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目前国内外仍为30%左右,我院自1968年~1982年8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61例,结合高原地区特点,对其治疗问题作一探讨。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139例,女22例;年龄8个月~82岁,青壮年占61%。 2.致伤原因:车祸83例,坠落伤35例,击伤32例,跌伤11例。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并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 ,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伤后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脑机能障碍即昏迷。昏迷深浅度 ,可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1 996年 1 0月至现在 ,我院共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例 1 8例。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 52岁 ,平均年龄 3 7岁 ,导伤原因 :坠落 5例 ,车祸 1 1例 ,打击伤 2例。伤后Glasgow昏迷评分 :6~ 8分 1 2例 ,3~ 5分 6例。治疗结果 :痊愈 7例 ,好转 2例 ,未愈要求出院者 4例 ,死亡 5例。全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4.
我院1970年至1988年间收治车祸所致重型颅脑伤166例;同期其它原因所致重型颅脑损伤80例(Glasgonl计分均在8分以下)。本文将二者进行对照比较。并着重对车祸所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原因、伤情、并发伤以及诊治原则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超声波治疗,国内报道较多,疗效较好。我们曾遇一例因肾动脉造影诱发脑出血及深昏迷,在昏迷中应用超声波治疗,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20岁,战士,1977年10月26日因疑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入院。入院前3个月出现头昏、心悸、腰酸困等不适,血压170/110mmHg左右,上腹部可闻及血管性杂音,每遇劳累加重,有时突然昏倒。1977年11月10日,在局麻下切开左股动脉, 相似文献
6.
7.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护10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护108例报告方乃成姜世齐马毅军杜国森邵高峰何玉领金星火我科自1993年4月~1996年9月对108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护,并根据测定结果指导临床诊治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患者,男性,25岁.1991年2月24日23时睡入车库发动着的汽车驾驶室内,次日晨发现患者意识不清(睡在同一驾驶室内另一名已死亡),急送青海省人民医院抢救4日转入我科.入院时深昏迷、高热,但血压、脉搏、呼吸平稳,颈抗+++,双侧瞳孔稍不等大,但对光反射好.两肺闻到散在哮鸣音,心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刘××,男,55岁,于1981年10月10日晚约11时睡于夜班室,次日7时10分接班者见门窗严闭,呼之不应即破门而入。发现室内煤烟味浓,烟筒堵塞,患者昏迷在床,面色苍白,口有白色泡(沫),四肢抽搐,急送单位医院抢救。当时血压110/60,脉搏80次,呼吸20,浅而不规则,呈深昏迷。瞳孔右略大于左,两肺痰鸣音明显,心律齐。心率80次,四肢发凉,碳氧血红蛋白定性阳性。经救治4天病情无好转,于1981年10月15日10时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1.
1947年Byer等首次报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致心电图T波异常,以后有陆续报道,并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1998年6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的9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电图(ECG),并将该资料与平原地区资料相比较,从而探讨高原地区缺氧环境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心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4年以来,共救治颅脑损伤318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根据我院救治情况,现小结如下,并对重型脑损伤中颅内血肿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5例占65%, 相似文献
13.
14.
15.
我院从 1997年 8月以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患者 6 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8~ 74岁 ,平均 38.2岁。交通伤 4 2例 ,坠落伤 16例 ,暴力及其他伤 10例。 (2 )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情况 :开放性颅脑损伤 2 4例 ,闭合性颅脑损伤 4 4例。颅脑损伤中硬膜外血肿 18例 ,硬膜下血肿 2 7例 ,广泛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15例 ,脑干损伤8例。其中合并颈椎骨折 34例 ,脱位 17例 ,骨折合并脱位 8例 ,合并颈髓损伤 9例。 (3)结果 :本组死亡 5例 ,4例死于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所致的中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3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后半年时根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9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表明该并发症死亡率高(本组为45.45%)。结论本病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剂量脱水药物使用引起。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并尽快抢救休克、纠正脱水、纠正高渗状态,注意控制血糖是治疗关键,静滴胰岛素极其有效。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昏迷17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自1981年将高压氧(HBO)应用于临床以来,对其中17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HBO治疗。并选择病情基本类似的68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尽早HBO治疗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是在额、颞叶损伤中,发病率更高。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64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2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