组患者与B组患者比较,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DD、D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与C组比较,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DD、DD/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B组与C组比较,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DD、D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10);F检验显示3组患者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DD、DD/L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组DD(P=0.034,OR=0.094,95%CI=-4.546^-0.178)、DD/L(P=0.038,OR=0.088,95%CI=-4.726^-0.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距离与CRT效果相关,CRT术中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DD/L越大,相应临床效果越佳,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距离是CRT效果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比分析心室同步化治疗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的起搏参数,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集左室电极植入困难患者8例,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分别测定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并在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门诊程控随访,在多普勒超声指引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 保留钢丝前后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分别为(4.58±1.57)V比(2.12±1.35)V,(1 060±182)Ω比(640±213)Ω和(9.81±2.05)V比(5.64±2.97)V,保留钢丝明显降低起搏阈值、降低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左室电极起搏参数与保留钢丝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在体位变动时有膈肌刺激.结论 心室同步化治疗时,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能有效改善起搏参数,安全可行.远期随访,膈肌刺激和钢丝断裂的问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左心室四极与传统单、双极起搏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起搏参数,探讨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的优势。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行CRT心力衰竭(HF)患者,应用左心室四极导线与传统起搏导线,分析起搏参数包括:左心室起搏阈值、膈神经刺激(PNS)和心尖部起搏比例。结果本研究18例患者,应用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均可避开高阈值左心室起搏。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与单、双极起搏导线临床PNS发生率分别为5.6%、27.8%和11.1%。所有患者均无因PNS而行左心室导线重置。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与传统单、双极左心室起搏导线比较,左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分别下降了44.4%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四极起搏导线可以有效解决因PNS而进行左心室导线重置及高阈值起搏问题,并降低了左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正规药物治疗不理想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62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存在明显的单纯室间或伴有室内机械性不同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继续接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正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CRT。观察两组6个月后临床及超声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心脏同步性6、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等指标改善情况,均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CRT对难治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的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全部患者均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导线1根至心脏静脉,术后随访13.8±10.4(3~34)个月,观察心功能,患者活动度及夜间心率、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充盈时间,左室内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等.结果 26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2个月时猝死;25例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6.2%,心功能NY-HA分级,从Ⅲ-Ⅳ级改善为Ⅱ-Ⅲ级,患者活动度从0.31±0.40h/d增加至2.35±1.20h/d,夜间心率由84.8±15.7/min降低至63.4±4.5/min,心律变异性从47.3±7.1ms提高至96.4±15.1ms,QRS波从158.6±31.8ms缩短至129.5±30.2ms(P<0.05),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分别从67.6±8.2mm、77.0±9.4mm缩小至62.1±12.3mm、71.6±8.7mm(P<0.05),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舒张末容积分别从213±54ml、266±68ml缩小至151±62ml、212±63m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从21.2%±4.5%提高至32.5%±6.4%(P<0.05),左室舒张充盈时间从329±140ms提高至423±118ms(P<05),左室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12)从48.4±17.9ms减少至33.5±19.7ms(P<0.05).结论 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的时相分析技术评价左室机械不同步性前景看好,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自动控制处理、重复性良好,并能得到灌注和预后信息。该文综述时相分析技术及其GMPI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及病死率。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目前推出了可以准确评价心脏不同步性,指导、评价CRT治疗的新技术。现综述如下。1 CRT不同步性评估超声心动图新技术1·1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直观观察心室肌的不同步运动,但由于时间分辨率低,评价心肌的不同步运动敏感性较低。1·2 M型超声心动图通过间隔和后壁的延迟(SPWMD)来评价室内的不同步运动。SPWMD≥130 ms对于识别CRT的中长期疗效有很好的阴性预测值,能应用于识别患者能否受益于CRT[2],但当室壁运动障碍时无法准确评估,此外,其只能提供间隔与后壁2个壁段信息等,不能准确识别心室内的不同步。1·3脉冲多普勒用于评价心脏的房室间不同步及左右室间不同步,血流多普勒也可以通过测量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等优化房室间期和左、右心室起搏间期[3]。1·4组织多普勒技术包括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组织追踪显像、应变率显像、组织同步化显像。TDI能精确地定量分析机械不同步、左心室整体和局部的功能,在CRT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Yu等[4]比较了TDI 3种显像模式,在CRT治疗心力衰竭55例3个月后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优化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本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超声心电图下优化VV间期与AV间期。结果79例患者在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改善到Ⅱ-Ⅲ级,心房起搏AV间期优化到130—180ms,而心房自身感知AV间期优化到100~150ms,左室充盈时间为(423±115)ms,二尖瓣反流为(5.34±4.69)cm2;VV间期为4—41ms,致使左室各室壁收缩期达峰时间差为(30.5±18.2)ms,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为(26.3±3.4)/s。3个月后,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16%。结论心衰患者在经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衰患者若能够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再加上超声心动图优化,可以将心室收缩不同步情况改善,从而提高心功能,巩固和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衰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室内或心室间的不同步化运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通过起搏系统刺激左右心室,可改善心室的不同步收缩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要对左室收缩不同步作出全面评估,临床如何无创的确定心衰患者是否有机械不同步呢?磁共振成像能提供非常漂亮的动态图像,但是磁共振价格相对昂贵,而且不能用来对CRT患者进行随访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18.
《临床军医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高心室起搏比例心力衰竭患者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室高比例起搏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普通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治疗后,长期观察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的变化。观察起搏器升级后12个月CRT的应答率。应答率的标准为LVEF绝对数改善5%以上。长期观察病死率及临床心脏事件,最长随访观察85个月。结果 9例高比例心室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平均随访(37.33±27.81)个月,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46.67±30.00)ms比(171.33±25.98)ms,P<0.05],术后12个月NYHA改善[(1.89±0.93)级比(3.44±0.53)级,P<0.05],78%(7/9)患者CRT有应答,其中33%(3/9)患者升级1年后为超应答(LVEF≥50%),平均LVEF明显升高[(0.42±0.11)比(0.32±0.05),P<0.05],LVEDD明显减小[(61.22±11.41)mm比(70.33±9.39)mm,P<0.05],LAD明显减小[(40.22±6.51)mm比(43.44±4.67)mm,(P<0.05)]。长期随访过程中,1例(11.1%)患者术后23个月死于心力衰竭,1例(11.1%)患者术后34个月新发室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结论长期随访观察的结果显示,高心室起搏比例的心力衰竭患者升级为CRT后,CRT应答率高,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心脏结构逆重塑。 相似文献
19.
20.
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王子亮冯光薛绛宇白卫星李立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11):1028-1033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作为补救性措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大脑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8 h内并接受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其它再通术式(静脉溶栓、动脉溶栓、Penumbra装置吸栓、Solitaire支架取栓)未果。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评价血管再通,记录围手术期出血及梗死并发症。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术后1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评价术后3个月预后指标。结果 13例接受补救性治疗患者共植入支架16枚,支架植入前采用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取栓10例,Penumbra装置吸栓3例,经静脉尿激酶溶栓1例,经动脉尿激酶溶栓1例。12例(92.3%)患者闭塞血管部分或全部再通(TICI≥2B/3)。NIHSS评分由术前平均(16.15±5.81)分改善为术后1周平均(8.08±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7例(53.8%)预后良好(m RS≤2),2例死亡。术后发生颅内出血2例,手术相关栓塞3例。结论颅内支架植入术作为不同组合药物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的补救性措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