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选取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宣传、心理疏导、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等。对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率、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情况、合理饮食、疾病知晓度、适量运动、良好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81.39%,高于对照组的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18±6.23)分,高于对照组的(82.65±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7,P<0.05)。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控制血压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在肝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肝炎患者,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命质量(GQOLI-74评分)、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5 0,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1 4,P<0.05)。结论就肝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来看,优质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同时也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可实现护患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此外还可在较大程度上调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的效果,探究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血糖稳定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优良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 0,P<0.05)。观察组血糖稳定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5 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经干预后营养状况较好,且利于患者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0.273,t=7.92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对自身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以及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χ2=5.059,χ2=4.389,χ2=4.434,t=12.695,t=7.057,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针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血糖管理、并发症防治的重要性,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面部凹陷性瘢痕点阵激光治疗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面部凹陷性瘢痕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9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院外指导、用药沟通、疼痛控制及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延续医院护理内容,从而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并确保面部凹陷性瘢痕点阵激光治疗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风险管控模式在脑血管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将2022年7—9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22年10—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风险管控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结论 在急诊脑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引入风险管控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性干预在危重症患者核医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基础护理、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3方面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接诊检查的18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比两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及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8,t=2.858,t=4.165;P<0.05);观察组重症应急检查失败、发生差错和危重症抢救比例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χ2=5.199,χ2=4.074,χ2=4.538;P<0.05);观察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患者活动范围、放射性废物及废水、患者排泄物和剂量监测的安全隐患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0,χ2=11.033,χ2=6.367,χ2=5.924,χ2=4.846;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对策管理模式能改善核医学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检查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康复期患者通过分层强化健康教育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肾移植康复期患者100例,依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分层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 9,P<0.05)。研究组社会/经济、家庭、心理/精神、躯体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 6,P<0.05)。结论 分层强化护理在为康复期的肾移植患者中实施,即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适宜在临床护理中积极推广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整体治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选择黄岛中康中医康复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积累经验。方法 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早期肝性脑病患者78例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奇偶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遵医嘱对患者治疗,记录、监测治疗期间的相关生命体征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等。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8,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肝性脑病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了解,有效改善其负面心理状态,同时使患者保持良好饮食,通过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进而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满意度,护理质量良好,值得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叙事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纳入2021年5月—2022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总评分、心理弹性总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 4,P<0.05)。结论 叙事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较为积极影响,可提升其疗效、自我效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同质化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椎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实施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同质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情况、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JOA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JOA和V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结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用同质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同时可提升治疗效果,患者满意认可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并出院的糖尿病患者69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7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3 6,P<0.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 4,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协助患者改善自身血糖情况,提高护理满意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乙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乙肝,且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5)。结论 对乙肝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5.08%,高于对照组的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5,P=0.00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8%,低于对照组的1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4,P=0.008)。2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38)。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减少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分析心理护理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接收的7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由专人负责统计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静脉输液依从性,并使用科室自拟不记名问卷调查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观察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观察组静脉输液总依从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小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在ICU护理中运用PDCA循环结合层次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用PDCA循环结合层次管理,对照组38例用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评价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2.11%高(P<0.05,χ2=7.9167),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χ2=6.3333),患者依从性94.74%高(P<0.05,χ2=5.2084),且护理质量提高(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运用PDCA循环结合层次管理,可以降低纠纷率、投诉率、差错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 5,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用于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在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上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床中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坤泰胶囊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为萎缩性阴道炎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提供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首次诊断为萎缩性阴道炎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普罗雌烯阴道胶丸(1次/d,1粒/次,连续用药20 d)和甲硝唑栓(1次/d,1粒/次,连续用药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泰胶囊(3次/d,4粒/次)口服,疗程84 d。用药6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用药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6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0,P<0.05)。用药12周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2.00%,低于对照组的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泰胶囊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预防和延缓萎缩性阴道炎的复发,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实施抗菌药物治疗(100例),观察组于抗菌药物管理基础上实施治疗(100例),分析其作用。结果观察组用药种类不合理比率0.00%、用药剂量不合理比率0.00%、用药时机不合理比率1.00%、给药方法不合理比率0.00%、联合用药不合理比率1.00%,低于对照组的6.00%、5.00%、7.00%、5.0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0、5.130、4.690、5.130、5.700,P<0.05)。观察组单一抗菌药物使用比率67.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P<0.05);观察组三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4.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观察组、对照组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29.00%、3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0,P>0.05)。观察组Ⅰ类切口感染率0.00%、Ⅱ类切口感染率0.00%、Ⅲ类切口感染率1.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5.130、4.690,P<0.05)。结论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显著,可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联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