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在腮腺区复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经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24例复发腮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临床Ⅳ期。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复发肿瘤患者,随访时间4至59个月。6例局部控制失败,10例患者死亡。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9.3%,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8%和31.5%,1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0%和69.4%。无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结论 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复发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为可选治疗方式,局部控制率较好。  相似文献   

2.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是腮腺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局部剂量高和周围组织损伤小的特点。放射性粒子治疗效果与剂量、精度密切相关。然而,125I放射性粒子在腮腺癌中的应用尚无明确规范,各治疗中心对于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标准不尽相同。为进一步规范腮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流程,经国内多位专家反复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制定本共识。本共识对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腮腺癌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参数、操作流程、技术规范、放射防护、不良反应、随访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可供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腮腺区后的位置稳定性。 方法 随机选择10例行125I粒子腮腺区组织间植入治疗的患者,植入后1周内使用放射治疗模拟机拍摄两张不同角度的平片,计数粒子数量,并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做平面剂量分析,计算处方剂量的50%、100%、150%等剂量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剂量均匀指数。粒子植入后2个月,重复上述过程,比较两次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次检查粒子数量一致。处方剂量50%、100%、150%等剂量曲线所包围面积以及剂量均匀指数包括粒两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腮腺嚼肌区后,位置稳定,使治疗效果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腮腺癌术后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靶区的确定方法。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6年11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31例腮腺癌患者,男女比例14 ∶17,平均年龄38.2岁,肿瘤有包膜外浸润并与面神经关系密切(黏连或神经侵犯),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腺体切除术,术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匹配周缘剂量60 Gy。治疗前后行薄层螺旋CT扫描以制定治疗计划和质量验证,以腮腺周围骨性结构和肌组织为参照确定计划靶区和临床靶区,并比较治疗前后靶体积、靶区D90值的差异,同时计算粒子植入后颌骨、中耳D90值以及脊髓最大接受剂量。结果 125I粒子治疗前后靶体积、靶区D9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粒子植入后靶区D90值均大于匹配周缘剂量。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7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根据目前随访结果,采用本方法确定125I粒子腮腺区组织间近距离治疗靶区,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不能手术唾液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7年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不能手术唾液腺癌患者23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应用QLQ-C30(V3.0)及QLQ-H&N35中文版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并分析疾病及治疗相关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23例患者治疗后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与67%,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平均分为201.48分和199.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及各项功能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疾病及治疗相关因素中,肿瘤发生部位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9.127,P<0.05),其余因素的影响规律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能较好的保存不能手术唾液腺癌患者的头颈部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手术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初步研究。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物及下颌下腺切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未行扩大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后结合手术前CT检查所见、肿瘤位置、大小及手术后病理学分型确定靶区,处方剂量90~110 Gy。全麻下按治疗计划将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区。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计算局部-颈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生存率。结果 32例患者植入 125Ⅰ放射性粒子1 394颗,人均43颗,术后验证D90V100均满足治疗需要,周围重要器官如舌、颌骨、脊髓均在耐受剂量以内。随访15~126个月,平均随访64个月,5例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4例死亡。3年和5年的局部-颈部控制率分别为93.1%和87.9%,总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4.5%。未发现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 下颌下腺腺源性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肿物及下颌下腺,术后联合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采用部分腮腺靶区行放射性粒子治疗早期腮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4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早期腮腺癌患者14例,所有患者手术均行肿物局部切除,术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据靶区设计不同分为两组,部分腮腺靶区组和全腮腺靶区组,每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并比较两组病例靶区体积、植入粒子数量、患侧下颌骨升支、咽缩肌、颈髓、外耳道、中耳、乳突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 经随访51~116个月,两组病例均未见局部区域复发及远处转移,总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部分腮腺靶区组CTV D90平均为(90.3±20.4)Gy,全腮腺靶区组CTV D90平均为(104.3±10.1)Gy,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腮腺靶区组和全腮腺靶区组的靶区体积平均分别为(9.2±2.4)和(35.1±13.5)cm3t=5.003,P<0.05)。两组患侧下颌骨升支、咽缩肌、外耳道、中耳、乳突平均剂量及颈髓最大剂量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4、4.279、3.034、3.471、7.221、6.103,P<0.05),部分腮腺靶区组较全腮腺靶区组靶区体积缩小、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早期低度恶性腮腺癌保守切除后,近距离治疗采用肿瘤周围区域的部分腮腺靶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老年头颈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老年头颈癌患者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状况。方法 选择2005年至2011年就诊于本院因头颈癌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QOL-RTI问卷对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评价其生存质量情况,并分析治疗后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40例入选患者,治疗后维持了良好的生存质量。老年舌根癌患者粒子植入后生存质量低于其他部位癌患者;老年患者功能状况和整体生存质量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术后辅助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QOL)高于未能完全切除或难以手术的患者;病理类型、粒子植入数量以及治疗后时长对患者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老年头颈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维持有良好的生存质量。肿瘤靶区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25I放射性粒子单纯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方法及剂量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的25例复发性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靶区设计及剂量学参数。术前结合腺样囊性癌病理学特点对不同复发部位设计靶区范围,处方剂量为100~120 Gy,术后验证靶区范围与剂量学参数。随访统计局部控制情况及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25例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为腮腺浅叶区10例,腮腺深叶区7例,颅底区及乳突颌后区复发各4例。中位植入粒子数量为59颗,粒子活度18.5~25.9 MBq,植入后验证所有患者均实现植入前靶区设计范围,D9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与植入前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5%和61.5%,不同部位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通过结合病理学特点及复发部位优化靶区设计,合理准确应用达到剂量学参数,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CT引导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LRR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接受CT引导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LRRC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利用三维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肿瘤靶区需要粒子数目、活度和剂量。每颗粒子活度14.8~29.6 MBq(中位25.9 MBq),植入粒子数目33~137颗(中位74.5颗)。术后即行CT扫描进行剂量验证,处方剂量120~160 Gy,实际剂量D90 75.91~159.32 Gy(中位119.77 Gy)。对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5.2个月(4.2~35.0个月)。肿瘤控制总有效率50.0%,其中完全缓解率13.3%,部分缓解率36.7%。1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0%和8.0%。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6.5%和32.9%,中位生存期21.5个月。疼痛缓解率95.2%,并发症发生率20.0%,主要为1、2级皮肤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结论 CT引导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创伤小、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nd purpose

There is a lack of optimal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salivary gland canc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is study is aimed at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125I seed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otid canc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atient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12 patients younger than 16 years with parotid gland malignant tumors underwent 125I seed implant brachytherapy between October 2003 and November 2008.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fter treatment and at the local tumor control appointments. Facial nerve function, maxillofacial development, and radioactive side-effects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41–104 months. One patient with T4b died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The other patients were alive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re were no serious radi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The treatment did not affect facial nerve function and dentofacial growth in any of the children.

Conclusion

For parotid gland cancers in children, 125I seed implant brachytherapy may be an acceptable treatment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with satisfactory short-term effec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25I粒子腮腺区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无面瘫的21例腮腺原发癌患者,采用外科手术切除(保存面神经),术后1周行125I放射性粒子腮腺区组织间治疗,粒子活度24.05×106~25.9×106 Bq,处方剂量60 Gy。应用House-Brackmann(HB)评价系统和面神经肌电图对患者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随访时间4年。按照面神经功能分区评价的方法,以神经传导潜伏时为指标,将患侧面神经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分别与健侧相应面神经分支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面瘫,随访术后6个月内均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面神经患侧异常组与健侧对应神经分支传导潜伏时的差异在术后1周至术后6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362, P= 0.028),患侧较健侧明显延长,而术后1~4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神经患侧正常组与健侧对应分支神经传导潜伏时的差异在术后1周具有统计学意义( t=2.522, P=0.027 ),患侧较健侧延长,而术后2月~4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I 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不影响腮腺癌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临床恢复,对面神经无迟发损害。  相似文献   

13.
14.
15.
PurposeTo report a rare case of seed migration to a left varicocele after transperineal interstitial prostate brachytherapy with loose iodine-125 (125I) seeds.Methods and MaterialsA 73-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a serum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level of 5.21 ng/mL, Gleason score of 7 (3 + 4), and clinical T1c adeno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The patient underwent transperineal interstitial prostate brachytherapy with loose 125I seeds followed by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 Two weeks after seed implantation, a followup pelvic radiograph was obtained. One month after seed implantation, a 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for postimplant dosimetr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Subsequent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scrotum was undertaken.ResultsTwo weeks after seed implantation, an anteroposterior pelvic radiograph showed that a migrated seed was overlapped by the scrotum. Postimplant 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that a seed had migrat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scrotum. Subsequent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the scrotum revealed that the patient had a left varicocele to which the seed had migrated. The patient had no symptoms related to the migrated seed.Conclusions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seed migration to a left varicocele after transperineal interstitial prostate brachytherapy with loose 125I seeds. For the present case, we suggest that the seed moved from the prostate to the left varicocele through the pelvic veins, bypassing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