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F内固定系统加骨水泥填塞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AF内固定系统加骨水泥填塞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压缩骨折,与单纯采用AF的治疗进行比较,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将56例胸腰椎骨折复位,同时行椎板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其中21例患者在骨折椎体中注入骨水泥,X线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56例患者照片示椎弓根钉位置满意,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损伤加重情况,48例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X线照片提示有骨水泥填塞比没有骨水泥填塞的患者胸腰椎矫正度的丢失明显减少。脊柱骨折复位效果:无骨水泥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分别是(31±11)°和(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725,P<0.01);骨水泥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分别是(31±13)°和(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862,P<0.01)。无骨水泥对胸腰椎骨折后突畸形的矫正度是(26±9)°,骨水泥对后突畸形的矫正度是(27±10)°,骨水泥组与无骨水泥组在后突畸形的矫正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t=1.65,P>0.01)。结论:采用AF内固定系统加骨水泥填塞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维持椎体的高度,更好地防止后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复发,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恢复伤椎高度纠正成角畸形的效应。 方法:选取1997-07/2004-06南海市罗村人民医院骨科、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外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骨科收治的外伤性胸腰段椎骨骨折患者117例。患者麻醉后常规植入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如无神经损伤直接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行后路植骨融合术。若有神经损伤,则先行椎板开窗探查,若骨折块已复位,同上行后路植骨融合。骨折块未复位或复位不理想,则需进一步减压;若经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后仍有明显压迫,则需通过咬除一侧椎弓根行骨折脊椎次环状减压术。对减压后缺损较大者,同时行椎间融合加椎体内植骨.对骨折脱位者从后路经椎管行椎间植骨融合术。测量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的变化。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17例.全部完成1年随访而进入结果分析。与术前比较,全部患者的椎高百分比于术后即刻、术后1年均明显提高[(58.32&;#177;7.82),(96.14&;#177;9.46),(92.65&;#177;10.48)%,P均〈0.01],Cobb角均明显降低[(15.58&;#177;5.68),(4.26&;#177;2.85),(5.47&;#177;2.24)&;#176;,P均〈0.01]。 结论: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力强,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的高度并纠正成角畸形,提示在良好复位基础上的坚强固定与确实有效的植骨融合是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磁化药栓穴位植入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脊柱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对36例AS患者采用磁化药栓穴位植入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脊柱前屈度、脊柱后伸、脊柱侧弯治疗前分别为(40.63&;#177;18.65)&;#176;,(11.25&;#177;3.52)&;#176;,(15.25&;#177;4.55)&;#176;;治疗后分别为(67.35&;#177;25.55)&;#176;,(19.22&;#177;4.55)&;#176;,(25.55&;#177;5.45)&;#17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35,2.28,2.13,P&;lt;0.01),治疗前后胸廓扩张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6,P&;lt;0.05),血沉、C反应蛋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24,2.58,P&;lt;0.01)。结论:磁化药栓穴位植入疗法对AS患者脊柱运动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骨代谢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该类患者存在着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骨代谢的调节,是强有力的骨吸收因子目的: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骨密度变化及与血清IL-6含量的相关关系。设计:以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脊柱外科。对象:2003—07/1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6例,男6例,女30例,年龄12.18岁,Cobb角34&;#176;~109&;#176;,且均为胸弯者;健康青少年志愿者36例为对照,男7例,女29例,年龄13~18岁。方法: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吸收仪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L2-L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进行测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6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比较;②血清中IL-6浓度比较。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L2-L4和股骨颈、大转子、ward’s角的骨密度分别为(0.79&;#177;0.12),(078&;#177;0.12),(0.65&;#177;0.10)和(0.69&;#177;0.13)g/cm^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9&;#177;0.11),(0.95&;#177;0.11),(0.78&;#177;0.10)和(0.88&;#177;0.11)g/cm^2](P&;lt;0.001),血清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lt;0005),且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腰椎和股骨所测的3个部位的骨密度变化与血清IL-6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lt;0.001),而正常对照组腰椎及股骨所测的3个部位的骨密度变化与血清IL-6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gt;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着骨密度的降低,且细胞因子IL-6过量分泌,可能是引起特发性脊柱侧凸低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以及改善脊柱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2005安陆市普爱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2例,给予AF系统内固定,同时12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1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32例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融合。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在侧位片上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及Cobb角,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与伤前值比的百分率;同时按Frankel标准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A~E5级,A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E为感觉及运动正常)。结果:42例全部完成1年随访,38例完成3年随访。①Cobb角: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23.5&;#177;9.7)&;#176;,(3.0&;#177;2.5)&;#176;,(9.0&;#177;2.3)&;#176;,(11.0&;#177;2.1)&;#176;,P〈0.01]。②前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41.0&;#177;21.2)%,(94.0&;#177;9.6)%,(91.0&;#177;8.5)%,(90.0&;#177;6.5)%,P〈0.011。③后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68.0&;#177;16.7)%,(95.5&;#177;7.5)%,(94.5&;#177;7.6)%,〈93.5&;#177;5.6)%,P〈0.011。④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除2例术后随访无恢复外,不完全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一两级恢复,无一例加重。⑤术后1例螺钉松动,2例发生断钉。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理学性能优越,大多数患者可恢复解剖复位,但仍存在术后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问题,与未充分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没及时取出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璞  裴世深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76-2178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行椎体楔形截骨术(PSO )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疗效。[方法]选择经椎弓根行椎体楔形接骨术治疗的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9例,比较术前、术后Cobb角度变化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矫正后术后3个月胸腰椎后凸Cobb角为10.3&#176;&#177;2.6&#176;,与术前46&#176;&#177;11.3&#17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t =3.886, P <0.01),矫正率为77.6%(36/46);术后24个月随访胸腰椎后凸Cobb角为12.6&#176;&#177;1.8&#176;,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t =3.742,P <0.01),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 =0.576,P >0.05),矫正丢失率5.0%(2/36)。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显示:3例A级2例改善到C级,5例B级中1例改善到C级,1例改善到D级,4例C级中1例改善E级,5例D级中1例改善到E级。[结论]经椎弓根行椎体楔形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增强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AF内固定撑开复位、间接减压的疗效。方法 对33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但MRI示后纵韧带仍完整。其中24例伴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9例、D级6例。9例无神经压迫症状。治疗均采用后路AF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横突间、椎板间植骨。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CT检查,分别计算其伤椎椎体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确定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积的恢复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伤椎前柱高度、后柱高度、椎管狭窄率治疗前分别为47.9,82.1,(29.3&;#177;13.5)%;治疗后分别为86.6(t=3.034,P&;lt;0.01),92.3(t=3.401,P&;lt;0.01),(7.3&;#177;7.9)%(t=3.626,P&;lt;0.01)。2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22例分别提高1~3级,2例A级无变化。33例中有2例AF钉断裂,余患者内固定稳定,未见椎体塌陷。结论 AF系统治疗后纵韧带完整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通过撑开复位,间接减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臂形态,以维持和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术对不稳定性胸腰椎损伤的即刻稳定性和反复载荷后的稳定性。 方法:选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1997-12/1999-12自愿捐赠的6具自然死亡的新鲜女性骨质疏松脊柱标本(T10~L5,制备L1椎体节段不稳定性损伤模型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行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和前屈/后仲6个方向的稳定性测试,并在MTS 858试验机上进行屈/伸疲劳试验。比较:①正常脊柱。②损伤模型未钢板固定疲劳前(强化前)。③未钢板固定疲劳后(强化前)。④钢板固定疲劳前(强化后)。⑤钢板固定疲劳后(强化后)5种状态下脊柱的稳定性变化。 结果:①损伤模型未强化疲劳前、强化后疲劳前、强化后疲劳后3种状态下,运动范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屈和后伸时的运动角度分别为6.23&;#176;&;#177;1.56&;#176;,4.49&;#176;&;#177;1.00&;#176;,4.46&;#176;&;#177;1.83&;#176;和6.60&;#176;&;#177;1.80&;#176;,4.41&;#176;&;#177;0.820&;#176;,4.46&;#176;&;#177;1.83&;#176;.P〉0.05)。②损伤模型未强化疲劳前、强化后疲劳前和强化后疲劳后均小于正常脊柱、未强化疲劳后状态的运动角度(8.75&;#176;&;#177;1.88&;#176;,1.47&;#176;&;#177;2.25&;#176;和8.92&;#176;&;#177;2.97&;#176;,12.24&;#176;&;#177;3.08&;#176;,P〈0.01)。 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能明显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9.
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中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中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相关性。方法:17例全部采用经椎弓根单椎截骨AF内固定,计算手术前后椎体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年,其腰痛症状消失或大部分缓解,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截骨部位获得骨性愈合,后凸角度由手术前的(44.94&;#177;8.87)&;#176;矫正到手术后的(15.88&;#177;5.01)&;#176;,与术前比较后凸角度为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截骨分数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的相关系数(r=0.838,P<0.01,与波幅变化的相关系数r=0.518,P=0.03<0.05。结论:一定限度内截骨的高度与SEP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健髋八法对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验证其康复效果。方法:将条件相同的78例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八法”组39例,常规功能锻炼组39例,“八法”组采用自创的健髋八法进行康复治疗,常规组,术后双下肢并膝伸直,术后一两周下地进行髋关节锻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4周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丢失的度数八法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0.410&;#177;2.935)&;#176;,(2.308&;#177;3.213)&;#176;.(P&;lt;0.01,t=2.650);(0.436&;#177;2.426)&;#176;,(2.385&;#177;2.358)&;#176;,(P&;lt;0.001.t=3.457);(1.923&;#177;2.728)&;#176;,(3.923&;#177;3.505)&;#176;(P&;lt;0.0l,t=2.721)。随访1~3年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丢失的度数八法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0.205&;#177;2.567)&;#176;,(1.538&;#177;3.553)&;#176;.(P&;lt;0.05,t=2.031);(0.077&;#177;1.692)&;#176;,(1.256&;#177;2.692)&;#176;,(P&;lt;0.05,t=1.998);(0.359&;#177;2.996)&;#176;,(1.026&;#177;3.399)&;#176;,(P&;lt;0.00l,t=3.418),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皮下积液发生率八法组17.95%(7/39).常规组17.95%(7/39)&;#176;(x^2=0,P&;gt;0.5),切口瘢痕增生发生率八法组56.4l%(22/39),常规组58.97%(23/39),(x^2=0.052,P&;gt;0.5)。均无切口不愈合及切口感染。结论: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采用健髋八法康复锻炼,可以减少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度数的丢失,不增加皮下积液、切口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曾荣  金勋杰  孙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32-4733
目的:探讨椎弓根复位固定系统与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 fusioncase,TFC)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临床按以上术式共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病例38例,术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治疗,对JOA评分好转率、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病例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JOA评分好转率为81.5%。优良率86.8%,术前滑脱率(38.8&;#177;9.7)%,术后滑脱率(9.4&;#177;4.0)%,最终随访时滑脱率(9.1&;#177;3.9)%,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lt;0.01)。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5.1&;#177;0.9)mm。术后为(9.8&;#177;1.0)mm,最终随访时为(9.3&;#177;0.9)mm,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lt;0.01),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置物断裂、移位情况。结论:该术式能充分进行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复位,固定较牢固,融合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术后腰痛及减少神经症状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患者,均有偏瘫侧上肢屈肌张力明显增高,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分Ⅱ~Ⅲ级,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剂量的肉毒毒素(100~150单位)稀释后分6~8点患侧肱二头肌局部注射,在注射后2,4,12周时,分别进行痉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再评估,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2,4,12周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程度分别为1.7&;#177;0.6,1.4&;#177;0.4,1.6&;#177;0.5均较注射前2.6&;#177;0.8显著改善(P&;lt;0.05)。患者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在注射2,4,12周后较注射前亦有显著增加,分别为(124.2&;#177;14.6)&;#176;,(126.8&;#177;10.5)&;#176;,(123.8&;#177;7.6)&;#176;和(108.6&;#177;12.1)&;#176;,(107.4&;#177;13.2)&;#176;,(103.2&;#177;8.6)&;#176;(P&;lt;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传统评价脊柱侧凸的方法有多种,例如仰卧位像、牵引像、俯卧位推压像以及侧方弯曲像等。近年来,支点弯曲像已成为术前评价脊柱柔韧度的新方法。目的:比较站立位弯曲像、悬吊牵引像和支点弯曲像对脊柱侧凸矫形的预测作用与价值。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该科收治的胸椎侧凸畸形患者27例,男10例,女17例;平均年龄15.4岁。干预:全部病例术前行脊柱正侧位、站立位弯曲像、悬吊牵引像和支点弯曲像检查,采用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植骨融合术,第3代节段性内固定系统固定。主要观察指标:脊柱正侧位、站立位弯曲像、悬吊牵引像和支点弯曲像以及术后正位像的Cobb角。结果:①术后平均Cobb角为31&;#176;,较术前胸弯(平均Cobb角为61&;#176;)明显改善(t=1.706,P&;lt;0.01),平均矫正率为51.6%。②3种检查方法均与术后胸弯Cobb角呈正相关(P&;lt;0.01)。③Fulcrum像与术后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其他两种方法与术后Cobb角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①Fulcrum像可以用于评价胸弯的柔韧度,其效果优于站立位Bending像和悬吊牵引像。②分析脊柱侧凸畸形及预测脊柱侧凸的矫形需联合应用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煜  吴岚晓  裴国献 《中国临床康复》2005,9(6):202-203,i009
背景:近期很多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营养和支配对于骨发育和骨折愈合修复过程具有的作用。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折愈合及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创伤骨科和血液科。材料:SD大鼠胫骨横行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模型共16只,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干预:术后实验组每隔1d皮下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在第2,3,4,5周取动物胫骨进行结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大体比较、生物力学测试和电镜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术后2周两组骨折均为结缔组织连接,可见明显的活动;3周时实验组已呈编织骨性愈合、而对照组仍有较明显的骨折端活动;4周两组均呈骨性愈合,但实验组的骨痂较小.成角畸形较小;5周时实验组骨折线已消失,骨折塑形好,对照组骨折端仍呈较大骨痂。大体测量骨折矢状面成角,在第3,4,5周实验组分别为(25.00&;#177;1.82)&;#176;.(24.75&;#177;2.50)&;#176;,(23.25&;#177;3.77)&;#176;,对照组分SU为(32.00&;#177;2.45)&;#176;.(33.00&;#177;5.72)&;#176;,(29.25&;#177;2.22)&;#176;(P&;lt;0.05)。生物力学测试中,各个阶段实验组抗折应力均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早期、不间断的应用BDNF对骨折愈合修复过程中的各阶段均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建立男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方法:14月老龄雄性大鼠去势4个月后,取股骨和k椎体,单光子吸收测量(SPA)法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技术分别检测骨量,并分别进行3点弯曲实验和纵向压缩实验,对侧股骨测量其水平面几何学改变。结果:假手术组和去势组股骨骨密度分别为(0.406&;#177;0.010),(0.389&;#177;0.08)g/cm^2;股骨强度极限分别为(135.1&;#177;36.3),(102.1&;#177;18.5)MPa;弹性模量分别为(3.24&;#177;1.36),(1.91&;#177;0.47)GPa。L8骨矿含量分别为(82.3&;#177;11.5),(51.9&;#177;8.7)mg/cm^2,强度极限分别为(20.4&;#177;8.2),(13.2&;#177;3.2)MPa。去势组大鼠股骨骨量减少4.2%(P&;lt;0.001),股骨强度极限、弹性模量分别减少24%和41%(P&;lt;0.05)。椎体骨量减少36.9%(P&;lt;0.001),强度极限降低37%(P&;lt;0.05),但弹性模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老龄雄性大鼠去势后造成皮质骨和骨松质骨量生物力学改变,这种改变以皮质骨更为明显,可以作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03—03/2003-12在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完成。同期本院住院达1个月以上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184例。符合纳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62例,男35例,女27例。在药物、饮食及运动处方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0)和康复组(n=32)。运动组:在运动疗法实施过程中不进行其他干预;康复组:运用糖尿病教育、心理指导等康复护理手段,督促、检查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疗法的执行情况。将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3,6个月的血糖、血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3个月后,康复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运动组(P&;lt;0.05)。干预6个月后,康复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及体质量指数[(5.4l&;#177;1.02),(7.60&;#177;0.45),(1.30&;#177;0.25),(4.20&;#177;0.68)mmol/L,(22.78&;#177;1.76)kg/m^2]均明显低于运动组[(8.64&;#177;0.76),(13.62&;#177;0.88).(1.46&;#177;0.22),(4.9l&;#177;0.78)mmol/L,(24.0l&;#177;0.17)kg/m^2](P&;lt;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运动组(P&;lt;0.01)。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渐进抗阻训练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渐进抗阻练习对偏瘫后肌力恢复的影响,为偏瘫后肌力恢复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4例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进行3个疗程(10d为1个疗程)的渐进抗阻训练,然后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肢体周径和肌力进行测量与评估。结果:偏瘫患者经过渐进抗阻训练后,上臂肢体周径由(25.88&;#177;2.16)cm增长到(26.23&;#177;2.18)cm(t=2.51,P&;lt;0.05),大腿周径由(40.43&;#177;3.46)cm增长到(40.8l&;#177;3.47)cm(t=2.53,P&;lt;0.05);屈肘肌肌力和伸膝肌肌力分别由(61.90&;#177;16.40)N增长到(86.10&;#177;21.25)N(t=4.12,P&;lt;0.001)和(86.00&;#177;12.04)N增长到(137.00&;#177;17.93)N(t=2.34,P&;lt;0.05)。结论:渐进抗阻练习是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主要危害是原发和/或继发性损伤所造成的脊髓神经损伤,有报道经后路器械复位内固定对爆裂骨折的复位和对椎管的间接减压是有效的。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后应用史塞克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并截瘫患者,改善术后椎管狭窄及脊柱力线的效果。设计:病例报告。单位:一所市级医院骨科。对象:选择2001-09/2002-02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并脊髓功能障碍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7~34岁。方法:对5例患者进行前路彻底减压,取髂骨或/和肋骨行椎间植骨,应用史塞克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于术后1,3,5,9个月拍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椎管狭窄面积及后凸角改善效果;随访时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脊髓功能(A级为差,E级为优)。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术前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②后凸成角情况及椎管狭窄面积。结果: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时间8个月。①椎间植骨全部完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4个月。②Frankel分级除1例患者达2级以上改善外,其余患者均获得行走功能,Frankel分级达E级。③椎管狭窄面积术前平均为68.9%,术后椎管无狭窄。④术前脊柱后凸成角15&;#176;~30&;#176;,术后为0&;#176;~6&;#176;,术后脊柱后凸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前路减压直接彻底,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环境。史塞克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并截瘫患者可以有效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且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具有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0例进行早期主动康复治疗为早期康复治疗组,另70例进行传统、较少主动运动的、量力而行的训练为常规对照组。结果:术后评分早期康复治疗组为(1.08&;#177;O.49),常规对照组为(2.21&;#177;0.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早期康复治疗组腰椎活动度达前屈(52.8&;#177;3.38)&;#176;;后伸(16.8&;#177;2.86)&;#176;,常规对照组前屈为(45.8&;#177;5.12)&;#176;;后伸为(14.2&;#177;4.27)&;#176;;直腿抬高试验早期康复治疗组阳性6例,常规对照组16例。早期主动康复治疗组残留腰腿痛比例及程度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结论:早期主动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晔  周姝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168-16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5年内和&;gt;5年的妇女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对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的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5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完成。从妇科普查参检的围绝经及绝经后5年内及&;gt;5年的妇女中抽出90例骨质疏松妇女。参加实验的妇女均无心血管病史,无心、肝、肾、乳腺及生殖器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且知情同意,受试前至少6个月未使用过性激素及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按不同绝经年限分为3组,均口服7-甲基异炔诺酮和钙剂治疗6个月。3组妇女比较治疗前后第2~4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按意向性处理分析,9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围绝经期妇女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631&;#177;0.098)和(0.842&;#177;0.076)g/cm^2,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806&;#177;0.128)和(0.898&;#177;0.106)g/cm^2,治疗后骨密度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t=3.032,P&;lt;0.01;l=2.319,P&;lt;0.05)。②绝经5年以上妇女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625&;#177;0.090)和(0.703&;#177;0.108)g/cm^2,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783&;#177;0.118)和(0.866&;#177;0.127)g/cm^2,治疗后骨密度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36,P&;lt;0.01;t=2.622,P&;lt;0.05)。③绝经5年之内妇女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髋部骨密度分别为(0.627&;#177;0.082)和(0.656&;#177;0.095)g/cm^2,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798&;#177;0.106)和(0.812&;#177;0.103)g/cm^2,在治疗后骨密度的增加无明显差别(分别t=1.266.1.622,P&;gt;0.05)。结论: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及绝经5年以上的骨质疏松妇女主要起治疗作用,对于绝经后5年内的妇女,仅减缓骨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