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胜  欧阳春 《中国血液净化》2022,(12):903-906+916
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ROD)指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的骨改变。尽管四环素标记的经髂骨活检是ROD诊断和分型的金标准,但受有创性、患者意愿和专家等的限制,在临床上几乎不开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ROD的诊断新进展,包括骨活检的改良,无创成像技术的兴起,新型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BTM)的出现及相互间的组合应用,使得无创精准的“虚拟骨活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例PNS患者(PNS组)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及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25羟维生素D3[25-(OH)VD3]等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PNS组TPⅠNP、β-CTx、iPTH、ALP、Cr及Bun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Ca、25-(OH)VD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TPⅠNP与β-CTx、iPTH、ALP、Cr、Bun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Ca、25-(OH)VD3呈负相关(均P<0.01);β-CTx与iPTH、ALP、Cr、Bun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Ca、25-(OH)VD3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TPⅠNP、β-CTx可提高对PNS患者并发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8例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该组病人病因以慢性盂肾炎为主。X线检查均具有骨质疏松(100%),同时44%伴有骨软化,27.8%伴有纤维囊性骨炎,38.9%伴有病理性骨折,38.9%伴有假性骨折。经补钙、补充活性维生素D3、应用磷结合剂及短期应用降钙素治疗三个月以上,55.6%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3.3%治疗有效,无效者占11.1%。预防和治疗泌尿系感染性疾病是预防肾性营养不良的  相似文献   

4.
5.
肾性骨营养不良简称肾性骨病。近年来由于肾功能检测手段及治疗上的进展,特别是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手术的增加,使患者生命延长。因而本病发生率不断增多。本病系长期慢性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等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酸中毒,钙磷镁等矿物代谢紊乱,以及维生素D代谢障碍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它可发生在肾脏病程的任何阶段,常有骨质疏松,骨软化,肾性佝偻病,纤维囊性骨炎,骨硬化,软组织钙化,骨骺滑脱,骨畸形和病理性骨折等表现,且与肾功能程度,血液酸硷度,电解质或其它微量元素变化,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活性维生素D如1α羟维生素D(1αOHD),1.25二羟维生素D(1.25(OH)_2D)等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肾性骨营养不良(简称肾性骨病)是由于长期慢性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引起肾功能减退或衰竭导致以钙磷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刘,朱二氏在本世纪40年代即探讨了慢性肾衰钙磷代谢与骨病的关系,并首先提出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概念。 广义的肾性骨病指一切和肾脏有关的骨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发生的软骨病,透析膜组织不相容发生的淀粉样骨病等;而通常所述的肾性骨病指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发的代谢性骨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治疗水  相似文献   

7.
徐金升  张俊霞 《临床荟萃》2004,19(17):1017-1019
肾性骨营养不良广义而言,是指一切与肾脏问题有关的骨病;狭义的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时骨矿化及代谢异常,是CRF的重要并发症。它可发生于CRF的早期及晚期已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病理类型及程度不等的变化。肾性骨营养不良也称为肾性骨病、尿毒症骨病、尿毒症骨营养不良。肾性骨营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以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指标,评价透析患者的骨代谢情况。方法:实验于1997—07/1998—05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肾内科完成。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作骨活检前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1,25(OH)2D3,作骨活检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检测,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iPTH与骨组织学动态指标:骨形成率、骨矿化率呈正相关(r=0.436,P&;lt;0.05;r=0.585,P&;lt;0.05);BAP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有相关性。BAP与骨组织学静态参数的相关性较好(r=0.827,P&;lt;0.001)。1,25(OH)2D3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呈正相关(r=0.637,P&;lt;0.05;r=0.426,P&;lt;0.05)。结论:iPTH,BAP与某些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相关性较好,iPTH值在低转化骨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初步估计骨代谢状态。但以上血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的骨病中并无严格的界限.所以,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以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指标,评价透析患者的骨代谢情况。方法:实验于1997-07/1998-05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肾内科完成。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作骨活检前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1,25(OH)2D3,作骨活检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检测,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iPTH与骨组织学动态指标:骨形成率、骨矿化率呈正相关(r=0.436,P<0.05;r=0.585,P<0.05);BAP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有相关性。BAP与骨组织学静态参数的相关性较好(r=0.827,P<0.001)。1,25(OH)2D3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呈正相关(r=0.637,P<0.05;r=0.426,P<0.05)。结论:iPTH,BAP与某些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相关性较好,iPTH值在低转化骨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初步估计骨代谢状态。但以上血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的骨病中并无严格的界限,所以,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
骨代谢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实验诊断近年来发展迅速。对骨代谢性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观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察指标。骨的塑建 (Modeling)和重建 (Remodeling)是骨组织的不断更新、骨代谢的主要形式。在骨重建过程中 ,许多激素和细胞或体液因子影响骨的重建过程 ,通过促进或抑制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发育及提高或抑制其活性对骨转换起加速或延滞作用。甲状旁腺激素 (PTH)、降钙素 (Calcitonin,CT)、1 ,2 5双羟维生素 D3[1 ,2 5(OH) 2 D3,骨化三醇 ]、雌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前列腺素等都属全身性骨代谢调节激素。一些与骨形…  相似文献   

11.
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类型、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49例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四环素标记后行骨活检,同时检测相关生化参数。结果49例患者均有肾性骨病的临床表现,其中高转化型24例(49.0%),低转化型19例(38.8%),混合型6例(12.2%)。3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无差异,4例糖尿病患者均为低转化型;透析时间超过10年者高转化型骨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透析5~10年和≤5年者。骨铝染色阳性率为63.3%,低转化型高于高转化型及混合型组,高通量组和普通透析组骨病类型和骨铝染色无差异,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前血钙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透析组(P<0.05),iPTH水平低于普通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低转化型骨病组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骨铝阳性组透析前血磷和iPTH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服用铝制剂的患者比例也高于骨铝阴性组。结论本组患者高转化型骨病与长时间透析、维生素D3不足等因素相关,低转化型骨病可能与维生素D3制剂使用不当、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而骨铝沉积则与服用铝制剂等因素相关,与透析时间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12.
骨碱性磷酸酶与肾性骨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甲旁亢骨病、铝相关性低转化骨病、骨软化、动力缺陷性骨病、骨质疏松等骨病。在诊断这些骨病或区分高转化和低转化性骨病常需使用侵入性或高费用的手段,如四环素双标骨活检、闪烁扫描、CT和骨密度仪测量等。近年来对骨代谢的非侵入性方法的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本文就骨碱性磷酸酶在肾性骨病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岳华  乔丽潘 《临床医学》1995,15(6):29-29
肾性尿崩症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疾病,临床特征与垂体性尿崩症相似,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及低比重尿。肾性尿崩症病因可为先天性与继发性,继发因素多见肾小管疾病,本文继发于紫癜肾,现报道如下: 男,60岁。住院号14076。因双下肢散在皮疹3日,呈针尖大小,压之不退色,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并给予抗过敏治疗,10天后双下肢皮疹消退,但出现腹痛,便血,考虑为腹型紫癜,给予止血,保护胃粘膜及小剂量激素治疗一周,经上述治疗后,腹痛好转,便血消失。但患者淅渐出现面部及下肢浮肿,头晕,乏力,查BP24/15kPa,尿:蛋白+++,RBC10~5。  相似文献   

14.
肾性骨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性骨病的X线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2-09-2009-09收集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肾性骨病108例患者骨骼的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表现包括软骨病及佝偻病40例,纤维囊性骨炎32例,骨质硬化15例,骨质疏松50例。其中以上病例中伴软组织钙化者15例,出现病理性骨折5例。结论肾性骨病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X线征象及临床表现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A protein,SAA)水平与肾性贫血、肾性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将62例CRF(CRF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16例、B组18例、C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AA水平。并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CRF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A、B、C 3组血清SA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F患者血清SAA水平与Alb、Hb均呈负相关(r分别=-0.461、-0.643,P均〈0.01)。结论非血液透析CRF患者存在血清SAA水平升高,这种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并加速了肾性贫血及肾性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行骨活检获得骨标本,对骨病理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观察各型骨病尤其是高转换型肾性骨病的骨病理学特点并探讨临床各项常用无创性检查的意义。方法选择40例CKD5期MHD患者和3例正常人进行髂骨活检术,获得骨标本。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外周血各项检测指标和临床常用的骨密度和骨骼摄片与骨病理学指标行相关分析。结果25例CKD5期MHD患者经骨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高转换型骨病,占同期骨活检的62.5%(25/40),骨病理学检查以破骨细胞活化形成骨吸收陷窝伴或不伴骨矿化不全为特点。外周血钙、骨钙素水平与骨病理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骨密度和骨骼摄片的阳性率低于骨活检。结论通过对CKD5期MHD患者行骨活检发现,高转换性肾性骨病的比例仍占大多数。在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目前的各种无创性检查中血钙、骨钙素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病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广义的"肾性骨病",是指一切和肾脏问题有关的骨病;狭义的"肾性骨病"是指由慢性肾脏疾病及终末期肾脏疾病引起的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系统紊乱,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本文就中医中药在治疗肾性骨病的研究作一综述。1肾性骨病的病因病机中医没有对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记载,但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结合2019版Bosniak分级,分析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和囊性肾瘤(cystic nephroma,CN)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MCRCC...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RANKL)的表达,对骨病理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并与外周血各项反映骨代谢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择24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和3名正常人进行髂骨活检术,获得骨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G和RANKL蛋白质表达,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OPG、可溶性RANKL(sRANKL)水平,并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及对照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4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经骨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高转换型骨病,以破骨细胞活化形成骨吸收陷窝伴或不伴骨矿化不全为特点。免疫组化显示,尿毒症患者骨组织中以RANKL阳性表达为主。成骨细胞面积与碱性磷酸酶水平(AKP)呈显著正相关,而类骨质厚度与白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溶骨作用可能是通过OPG/RANKL系统介导的,但外周血的OPG/sRANKL水平并不能预测该类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