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上海市闸北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构架、系统功能、建设成效和发展方向.闸北区已经开发应用了服务环节中多位点采集,实时动态更新的标准化居民健康档案;构建了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平台,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级医院双向转诊、检验检查信息互认;通过开发研制居民健康钥匙,探索了居民利用电子档案开展健康自我管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晨  胡兵 《上海预防医学》2012,(11):623-625
<正>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建设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该平台以资源共享为特征,能为包括卫生监督在内的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标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儿童保健、疾病控制、医疗服务数据中含有属于卫生监督业务范围内的管理相对人档案、从业人  相似文献   

3.
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纪录,是医疗卫生管理和临床诊疗决策的重要依据。借助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建设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体系和系统,对于节约建设经费、降低维护成本、推进数据标准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笔者从云计算的网络特点和基础架构出发,依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以居民健康为对象,在传送健康信息的同时,传送健康服务、传送计算能力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新理念,并据此探讨了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方法和区域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1].在卫生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对卫生服务的记录、数据管理,还是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利用,都离不开电子化档案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研发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循证医学是遵循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临床实践和制定宏观医疗卫生决策.实施循证医学将防止无效措施进入医学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医学资源[2].我们基于循证医学理念,探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设计和优化方案,以期通过卫生信息化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采集及应用,分析农村地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方法及困难。方法以四川省偏远农村为试点,采用集中筛查与补充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结果在布拖县完成10 067名农村居民完成体检及健康相关调查,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结论创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网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整合卫生资源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并对创建农村居民电子档案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综合试点省市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综合试点地区范围内,选取地市级卫生信息中心,通过问卷调查信息收集。结果 2012年年底,受调查地区的健康档案建档率为83.1%,其中电子档案建档率为78.9%。结论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有了迅速提高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按照原卫生部要求建设的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比例并不高,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和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管理》2016,(3):83-85
基于云平台的区域一体化卫生服务系统的建设是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水平的关键,笔者分析了基于云平台的区域卫生一体化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阐述了自建或租用云平台减少运维成本、建立高度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广大群众服务并接受群众监督、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基于移动互联网及时感知和响应居民健康信息等主要做法,总结提出了实现精准医疗理念、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卫生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有效解决慢性病和老年病管理难题等启示。  相似文献   

8.
个人健康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探讨了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理念的逐步改变,个人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服务将成为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郝艳 《医疗装备》2022,(19):45-47+50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江苏省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深化医改新动能为出发点,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了功能规范、服务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江苏健康通”,开展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导诊等探索,能够支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便捷入驻平台并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流程服务,从而整合全省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源,形成统一的健康信息发布渠道,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方位健康信息服务,为医疗卫生管理者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闸北区自2000年开始卫生信息化建设研究,经过11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居民医疗卫生信息多档合一与共享,医生与居民的健康信息互动,以及全人全程健康管理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区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卫生部领导及多位行业专家的认可,被称为"闸北模式"[1]. 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长沙市卫生局表示,2011年将在全市推行电子病历制度,市民在主要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实现"一卡通"。未来3年内,基本构建起一个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综合网络。到2012年,争取全市居民人人拥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人人享有数字化网络医疗服务。实现了电脑智能挂号;交费一卡通;取药无需等待。同时防止了医生篡改病历,所有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妇幼医疗保健区域信息平台作为整个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载体平台,对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12素质,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妇幼医疗保健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将有助于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妇幼医疗保健卫生服务的监管,改善该体系的运行状态,提高妇幼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妇幼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妇幼医疗保健区域信息平台构建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及今后为整合到国家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中的前提基础,为今后具体实现此平台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也获得了长久的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医疗卫生环境和对一些疾病的防治措施还存在很大差别与不同.虽然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农村本身经济水平和地域性的限制,与城市相比,其医疗卫生条件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针对农村居民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健康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医疗卫生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卫生》2014,(1):19-19
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是劣势,却也会带来后发优势。辽宁省就是巧妙利用这种后发优势,一举实现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弯道超车:2013年,辽宁省全面推进区域卫生信息4匕平台建设,通过力推居民健康卡和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卫生信息网络,动态更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从而满足居民预约挂号、享受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参与个人健康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全球正在兴起以电子健康档案为目标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热潮,我们看到民众广泛参与的驱动力,在线、互动化应用门槛的降低,ICT技术与Healthcare加速融合下的丰富技术实现,标准开放与互操作的良性生态系统的建立等趋势特性,可以预见,电子健康档案将成为影响深远的Internet在线应用——健康信息银行,将形成基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健康服务新业态。在由此引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变革下,我国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江西省崇义县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践进行总结,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法和访问关键目标人群法进行资料收集,并现场调查崇义县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和使用情况,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崇义县超过98%的农村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在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部分村医和居民不愿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等方面的问题。结论继续研究挖掘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功能,使其对卫生政策开发、卫生能力建设切实起到作用;提高乡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积极性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了跨机构健康信息共享互认、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整合服务、个性化和精准化健康服务等需求,提出了电子健康档案开放便民应用的设计思路、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安全隐私保护和开放应用等内容,为各地推进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设及开放便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胶南成为山东省首批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单位,今年将为辖区内30%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实现电子化。从卫生部门获悉,目前胶南已经为数万居民建立了纸质健康档案,三年内将实现8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洁  王勇  廖凯  李颖  唐力  王世清  龙玲 《实用预防医学》2013,(12):1531-1532,1530
目的 了解湖南省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现况,发现建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无缝对接,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所有的“湖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进度月报表”,摘录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数据,录入Excel2003电子表格,应用Excel2003、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 215.57万份,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7.37%,其中4 869.70万份(93.37%)为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城市和农村建档率分别为76.99%、77.47%,女性建档率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年组和0~6岁儿童组的建档率较高,20~34岁年龄组最低;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累计健康档案建档数分别占健康档案总数的7.22%、2.34%、0.34%;2012年每月健康档案建档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全省33.21%的健康档案在最近一年内有相关服务的动态记录. 结论 全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使用工作发展不平衡,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更新比例较低,建议基层医疗机构落实长效合理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同时加强跨区域、跨系统的大信息管理联网平台建设,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无缝对接,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更新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选取的四川省四个城市的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档案的平均建档率为86.4%;电子健康档案的平均建档率为82.0%;健康档案的信息以及数据更新存在不规范等问题;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系统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对健康档案的使用需求。结论:增加健康档案建档数量的同时,提高健康档案的质量和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