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济南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牙体缺损患者98例,共156颗患牙,均为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随机分为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组(49例72颗患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49例84颗患牙),金瓷冠修复后随诊3年。结果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组无一例根折裂发生,仅有1颗修复体发生桩折断;而铸造金属桩核组发生根折4颗、铸造金属桩核脱落3颗,出现牙龈色素沉着8颗。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组3年修复成功率(71/72,98.6%)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组(69/84,8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强度高,抗疲劳、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好且不易造成根折,是残根、残冠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石英纤维桩对牙体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以96例铸造金属桩核作为对照,随机选择牙体缺损病例61例、89个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利用RTD石英纤维桩、Pulpdent双固化树脂核材料恢复桩核,以全瓷冠或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结果:石英纤维桩修复后随访2年仅1个发生桩核脱落,1例出现纤维桩折断,89个基牙均未发生根折。总成功率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修复组(P〈0.05)。结论:石英纤维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桩核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两种桩核系统在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比较铸造金属桩核与玻璃纤维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6~50岁的病例128例共150个上颌前牙残冠残根进行修复,其中64个牙制作铸造金属桩核,86个牙制作玻璃纤维桩核,桩核完成后均行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结果:经过0.5~2.5年的随访观察,铸造金属桩组出现7个牙根折,3个牙修复体松动脱落,1个牙慢性尖周炎复发,成功率为82.81%。玻璃纤维桩组出现2个牙根折,1个牙修复体松动脱落,1个牙窦道溢脓,成功率为95.35%。经χ2检验,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玻璃纤维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冠残根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根管内吸收前牙残根残冠石英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2008年济南市口腔医院 109例患者的110颗有根管内吸收的前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石英纤维桩修复)和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修复),每组55颗患牙,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桩核脱落、折断及基牙折断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牙桩核脱落1颗,纤维桩折断1颗,无基牙根折发生; 对照组患牙桩核脱落6颗,桩核折断1颗,基牙根折7颗。两组患牙桩核脱落率(1.82%对10.91%)、基牙根折率(0对12.7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石英纤维桩在根管内吸收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是一种较理想的桩核修复体,不易根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种形式桩核冠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纤维桩、钴铬合金铸造金属桩、螺纹根管桩修复前牙和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桩核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85例327颗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的残根残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纤维桩、钴铬合金铸造金属桩、螺纹根管桩制作桩核,然后进行金属烤瓷全冠(钴铬合金)修复,1-3年后复诊,检查记录有无冠松动或脱落、桩核松动或脱落或桩折、牙根折裂、龈缘变色、牙龈红肿或探诊出血,观察三组的临床修复效果,并对前牙和后牙的修复效果作一比较。结果:纤维桩组成功率为97%,铸造金属桩组成功率为88%,螺纹根管桩组成功率为86%,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纤维桩组成功率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组和螺纹根管桩组。前牙成功率为91%,后牙成功率为90%,经统计学分析,前、后牙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纤维桩修复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优于钴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和螺纹根管桩,前牙和后牙桩核冠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纤维桩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30个前牙残冠残根,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美国TENAX纤维桩及Permacem桩核树脂形成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并进行全冠修复。结果:经过1~2年的随访观察,30个牙中有1例于修复后半年出现纤维桩的松动、脱落,无根折、桩折现象发生。结论: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技术是一种快捷、稳固和符合牙体生理的有效修复方法,且不易造成根管壁折裂,有利于前牙的美观,是金属桩核的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纤维桩核加烤瓷冠或金属桩核加烤瓷冠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8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9颗植入纤维桩后行烤瓷冠修复,对照组119颗植入成品自攻金属桩钉后行烤瓷冠修复。经18个月随访,通过X线牙片和临床检查以成功和失败作为判断标准,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108颗修复体及基牙完好,成功率99.1%;对照组112颗修复体及基牙完好,成功率94.1%。结论:目前运用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操作快捷方便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主要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8.
铸造金属桩和螺纹钉树脂桩修复残根残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铸造金属桩和螺纹钉树脂桩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28个残根和残冠分别采用铸造桩核85个、树脂金属桩加烤瓷冠修复43个。结果:随访2~4年,铸造组脱落6个,其中根折2个,成功率约92.9%;金属树脂桩组无脱落,因松动、根面龋2个,予以拔除,成功率93%;两组均无根尖周感染。结论:两种桩核材料修复残根残冠均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在修复残根时,宜采用铸造金属桩,并尽可能暴露残根断面,制备箍结构。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莉 《口腔医学研究》2009,25(5):675-675
采用桩核技术修复残根残冠目前是临床的一种主要手段,桩核材料一直以金属为主。随着金属桩核使用时间的延长,金属桩的不透光使牙龈染色、影响磁共振成像等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另外由于金属的机械特性与牙体差异较大,金属桩修复牙常出现破坏性牙根折。进年来,国内外一些制造商开始研制新的根管桩,纤维桩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我科自2004年以来引进法国Anthogry公司生产的FiBio玻璃纤维桩应用于临床中的残根残冠,加树脂核后再行全冠修复,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纤维桩主辅桩十全瓷冠修复喇叭口状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患者37颗需修复的喇叭口状单根管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患牙经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主辅桩+复合树脂核及全瓷冠修复,于修复完成后随访18-26个月,评价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性、牙周及根尖周组织健康状况等。结果:37个修复体完整,成功率100%;冠边缘适合性好达91.89%,可接受8.11%;色泽匹配好达75.68%;牙龈状况好达83.79%;纤维桩及树脂核无松动、折裂、缝隙等;根尖未见异常,无根折发生。结论:纤维桩主辅桩系统临床修复喇叭口状残冠残根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保存此类残冠残根简便有效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采用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8例患者,共33颗磨牙残冠根采用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于修复体黏固后1周、1个月及6 ~ 24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度,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根尖周健康状况.结果 93.9%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有2颗修复体发生崩瓷或折裂,为咬硬物所致.所有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状况良好.纤维桩及树脂核无松动、折裂、缝隙等.X线片未见根尖异常,未见根折或桩折.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将纤维桩及全瓷冠用于磨牙残根残冠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和铸造金属桩核在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中的修复效果。方法:收集64例,(83个牙)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病例为研究对象,治疗组32例(44个牙),给予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修复,对照组32例(39个牙),给予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结果:治疗组修复成功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铸造金属桩核,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在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固位增强温控变色石英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方法 78例患者共86颗磨牙,随机分为纤维桩组和金属桩核组。纤维桩组41颗患牙,采用固位增强温控变色石英纤维桩进行桩核冠修复;金属桩核组45颗患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修复体完成后3、6、12、24个月复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观察期间金属桩核组失访2例3颗修复体。对纤维桩核组41颗、金属桩核组42颗患牙进行3、6、12、24个月的随访观察显示:两组1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05)。纤维桩核组的2年成功率高于金属桩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与铸造金属桩核相比,固位增强温控变色石英纤维桩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磨牙残根残冠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纤维桩与铸造桩用于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用于上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57例180颗上颌残冠、残根,先行完善根管治疗,若有牙龈覆盖,再行牙龈切除术。由患者自行选择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烤瓷冠修复或金属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研究分为2组,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103颗,金属铸造桩核组77颗。治疗后6、12、24个月复诊,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观察记录有无桩冠松脱、桩折断、牙根折断。结果随访2年,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有1个桩冠松脱;金属铸造桩核组有1个出现桩折断;2组均无根折发生。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或金属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上颌前牙残冠、残根,均能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磨牙缺损桩核修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磨牙缺损的分类方法,并提出相对应的桩核修复方法用以指导临床。方法:临床选择140例磨牙缺损患者,根据牙体预备后牙冠缺损壁的多少分为一壁缺损、二壁缺损、三壁缺损和四壁缺损,采用螺纹钉+树脂核、玻璃纤维桩核或铸造桩核冠修复,1年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1年的临床随访,铸造插销桩组出现l例冠桩脱落,铸造整体桩组出现1例根折,玻璃纤维桩组出现2例桩折,修复效果较满意。结论:根据牙冠缺损壁的多少将磨牙缺损进行分类,有利于临床医师不同桩核修复方法的选择,提高了磨牙残冠残根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择69例患者,共136颗患牙,均为上下前牙残根或残冠,备牙后龈上剩余牙体组织小于3 mm的10颗,备牙后龈上剩余牙体组织3 mm以上者126颗,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采用玻璃纤维桩制作桩核,Procera氧化锆全冠修复。对修复效果进行随访评价。结果随访12~48个月,未发现根折;131个修复体边缘密合,未见松动,无脱落无继发龋损,牙周健康;有4颗牙发生纤维桩核松动脱落,有1颗纤维桩折断。成功率为96.32%。所有患者对修复体美学效果均感满意。结论对前牙残根残冠使用玻璃纤维桩Procera氧化锆全冠修复美学效果良好,不易造成根折,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前牙残根残冠,传统的金属桩核和烤瓷冠修复存在美观差、弹性模量大,易导致根折及金属离子析出致牙龈染色等缺点。随着新型牙科纤维桩的出现,前牙残根残冠的美容保存修复有了材料学基础。我们对高强度DT Light Post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保存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纤维桩和金属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63例(共70颗患牙),随机将70颗患牙分为2组,每组35颗。试验组采用纤维桩+树脂核联合烤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钴铬金属桩核联合烤瓷冠修复。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修复1年后,试验组1例患牙在去除临时冠时纤维桩核脱落,经重新黏结后未发生再脱位,成功率97.1%;对照组1例牙龈缘充血,1例根尖周炎,成功率94.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555)。修复2年后,试验组成功34颗,成功率97.1%;对照组成功31颗,失败4颗,其中根折、根尖周炎、桩核脱落、牙龈缘充血各1颗,成功率8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8,P=0.164)。结论纤维桩可替代金属桩,常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经常见到老年就诊患者口内多个残根残冠,多由龋坏或牙齿损伤等因素所致。以往残根残冠主要采用金属桩核冠修复,但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金属桩核的缺点如腐蚀性、牙根易折裂、牙龈炎、影响核磁检查等逐渐显露出来。临床上需要有更合适的材料来进行残根残冠的修复,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核修复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强度高及不影响医学影像成像等优势,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1]。我院口腔修复科选择了一些老年患者可保留的前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随访1-3年,将修复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聚合瓷纤维桩核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沈阳市沈河区牙病防治所牙齿美容科就诊的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75例(患牙120颗),采用聚合瓷纤维桩核+全瓷冠修复,随访观察3年。结果 120颗前牙桩冠修复无一例发生根折,桩核脱落、折断各2例,其余均修复良好。结论 聚合瓷纤维桩核是前牙桩冠修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