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腮腺区包块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5年间296例腮腺区包块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疾病构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约1.19∶1,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多形性腺瘤80例,占腮腺区包块的27%,占腮腺区良性肿瘤的50%;Warthin瘤50例,占腮腺区包块的16.9%,占腮腺区良性肿瘤的31.3%;炎性包块27例,占腮腺区包块的9.1%。黏液表皮样癌14例,占腮腺区包块的4.7%,占腮腺区恶性肿瘤的29.2%;腺样囊性癌7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7例,均占腮腺区包块的2.4%、腮腺区恶性肿瘤的14.6%;鳃裂囊肿6例,占腮腺区包块的2.0%;多形性腺瘤以40~49岁年龄组及50~59岁年龄组最多见(χ2检验,P<0.005),Warthin瘤以50~59岁年龄组、60~69岁年龄组、70~79岁年龄组最多见,且40岁以前其发病率为0(χ2检验,P<0.005);炎性包块可见于任一年龄组,且以60~69岁年龄组最多见(χ2检验,P<0.005)。结论:腮腺区包块涵盖的疾病复杂,表现多样,应结合其临床表现、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腮腺包块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36例腮腺包块的临床分析,提高腮腺包块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985~2004年收治的136例腮腺包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18例,其它病变6例。所有包块均行手术治疗,对恶性肿瘤术后进行放化疗。结果:128例腮腺包块经手术治愈,3例良性肿瘤及5例恶性肿瘤复发。结论:腮腺包块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141例腮腺包块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 14 1例腮腺包块的临床分析 ,提高对腮腺包块的诊断和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 1979~1998年收治的 14 1例腮腺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病理学分类 ,其中良性肿瘤 10 1例 ,恶性肿瘤 3 2例 ,其它病变 8例 ,所有包块均行手术治疗 ,对恶性肿瘤术后酌情放疗。结果  13 2例腮腺包块均经手术治愈 ,2例混合瘤及 7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结论 腮腺包块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14l例腮腺包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141例腮腺包块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腮腺包块的诊断和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1979—1998年收治的141例腮腺包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理学分类,其中良性肿瘤101例,恶性肿瘤32例,其它病变8例,所有包块均行手术治疗,对恶性肿瘤术后酌情放疗。结果 132例腮腺包块均经手术治愈,2例混合瘤及7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结论 腮腺包块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腮腺包块冰冻切片诊断误诊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回顾分析了冰冻切片误诊的腮腺区包块,发现533例良性病变误诊的有41例,其中良性定性正确但类型有误有18例,良性定性正确但未定具体类型的有16例,良性误诊为恶性的有7例;155例恶性病变误诊的有54例,其中恶性定性正确但类型有误的有17例,恶性定性正确但未定类型的有22例,恶性误诊为良性的有15例。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分析了冰冻切片误诊的腮腺区包块,发现533例良性病变误诊的有41例,其中良性定性正确但类型有误的有18例,良性定性正确但未定具体类型的有16例,良性误诊为恶性的有7例;155例恶性病变误诊的有54例,其中恶性定性正确但类型有误的有17例,恶性定性正确但未定类型的有22例,恶性误诊为良性的有15例。作者详细分析了误诊的分布情况,着重讨论了腮腺包块误诊的原因及提高冰冻切片诊断正确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鼻咽部解剖位置隐蔽 ,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 ,临床上容易延误诊断 ,应特别提高警惕。我科曾收治 1例腮腺区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 ,现报道如下 :  患者 ,男 ,35岁 ,因右耳前区无痛性包块 1 0d前来就诊。检查 :患者面部对称 ,张闭口无障碍 ,双侧颌下区、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右耳屏前腮腺区扪及一约 0 .5cm× 0 .6cm大小包块 ,质中偏硬 ,欠光滑 ,边界清楚 ,基底粘连 ,活动受限 ,无压痛。 1周后患者再次前来我科求治 ,请耳鼻喉科医师会诊 ,发现患者右耳鼓室积液 ,右耳听力较左侧为差 ,鼻咽部检查未发现异常 ,并及时为患者作右耳鼓室积液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颌下区包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颌下区包块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颌下区包块中以慢性颌下腺炎为主,囊性病变中以舌下腺囊肿口外型多见,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小。结论:颌下区包块病种较多,需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临床检查并辅以穿刺、B超、CT等手段,多可明确诊断;肿瘤则需行术前穿刺切取活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程宁新  寿柏泉 《口腔医学》1994,14(3):118-119
本文总结了36例非肿瘤性腮腺包块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感染性包块24例,非感染性包块12例。术前临床诊断为肿瘤的占47.22%。36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为双侧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38.88%。我们认为非肿瘤性腮腺包块的正确术前诊断首先应排除肿瘤,为此可采用涎腺造影、CT或CT加涎腺造影、针吸活检等方法。但因腮腺包块临床表现多样,不易与肿瘤鉴别,故确诊有困难时手术不仅是治疗手段也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腮腺包块688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5例腮腺结节病进行分析,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对1995~2006年间收治的5例腮腺结节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男2例、女3例,年龄28~51岁。3例发生于双侧腮腺者经腮腺活检确诊后以强的松治疗,2例单侧腮腺患病者行手术治疗,摘除浅叶后病检确诊。结果:5例中有4例初诊误诊。腮腺活检及手术治疗的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强的松治疗者15—20d左右腮腺肿胀明显减轻,变软,治疗结束时基本恢复正常。5例经8月至11年追踪观察无复发。结论:腮腺结节病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为减少误诊需综合分析。发生于单侧腮腺者可手术治疗,发生于双侧腮腺者药物治疗也可获确实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保留导管术在治疗沃辛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6例临床诊断为腮腺沃辛瘤的病人作腮腺区域性切除保留导管术。结果 26例病人均得到1~5年的随访,无1例病人出现肿瘤复发。结论 对发生于腮腺后下极的沃辛瘤行腮腺区域性切除保留导管术,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腮腺沃辛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卫东  肖灿  惠建华 《口腔医学》2003,23(5):302-303
目的 总结腮腺沃辛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腮腺沃辛瘤患者资料,分别就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法予以分析总结。结果 腮腺沃辛瘤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多有明显吸烟史,病变多发生在腮腺下极,手术宜采用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结论 该肿瘤特点显著,应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腮腺首发良性肿瘤146例,肿瘤直径≦3.0cm,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腮腺导管、耳大神经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距肿瘤边缘0.5~1.0cm正常腺体组织内切除肿瘤。随访2~5年,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耳垂无明显麻木,无永久性面神经损伤,肿瘤无复发。出现暂时性面瘫45例,Frey’s综合症23例。结论: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皮脂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皮肤肿瘤。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存在皮脂腺的部位。这种肿瘤具有侵袭性的临床病程,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本文报告了一例伴有溃疡表现的腮腺皮脂腺癌。对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及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并采用前臂游离皮瓣整复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区域性切除术与传统腺体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术中各项参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196例.其中102例采用区域性切除术,94例采用腺体浅叶及肿物切除术,随访1~3年,2组参数比较.结果: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Frey's综合征、腺体功能、涎瘘与积涎、耳周皮肤麻木、面瘫等方面区域性切除组优于浅叶切除组,术后复发、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明显优于浅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腮腺多形性腺瘤146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对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治疗的效果,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治疗及愈后进行回顾总结。方法:腮腺多形性腺瘤146例,通过回顾病史、临床检查、B超、CT、病理诊断、手术方法等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96例随访病人中,复发3例、出现涎瘘2例、Frey’s综合征25例、面瘫8例。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将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协助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于2013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8例腮腺恶性淋巴瘤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临床检查及CT检查表现为腮腺结节或肿块特别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团块;术前针吸活检结合免疫组化多能给出倾向性诊断;手术切除肿物,进行术后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7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均建议转入血液科或肿瘤科进一步治疗。结论:临床检查、CT检查、术前针吸活检结合免疫组化为腮腺淋巴瘤诊断提供依据,手术切除肿物明确病理分型指导其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随访分析1996年6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3例未满周岁的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病例,年龄最小者仅45d。全部病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保存面神经的血管瘤和部分腮腺或全部腮腺切除术。结果:全部婴儿安全度过手术和麻醉关,仅2例术中需输血50mL。2例术后出现支气管肺炎,经转入儿科治疗后痊愈。手术创口除2例延期愈合外,其余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涎瘘发生。术后12例患儿出现暂时性面瘫,均在3~6个月恢复。随访6个月至5年,血管瘤无复发。结论:对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采用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有效控制出血和仔细解剖面神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