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底物2(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COS合并IR患者15例(PCOS IR组)、PCOS非IR患者15例(PCOS非IR组)和正常妇女10例(对照组)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水平;利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IRS-1和IRS-2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法检测IRS-1和IRS-2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PCOS合并IR组患者血清LH[(15.2±2.6)U/L]、LH/FSH[(2.4±0.4)]及睾酮[(2.6±0.3)n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2.5)U/L,(0.8±0.3),(1.0± 0.2)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OS合并IR组FIN[(13.8±3.1)μU/mL]、HOMA-IR(3.2±1.4)均明显高于PCOS非IR组[(6.4±3.8)μU/mL,(1.7± 0.8)]及对照组[(6.5±1.9)μU/mL,(1.6± 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PCOS合并IR组IRS-1和IRS-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PCOS非IR组和对照组(均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PCOS合并IR组IRS-1和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均明显低于PCOS非IR组和对照组(均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OS合并IR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IRS-1和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降低导致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可能参与了PCOS子宫内膜I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e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1 和 2 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 PCOS 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 于月经周期第 1 天刮取 PCOS 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PCOS组,15 例)和正常妇女(对照组,10 例)子宫内膜,行病理切片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子宫内膜 IRS-1 和 IRS-2 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①PCOS 组和对照组 IRS-1 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21.94±16.00)和(55.35±0.98),IRS-2 蛋白分别为(169.35±13.00)和(111.65±8.0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PCOS 组子宫内膜 IRS-1 和 IRS-2 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②PCOS 组子宫内膜 IRS 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灰度值分别为(141.98±22.50)、(102.72±9.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COS 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 IRS-1 和IRS-2 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异常所导致的受体后信号传导障碍,可能是发生胰岛素抵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Poretsky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清洁级SD大鼠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RS-1和IRS-2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3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均见IRS-1、IRS-2及酪氨酸磷酸化的表达。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IRS-1、IRS-2、P-tyr(IRS-1)、P-tyr(IRS-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组IRS-1、IRS-2、P-tyr(IRS-1)、P-tyr(IRS-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IRS-1和IRS-2蛋白在PCOS大鼠子宫内膜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通过增加I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部分改善PCOS大鼠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eate-1,IRS-1)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eate-2,IRS-2)蛋白的表达,探讨PCOS产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COSIR组(20例)、PCOS非IR组(15例)及对照组(20例)血清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的浓度;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采用HOMA(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RS-1及IRS-2蛋白的表达。结果(1)PCOS IR组患者血清FIN及HOMA-IR均显著高于PCOS非IR组与对照组(均P<0.05);PCOS非IR组患者血清FIN及HOMA-IR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5);(2)PCOSIR组与PCOS非IR组及对照组相比,IRS-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而IRS-2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别。结论PCOS患者脂肪组织IRS-1蛋白表达的下降所导致的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可能是其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雄激素致不孕大鼠(androgen sterilized rat,ASR)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分子机制和补肾活血化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AS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溶媒组(注射中性茶油)和补肾活血化瘀方组,各组均为15只大鼠。观察大鼠体质量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并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高于溶媒组和补肾活血化瘀方组(P〈0.05)。模型组脂肪组织中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低于溶媒组(P〈0.05).补肾活血化瘀方组IRS—1的表达及其酪氧酸磷酸化程度上升.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方能促进IR大鼠脂肪组织IRS—1蛋白的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I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ste-1,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 共收集36例肝组织,其中来源于健康对照受试者12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mild chronic hepatitis B,MCHB)未合并IR受试者12例,MCHB合并IR受试者12例.测量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blood insulin,FINS)水平、HBV DNA及乙肝病毒标记物.根据稳态模型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界定IR.当HOMA-IR值>2.7定义为IR.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IRS-1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①MCHB伴IR组FINS、FBG、HOMA-IR、HBV DNA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19.48±7.97)μU/mL、(5.20±0.62)mmol/L、(4.37±1.34)%、(5.01±1.33)%和75.00%;MCHB未伴IR组FINS、FBG、HOMA-IR、HBV DNA及HBeAg阳性率分别为(8.49±2.78)μU/mL、(5.05±0.54)mmol/L、(1.86±0.58)%、(4.89±1.52)%和58.33%;正常对照组FINS、FBG及HOMA-IR分别为(7.21±2.71)μU/mL、(4.98±0.36)mmol/L和(1.60±0.63)%.MCHB伴IR组的FINS水平和HOMA-IR值显著高于MCHB未伴IR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BeAg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CHB伴IR组肝组织IRS-1蛋白表达水平为(0.33±0.0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68±0.03)和MCHB未伴IR组(0.64±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CHB伴IR组肝组织IRS-1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为(0.17±0.0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56±0.03)和MCHB未伴IR组(0.53±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尚未明确.肝脏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降低,可能是HBV感染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内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酪氨酸磷酸化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ser473磷酸化水平以及微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方法:取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对照组)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原代培养,用免疫沉淀法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脂肪细胞内胰岛素刺激后IRS-1酪氨酸磷酸化及AKT-Ser473磷酸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脂肪细胞培养液中IL-6蛋白的水平.结果:(1)2型糖尿病组脂肪细胞内胰岛素刺激后IRS-1酪氨酸磷酸化及AKT-Ser473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组脂肪细胞培养液中IL-6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受体在人体内环境不同胰岛素水平下自磷酸化状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 40例PCOS患者以空腹胰岛素水平>15 mIU/L为高胰岛素血症(HI)标准,按年龄、体重指数配对原则将其分为HI-PCOS组(n=20)和无HI(non HI-PCOS)组(n=20),并按年龄、体重指数配对设立有排卵及规律月经的育龄女性为正常对照组(n=20).分别测定卵泡早期血清性激素水平,做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在OGTT的5个时间点(空腹及口服75 g葡萄糖后30、60、120和180 min)抽血获红细胞,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红细胞的总胰岛素受体(TIR)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胰岛素受体(APIR).体内不同胰岛素水平下的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程度用APIR/TIR表示.结果 HI-PCOS组在OGTT 5个时间点的红细胞APIR/TIR均低于non-HI-PCOS组及对照组,但仅口服75 g葡萄糖后6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HI-PCOS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APIR/TIR无差异(P>0.05).结论 伴高胰岛素血症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受体体内自磷酸化异常,这可能是PCOS患者发生IR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正常饮食状态下,CD36基因缺失对小鼠肌肉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野生型小鼠(WT)和CD36基因敲除小鼠(CD36-/-)给予正常饮食喂养14周(n=12)。小鼠禁食4 h,腹腔注射胰岛素(1 U/kg)进行胰岛素耐量实验。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肌肉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2(IRS1/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肌肉蛋白激酶B(AKT)、IR、IRS1/2和PTP1B的蛋白表达。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肌肉IR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检测肌肉PTP1B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 在正常饮食状态下,与WT小鼠相比,CD36-/-小鼠的胰岛素耐量显著增强(P<0.05),血清胰岛素浓度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P<0.05)。在肌肉组织中,CD36-/-小鼠与WT小鼠相比,p-AKT/AKT蛋白表达比值显著降低(P<0.01)。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肌肉组织IR,IRS1,IRS2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WT和CD36-/-小鼠间无显著差异(P>0.05)。Co-IP实验显示IR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CD36-/-小鼠中显著降低(P<0.05)。CD36-/-小鼠肌肉中PTP1B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WT小鼠(P<0.05),ChIP实验显示PTP1B基因启动子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腹腔注射PTP1B的抑制剂可改善CD36-/-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 在正常饮食条件下,CD36基因对于维持生理肌肉胰岛素敏感性十分重要,小鼠CD36基因缺失通过上调PTP1B基因表达,诱导IR、IRS1去酪氨酸磷酸化而使肌肉胰岛素信号传导受损。  相似文献   

10.
体重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例PCOS患者按BMI分为正常体重PCOS组(PCOS Ⅰ组,BMI<24 kg/m2)31例与超重/肥胖PCOS组(P-COS Ⅱ组,BMI≥24 kg/m2)22例,同时选取BMI正常的非PCOS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①PCOS Ⅰ组FINS、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HOMA-I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②PCOS Ⅱ组FINS水平和HOMA-IR值高于PCOS Ⅰ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③LH水平和BMI与HOMA-IR值显著相关,但前两者与HOMA-IR不存在交互影响(均 P>0.05);IR在PCOS患者中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BMI正常的PCOS患者存在IR;肥胖可加重PCOS的高胰岛素血症和IR;IR为PCOS发病的独立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细胞内异常胰岛素信号转导与核因子(NF)-κB活化的关系;研究NF-κB靶向诱捕分子(NF-κBdecoy)在体外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取T2DM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腹部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原代培养,用免疫沉淀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脂肪细胞内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酪氨酸磷酸化及Akt-Ser473磷酸化程度,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定两组脂肪细胞内NF-κB的活性;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NF-κBdecoy分子转入T2DM患者脂肪细胞内,再检测转染后上述胰岛素信号分子及NF-κB的活性。结果T2DM患者脂肪细胞内IRS-1酪氨酸磷酸化及Akt-Ser473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NF-κB的活性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转染NF-κBdecoy分子后T2DM患者脂肪细胞内NF-κB的活性较转染前明显降低(P<0.05),IRS-1酪氨酸磷酸化及Akt-Ser473磷酸化水平较转染前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T2DM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NF-κB过度活化;NF-κB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OS患者子宫内膜GLUT4,INS蛋白的表达情况,明确二甲双胍治疗对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胰岛素抵抗的肥胖PCOS患者(PCOS组)20例及非PCOS肥胖患者(对照组)20例。测定2组患者血清FSH、LH、E2、T、FSG、FINS水平,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GLUT4、INS蛋白表达,对PCOS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500 mg/次,3次/d,连续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PCOS组T、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GLUT4表达低于对照组,INS表达高于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后,子宫内膜GLUT4表达升高,INS表达降低,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存在IR,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上调PCOS患者子宫内膜GLUT4水平从而改善子宫内膜IR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肾通脉方对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胰岛素靶器官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通脉方改善伴IR的PCOS的机制.方法 23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9 mg/(100 g·d)共20 d,联合高脂饮食喂养80 d建立IR的PCOS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7只)和中药组(23只),另设13只正常组.中药组以补肾通脉方干预.各组大鼠动情后期于门静脉推注胰岛素前后各处死一部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肪组织IRS-1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肪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组织IRS-1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IRS-1在肝脏、脂肪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卵巢中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中药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各组IRS-1的表达在胰岛素刺激后均较刺激前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 补肾通脉方可提高伴IR的PCOS大鼠肝脏、脂肪和卵巢中IRS-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IR和促进排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观察 3T3-L1脂肪细胞长期暴露到高浓度葡萄糖对糖的转运活动和胰岛素信号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3T3 -L1脂肪细胞中高浓度葡萄糖 (10 ,15和 2 5mmol·L-1)培养 2 4h ,以一种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基础的和胰岛素刺激的糖转运活动的减少。高糖降低了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 1(IRS1)的蛋白表达和它的酪氨酸磷酸化 ,而胰岛素受体底物 2 (IRS2 )蛋白表达呈明显的上调 ;对p85和PKB量无影响。 3T3 -L1脂肪细胞长期暴露到高浓度葡萄糖可以抑制糖的转运活动 ,诱导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肽的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8例PCOS患者,将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3.8或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葡萄糖/AUC胰岛素)<1.0的PCOS患者作为IR组(30例),上述两个标准均不符合的PCOS患者作为非IR组(18例)。比较IR组和非IR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及各项性激素水平。结果 (1)IR组患者BMI及肥胖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R组患者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R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Ⅰ水平则显著低于非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R组患者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低于非IR组,睾酮水平则显著高于非IR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存在IR的PCOS患者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2)PCOS患者性激素有不同改变,存在IR者以睾酮升高为主而非IR患者则以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CO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PCOS患者60例分为肥胖组PCOS36例、非肥胖组PCOS24例,将同期就诊的男方因素不孕症患者(正常体重)26例作对照组.进行内分泌代谢指标测定,采用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瘦素及C反应蛋白(CRP),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结果 (1)肥胖组PCOS的血清APN为(10±7)mg/L,低于非肥胖组PCOSE(17±9)mg/L]和对照组,均P<0.01;FFA为(548±105)μmol/L,高于非肥胖组PCOS[(427±67)μmoL/L]和对照组,P<0.01;血清瘦素水平为(42±21)μg/L,高于非肥胖组PCOS[(24±13)μg/L]和对照组,均P<0.01.非肥胖组PCOS与对照组间APN、FFA和瘦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L-6肥胖组PCOS[(173 4-184)ng/L]和非肥胖组PCOS[(184±44)ng/L]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TNF-α非肥胖组PCOS[(0.97±0.33)μg/L]和肥胖组PCOS[(0.82 4-0.21)μg/L]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非肥胖组PCOS TNF-α高于肥胖组(P<0.05).非肥胖组和肥胖组的PCOS患者血清中CRP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瘦素与人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HOMA-IR呈正相关(P<0.01),APN与BMI、腰臀比及HOMA-IR呈负相关(P<0.01).(3)BMI和TNF-α是FINS的独立影响因素,APN是除FINS、空腹血葡萄糖、BMI外,对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非肥胖型PCOS患者IR的发生;而肥胖型PCOS IR的进一步加重可能与其脂肪组织分泌瘦素、FFA增多及分泌APN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PCOS患者80例,包括IR组患者43例和非IR组患者37例,另取因输卵管或男性原因不育而月经规律、内分泌激素正常的对照组患者30例,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 FS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检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连素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 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高脂组(HF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成模后处理NC组10只及HF组10只大鼠。检测血浆中内毒素(ET)水平,RT-PCR检测骨骼肌中 Toll样受体4(TLR4) mRNA ,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TLR4、IκB激酶(IKKβ)、IKKβ 181位丝氨酸磷酸化(p-IKKβSer181、核因子κB(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胰岛素受体(IR)与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余20只肥胖大鼠分为黄连素干预组( FB组,10只)及肥胖模型对照组( FC组,10只),继续高脂饮食喂养,FB 组予200 mg/(kg·d)每日1次黄连素灌胃,FC 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持续8周后检测以上指标。 结果 肥胖大鼠血浆中ET水平升高,且骨骼肌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因子TNF-α蛋白表达增加,黄连素干预使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浆中ET水平降低,且骨骼肌组织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各蛋白及TNF-α蛋白表达均下调, IR及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均升高( P<0.05)。结论 黄连素可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骨骼肌 TLR4/IKKβ/NF-κB内毒素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TNF-α产生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糖膳食诱导的非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皮下、内脏脂肪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改变和定位.方法 高糖饲料喂养SD大鼠12周复制胰岛素抵抗(IR)模型(IR组),普通饲料喂养SD大鼠为对照(CN)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检测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的改变和定位.结果 TNF-α表达于皮下、内脏脂肪组织的细胞间质,脂肪细胞本身未见TNF-α表达.IR组内脏脂肪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CN组(P值均<0.01),两组间皮下脂肪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糖膳食诱导的非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内脏脂肪组织细胞间质TNF-α含量和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潘宝龙  马润玫 《重庆医学》2016,(28):3889-3892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与妊娠期糖尿病(GDM)胰岛素抵抗(IR)的内在联系.方法 复苏、传代及诱导分化GDM前脂肪细胞,构建Chemerin过表达载体,进行载体转化、培养和提取;以3个过表达梯度(1.0μg、2.5 μg、5.0 μg)转染传代脂肪细胞,以无转染组为对照;Q-PCR检测Chemerin、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a)]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hemerin、IRS-1、IRS-2、PI3K蛋白表达及IRS-1、IRS-2酪氨酸磷酸化水平,[3H]-2-脱氧-D-葡萄糖摄取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转染组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变化.结果 (1)Chemerin mRNA及蛋白表达随转染浓度梯度升高而表达量增加,所构建Chemerin过表达载体有效;(2)随Chemerin表达增加,IRS-1/2、PI3K mRNA及蛋白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IRS-1磷酸化程度稍有增加,IRS-2磷酸化程度变化不明显;(3)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率与Chemerin过表达浓度变化无明显关系.结论 Chemerin在GDM血清及网膜脂肪组织中的高表达与G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